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直接找记者来采访

冯正明买下老洋房的消息再次被传的沸沸扬扬。

和其他买下老洋房的人尽量低调不同。

冯正明不但丝毫没有低调的意思,更是在带着亲朋好友们参观后。

他还专门邀请电视台、报社、杂志社以及一些媒体来参观。

并且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冯正明非常正式的说出自己买下老洋房接下来的打算。

“这里曾经见证过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这里也见证了沪城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这里更是浓缩着我们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

我买下来这里,会把这里进行一番改建,原本的建筑我不会去动,会尽可能保留原先的样子。

院子我也会找专业的人进行恢复,让这里重新复原出当初的繁华景象。

然后对老洋房内部,我会进行修旧如旧的装修,保留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

最后装修完毕,这里将会是我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一处私房餐厅。

我和我的青年厨师团队,将会在这里为大家奉上美食的艺术。

我们欢迎各界人士来这里用餐和参观。”

冯正明如此公开的一番发言,让现场来报导的媒体记者都震惊到。

大家之前也对冯正明买下老洋房的目的有猜测。

很多人都猜测他是想要在这里开一家餐厅。

只不过大部分人猜到这点,但是会觉得冯正明应该不会大肆宣扬。

他的这家餐厅,可能会是那种相当高档,甚至是只接受预订,接待某些富人的地方。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冯正明竟然会公开宣布餐厅的建设。

而且从冯正明的这番话里,大家品出的信息是。

他竟然要把这里对外开放的,不是只接待那些富人。

关键过去各家媒体,报道出各种私密,专门接待富人的餐馆和酒楼,通常都是被他们媒体记者挖掘出来的。

谁家能像是冯正明这样

直接还没有开始装修的情况下,就先对外进行一番宣告。

很快有一些媒体记者意识到。

看起来他们像是在追踪,向所有人揭露冯正明的动态。

但实际上分明是冯正明在利用他们媒体记者宣传自己。

他根本就不避讳任何的报道,甚至是各种的传言他也从不去解释。

你们媒体记者不是想要借着他全国状元的名头,借着报道他的行为吸引读者吗

那么他干脆就利用你们的需求,借助你们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向所有人宣传自己。

冯正明的这一系列做法,让相当多的媒体记者突然间发现。

他简直就像是一个懂得自我宣传营销的明星。

可是又有谁能去指责冯正明的自我营销

人家可是真正的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的状元。

而且人家不光是自己手艺好,更是能把手底下青年厨师都带的非常好。

无论是他在齐鲁各地的干饭铺分店。

还是他在沪城的四家店。

哪怕是冯正明不在店里,依旧没有客人能说店里东西不好吃。

这份实力摆在所有人面前,也就让所有人都没资格指责他是过度自我营销。

甚至,媒体记者们更喜欢这样的冯正明。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永远有话题和内容进行报道。

今天到现场的记者,在一片震惊后,开始向冯正明提出问题。

“冯状元,可以说说你买下这么大的老洋房,究竟了多少钱吗”

冯正明微笑:“多少钱我肯定不能告诉大家,不过我可以坦白一点,我是向银行贷了款,是把我沪城四家店抵押出去贷的款。”

这个回答已经让在场媒体记者都非常满意。

“冯状元您刚才说,这里您将会改建成一家餐厅,这样一栋可以算是古董的建筑,用来做餐厅会不会有些不尊重这里承载的历史”

冯正明:“这个问题好,那么请问各位,如果我不买下这里,你们有机会进入这里吗”

这话把在场媒体记者都给问住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冯正明向他们开放,他们确实很多人都不可能进入这里。

冯正明:“恐怕你们很难有机会进入这里,也就看不到这里所承载的历史。

我把这里改建成餐厅,面向更多人开放,不是反倒更好为这栋承载了历史的老洋房,吸引到更多的人走进来了解

走进这里,让你们跨越时空,回到昔日十里洋场的名利场。

亲身在历史长河中,领略过去和现在交织下,各种独特的美食,难道不是对这里更好的一种利用吗”

对冯正明的这番话,在场没有媒体记者觉得不对。

甚至一些人心里觉得,不愧是全国状元,这格局就是不一样。

接着又有记者开口提问。

“冯状元,那这里之后的餐厅开业,菜品的定价会是如何”

这个问题算是相当尖锐了。

冯正明也没有躲避,直言不讳表示这里定价会高。

“我想我和我们青年厨师的手艺,应该是值得更高的定价,我们也会用手艺证明这里定价会物超所值。

当然,我所说的高定价,是日常情况下,也就是平时我们只接受预订的时候。

等餐厅开业,我们会每月有两次的大众开放日,会在这里举办一场招待大众的宴会。

到时候我们的菜价会降下来,欢迎大家都可以来品尝我们的美食。”

冯正明这么说了,大家还真的是都有些期待。

想要来这样一栋老洋房里,吃一吃冯状元带领他手下青年厨师筹办的宴会。

“冯状元接下来您这里装修大概需要多久我们还真是很期待您这里可以尽快开业。”

冯正明微笑:“这个地方装修需要一些时间,大家也应该清楚,老洋房的维修和内部装修,都是需要找专业的人士,所以我暂时也无法给出具体时间。”

稍微停顿,冯正明又接着说:“不过我想应该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他跟着还开了句玩笑:“毕竟我也希望早点开业,让我可以把买老洋房的钱赚回来。”

这话让现场顿时就爆发出一片笑声。

媒体记者对冯正明的印象是真的非常好。

因为他是毫不避讳各种尖锐问题。

更是一点不掩饰,他买下老洋房开餐厅就是为了赚钱。

他不会像是其他一些厨师和老板那样。

向大家说一番有的没的故事。

讲出一些让别人觉得非常不一般的故事。

然后吸引到顾客为了那些故事上门。

往往结果又总会是让人失望。

毕竟不是谁都能把故事里的味道真正做出来的。

如果不能够给听故事的人所期待的滋味。

那故事说的再好,到头来也一定是走向崩塌。

冯正明说故事吗

他当然也会说故事。

就像是他开场的那些话,也是一种说故事。

但说故事之后,他也丝毫不遮掩自己要赚钱的事实。

最关键是,他确实有足够的手艺,支撑他把一切故事都说好。

凭借他的手艺,他说出的故事也就不会令人反感。

一番采访结束后,冯正明在最后还送给媒体记者们一份小礼物。

“这里面是我店里做的一些小饼干,是我的副厨江成哲研究出的配方,味道还算不错,赠送给各位算是一点小心意,感谢大家今天来听我说了这么多。”

得到冯正明送出的这份小礼物,让今天来的媒体记者们也是有点小惊喜。

领取了冯正明分发的这份小礼物,大家在拍了一些照片后陆续离开。

离开后,很多人在回去路上忍不住拆开包装。

当拿出里面的饼干,立刻能够闻到浓郁的香甜味道。

光是这香甜味道,就让记者们觉得不一般。

吃进嘴里,更是瞬间感受到,唇齿间弥漫开的奶香。

甜、香、微咸,口腔中交织出独特滋味。

几乎所有吃了饼干的记者们,都被这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所吸引。

这绝对是很多人长这么大吃过最美味的饼干了。

而且记者们可以确定,这味道是在沪城绝对找不出第二家的。

一些记者只吃了一块,赶紧把剩下的收好。

或是准备留着细水长流,或是准备留给自己重要的人。

冯正明的相关报道也很快就发布出来。

沪城电视台,本地的报纸,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杂志。

几乎都专门设置了独立版面,报道了这一次冯正明专门对外的澄清。

而或许是冯正明送的饼干味道太好。

所有报道几乎是清一色都在夸奖冯正明。

这样的报道一出,自然是又一次吸引到很多人关注。

孔兴礼午餐后捧着早报,看上面对冯正明买下老洋房的一系列报道。

他忍不住感叹:“冯正明是真厉害,他真就是总能弄出一些动静,让人家不停的报道他,然后吸引很多人的关注。”

一旁大徒弟段锦盛忍不住嘀咕一句。

“这炒作的是不是有点过”

孔兴礼抬眼看了一眼大徒弟。

接着他继续盯着报纸:“别人倒是也想这么炒作呢,可是谁有这样的手笔去炒作”

这话把段锦盛瞬间就说的无言以对了。

同一时间,沪城厨师协会的一些厨师们,也都看到相关报道。

他们也几乎全都感叹,冯正明这份炒作能力。

大多数人都还挺羡慕。

不是他们不想也像是冯正明这样搞出一些动静,让电视台、报纸、杂志报道自己一下。

实在是他们确实很难搞出冯正明这么大的动静。

像是冯正明买下老洋房这个事情。

真的是连一些财金方面的杂志,也都是会从金融方面去报道。

在很多厨师看起来,真是大家难以想象的离谱。

一个厨师上了财金杂志,还被连篇累牍进行各种报道。

关键你不想去关注还不行,因为电视台和报纸上也都在报道他。

所以就让你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关注。

有了关注,很自然也就会让很多人想要去他的店里尝尝手艺。

无论是最后喜欢与否

至少只要有足够多人想去尝试,冯正明沪城四家店的生意就很难会差。

不少研究财金的专业人士,在关注冯正明后,都觉得他真的是一个自我营销的天才。

能够把自己名声利用到如此地步,恐怕国内真的找不出第二个。

至少是现阶段确实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高手。

冯正明最高的地方在于,他确实是有过硬的手艺。

你不能说他的手艺一定超越全国所有的厨师了。

但是你必须要承认,他的手艺肯定是全国前几的实力。

别人可能是没真本事硬吹。

到冯正明这里,那是如何猛猛吹,别人都觉得好像不足以真正表现他的实力。

所以这也就导致,没有人会觉得冯正明这些博关注有什么不对。

甚至很多喜欢他的老顾客会觉得,他就应该获得这些关注。

真就是会有人把冯正明当成是明星一样追捧。

很多厨师都感慨,为什么自己不是冯正明

宣传出去,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

冯正明却没有把这些当回事。

他依然每天在自己沪城四家店奔波,不过现在他每天多出一份工作,就是和装修老洋房的人进行沟通。

这一次冯正明没有完全交给刘家村的装修队去干。

因为老洋房的装修确实需要具有专业性。

老洋房里面的很多地方都老旧,要更换起来也不那么容易。

不过虽然没有让刘家村装修队直接干,但冯正明也把他们请来,让他们帮忙和跟着学习。

也算是让刘家村装修队增长一些见识。

虽然没指望以后刘家村装修队真的可以修缮这种老洋房。

但至少也让他们有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储备。

刘家村装修队的人对此都很感激冯正明给他们这样接触学习机会。

同时,装修老洋房找来的人,也是大伯帮忙找来的专家。

对这样一栋老洋房要被改造成餐厅。

一开始专家也都是颇有些惋惜。

不过在经过冯正明的一番沟通,尤其是专家们品尝过冯正明根据他们各自家乡口味,为他们专门量身做出的菜品后。

这些专家很快一个个都被征服了。

他们改变看法,觉得老洋房交给冯正明这样顶尖大厨去开餐厅,确实是一件好事。

算是把过去的老东西,更好利用起来,还能让人品尝美食过程中,领略到一些老洋房承载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