第2309章 十全武功的含金量,王羲之谢安登场

弘历并未站着,而是坐在最上首的皇位上。

闻言笑呵呵地一抬手。

“胤禵卿家,免礼平身吧。”

张廷玉等人拿来代表着大清维京王的王袍、王冠,给胤禵戴上。

胤禵本就是大清有名的“大将军王”,这一穿戴,顿显气势不凡,也让诸多围观的德意志、瑞典贵族们赞叹不已。

“诸位,你们发现了吗?这些从东方来的皇子们实在是太贵气了。”

“这就是古老东方的底蕴吗?欧洲那些国王们和他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坦白说,我觉得这位国王脑袋后面的辫子很奇怪,若是剪掉就更好了。”

“奇怪,弘历陛下脑袋后面也没辫子,为什么来自清国的大部分人却有呢?”

众人议论纷纷中,胤禵激动地走到弘历下首的王位上落座。

这也象征着胤禵的维京王国是大清、大德意志之藩属。

诸多瑞典贵族纷纷上前,跪地行礼。

“臣等见过伟大的维京国王胤禵陛下!”

胤禵心花怒放,笑呵呵地开口道:

“尔等要记住,忠诚是摆放在第一位的。”

“最高级的忠诚是对大清,对太子殿下和弘历陛下的忠诚。”

“然后才是对寡人和维京国的忠诚!”

等翻译说完,众人纷纷应诺。

紧接着,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庆祝宴会。

弘历坐在最上首,笑呵呵地看着新任维京国王胤禵在翻译的帮助下,一个个和上前敬酒的瑞典贵族们交流。

旁边的十三皇子胤祥迟疑片刻,低声开口道:

“陛下,为何一定要分封诸皇子建国呢?让大清直接统治不好吗?”

“咱们大清在亚洲和美洲直接接管和开拓的都是殖民地,也没出问题啊。”

弘历看了一眼胤祥,微笑道:

“十三叔,你是最近才来欧洲的,你不懂。”

“欧洲这个地方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同。”

在这条世界线中,当大清的势力触角延伸到欧洲时,英国、法国已经是工业国了!

吞并一个农业国非常简单,杀就完事。

但吞并一个工业国是极度困难的。

胤祥沉吟片刻,指出另外一个问题。

“英法确实是工业国,但瑞典并不算工业国,陛下。”

弘历笑道:

“瑞典不是工业国,瑞典是北欧国家,而北欧是一块彻彻底底的烂地。”

无论从农业还是工业的角度来说,北欧三国的土地都是毫无疑问的烂地。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气候。

这也是为何在工业时代,北欧三国从来没有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原因。

当然,成不了强国和能不能让老百姓生活过得好是两码事。

弱国百姓的生活未必就差,世界第一强国百姓的生活也未必就好。

弘历道:

“这种烂地若是大清派官员来统治,会消耗很多朝廷的资源。”

“现在朕把这个烂摊子甩给十四叔,有什么事情他自己头疼就好,也能帮大清节省很多资源。”

胤祥无言以对。

别说,还真是这个道理。

胤禵作为国王,肯定要对自己治下领土负责的。

弘历又看了一眼胤祥,淡淡道:

“再说回英国。”

“按照欧洲人的理念,如果大清直接派官员统治他们,那么出了错误就都是大清朝廷的问题。”

“但朕现在给了他们一个国王,将来若是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国王的问题,大清只需要再换一个国王就好了。”

胤祥又有些疑惑。

“那为何英国有老八当国王,法国您却让那个什么路易十六当国王呢?”

弘历露出笑容。

“若英法两国都是咱们爱新觉罗家族的国王,将来他们还怎么能打得起来?”

胤祥瞪大眼睛,脑海中一股灵光闪过,突然完全明白了过来,激动地开口。

“陛下,您是想要让欧洲……灭族?”

弘历脸上的笑容越发浓郁。

“之前朕奉命弄死法兰克人和昂撒人,总有很多漏网之鱼。”

“毕竟这些日耳曼人和高卢、凯尔特人通婚时间太长,后代早就融合了,很多根本找不出来。”

“所以朕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将高卢、凯尔特人都一起弄死了。”

胤祥:“……”

你特么管这叫“退而求其次?”

但转念一想,胤祥又觉得很有道理。

他低声道:

“老八会同意和法国开战吗?”

弘历一脸无所谓地开口。

“他若是不同意的话,朕正好弄死他。父皇不是早就已经看八叔不爽了吗?”

胤祥:“……”

胤祥突然又明白了。

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来当这个欧洲藩属国的国王,真的是好事吗?

未必。

因为只要康熙一死,胤禛、弘历父子随随便便都能以“执行大清(大德意志)陛下意志不力”的理由把这两个家伙杀掉。

这理由可比历史上胤禛弄死老八、老十四的行为要政治正确太多了,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胤祥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陛下,您的帝王心术实在是高,臣佩服!”

这个明明还非常年轻的侄儿,此刻在胤祥眼里却显得如此深不可测!

老十三心中感慨。

这就是大清十全武功败家子的含金量吗?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苻生在被苻坚废黜后,很快就死了。】

【苻生死后还没到两个月的时间,帮助苻坚废黜苻生的亲哥、首功之臣符法也被苻坚借助亲娘苟太后的名义弄死了。】

【至此,苻氏皇族中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苻坚的地位了。】

苻坚目送符法尸体被带走,擦了擦眼泪,呼出一口气看向王猛。

“王卿家,接下来就是你我君臣共同努力,振兴大秦的时候了!”

镜头突然一转,画面中呈现出一座清幽雅静的江南宅院。

宅院牌匾上书两字【王家】。

一辆马车缓缓地在宅院门口处停下,随后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提着一壶酒,兴致勃勃地敲门。

“右军兄,右军兄何在?”

敲了几声后,这中年男子竟直接推门而入。

熟门熟路地绕过大堂,中年男子大叫道:

“右军兄,谢某来了!”

不远处的书房中传出一声笑骂。

“安石贤弟,你这不告而入,是否有些过分了?”

“老夫在练书法呢!”

中年男子哈哈大笑,循声走入书房。

这书房并不大,就一套桌椅加上文房四宝和柜子。

墙壁上到处都悬挂着字帖,上面字迹笔走龙蛇,看似凌厉却蕴含玄机,任何书法爱好者仔细一看都绝对会很快沉醉其中。

一名年纪约莫五十来岁的苍老男子正坐在桌子面前挥毫落笔,姿势潇洒不羁,空气中散发着淡淡墨香。

中年男子将手中酒瓶往桌子上一放,笑道:

“右军兄,我可是带了好酒来的。怎么样,最近有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兰亭集序》的字帖啊?”

苍老男子加快了动作,嗖嗖嗖很快将字全部写完,把笔放回笔架上后才有些无奈地说道:

“安石贤弟,想要兰亭集序,你得再给为兄找二十个意趣相投的友人来才行啊。”

两人相视而笑,显然关系极为熟稔,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忘年交。

直到此时,金幕中才打出这两人的名字。

三十多岁前来拜访的中年男子是——【谢安】。

五十多岁的王家主人则是——【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