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江东营再战不利,霸王被迫鸣金收兵

李存孝率领着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十八骑如旋风般回到了己方阵营之中,他们的归来让原本就士气高昂的军队更加振奋。

与此同时,羌奴部的前锋也如汹涌的潮水一般狠狠地撞击在了苍松营精心构筑的防线上。

然而,董越并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冲动地亲自率军冲锋陷阵,而是显得异常沉稳,他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指挥若定。

狄青站在高处,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那些如疯狗一般凶猛的羌奴部士兵,他心中暗自权衡利弊。经过短暂的思考,狄青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薛仁贵提前出击!

薛仁贵其实早已严阵以待,他的弓箭已经拉满,只待一声令下。当他接到狄青的命令时,毫不犹豫地冲入了战场,迅速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射击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薛仁贵的双眼如同鹰隼一般,紧紧地锁定着战场上的每一个目标。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目标——一位率众先登的羌兵百夫长。

只听得弓弦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箭矢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直直地朝着目标飞去。眨眼间,那名羌兵百夫长便应声倒地,当场毙命。

这一箭犹如一把利剑,狠狠地刺破了羌奴部的士气,原本气势如虹的羌兵们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然而,羌奴部的反应也相当迅速,他们很快就从混乱中回过神来,扶持起了一位没有明显站队的羌兵百夫长,试图重新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薛仁贵得到这个消息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冷笑。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拉开弓弦,又是一箭如流星般射出。

这一箭同样精准无比,直直地命中了刚刚走马上任的百夫长。那名百夫长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直接命丧黄泉。

剩下的人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但当他们想到自己家族中的亲人时,一股勇气油然而生,驱使着他们继续奋勇向前冲锋。

就在这眨眼之间,新的百夫长也被薛仁贵一箭射死。

连续失去了三位百夫长,原本还心存一丝侥幸的人们,此刻也彻底丧失了斗志。

尽管董越在一旁疯狂地给他们画着大饼,告诉他们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结果,但那些悍勇的精卒们却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

步卒们已经开始正面交锋,苍松营由于训练不足,其劣势在这一刻被彻底暴露无遗。

狄青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众人。他注意到,尽管局势异常紧张,但每个人都显得沉着冷静,毫无慌乱之色。这让他心中稍安,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果断地发出了全员备战的命令。这个命令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紧张的氛围,让所有人都迅速行动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迷当站在远处,紧紧盯着战场,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看到董越率领的军队虽然奋力进攻,但始终无法在敌方的防线中打开一个缺口。

迷当终于按捺不住,他怒喝一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早已严阵以待的铁车营听到这声令下,如同一头被激怒的巨兽,缓缓地向前移动,带着滚滚的尘土,气势汹汹地冲向了战场。

狄青站在高处,凝视着那片被铁车营掀起的尘土飞扬的战场。他的心中有些焦虑,因为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他一时间还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应对之策。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突然,一支队伍如疾风般疾驰而来。狄青定睛一看,原来是项庄带领的军队。他们迅速接管了战场,动作迅速而有序,很快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江东营眼见羌奴部来势汹汹,毫不畏惧,果断下令使用模块化防线。这是一种先进的防御战术,通过将防线分割成多个独立的模块,可以灵活应对敌人的进攻。

然而,羌人的铁车威力惊人,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势不可挡。仅仅一波凶猛的冲锋,模块化防线就被轻易冲垮,变得七零八落。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江东营并未惊慌失措。他迅速组织士兵,利用周围的地形和障碍物,迅速构筑起新的阵地,准备与铁车兵展开正面周旋。

与此同时,项庄在后方观察着战场局势。他深知江东营所面临的压力巨大,于是果断地为江东营安排了新的任务。然而,就在项庄下达命令之后,他却突然找了个借口,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了战斗最为激烈的前线。

董越站在羌奴部的指挥位置上,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战场上的局势。他意识到,要想彻底突破江东营的防线,就必须找到一个薄弱环节。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龙且的方阵似乎是一个可乘之机。于是,董越当机立断,命令铁车兵改变攻击方向,剑指项庄的方阵,企图一举撕开江东营的防线。

项庄心里很清楚,大家都已经到了极限,难以再支撑下去了。然而,为了江东营的未来,为了梁国的命运,他别无选择,只能咬牙坚持。

项庄毅然决然地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他的目光紧盯着那如疾风般疾驰而来的铁车。每一辆铁车都像是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他们扑来。

面对如此恐怖的场景,项庄的心中虽然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深知,如果现在退缩,江东营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于是,项庄强忍着泪水,用颤抖的声音下达了死战不退的命令。这个命令,就像是一道生死符,将江东营的命运与铁车兵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江东营的士兵们听到这个命令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纷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准备正面迎战那些如入无人之境的铁车兵。

铁车兵的冲锋异常猛烈,每一次撞击都像是山崩地裂一般,让人胆寒。尽管项庄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但铁车兵的冲击力实在太过强大,江东营的防线在铁车的撞击下摇摇欲坠。

项庄手中的长枪与飞奔而来的铁车正面相撞,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巨响。长枪的枪杆在巨大的冲击力下瞬间弯曲,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然而,项庄根本来不及卸去这股强大的力量,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铁车从自己身边呼啸而过,带起一阵狂风。

幸运的是,由于项庄的拼死抵抗,铁车兵的冲锋速度稍稍减缓,给了江东营的士兵们一丝喘息的机会。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铁车兵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继续向江东营的防线发起猛攻。

尽管江东营拼尽了全力,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殊死抵抗,但面对如汹涌潮水般势不可挡的铁车港流,他终究还是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

在了望塔上,秦子玉默默地注视着战场,他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表情,也没有对这场激烈的战斗发表任何意见。相反,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项羽身上,似乎在等待着他做出决策。

项羽站在一旁,心中同样感到无比的郁闷和焦虑。他眼睁睁地看着江东营在铁车港流的冲击下苦苦支撑,却无能为力。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以江东营现有的兵力和装备,根本就无法阻止羌奴部那如钢铁般坚硬的洪流。

就在江东营即将被击溃的一刹那,项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达了鸣金收兵的命令。他深知,如果再继续拖延下去,不仅江东营会全军覆没,就连整个军队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为了确保江东营能够安全撤离,项羽紧接着又果断地命令阎骁率领骁骑营出城阻击。他希望通过这一行动,能够为江东营的撤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逃脱羌奴部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