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越吉的十万羌骑围困娘子军,樊梨花和穆桂英联手反击
韩信眼见形势危急,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令花木兰率领娘子军驾驶着铁车迅速上前,拦住敌军的去路,为秦子玉和陌刀营争取时间,以便他们能够安全撤离战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半小时之后,秦子玉终于成功回到了卫城。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花木兰所率领的三万娘子军却在此时陷入了困境——她们被越吉的十万羌骑重重包围,处境十分危险。
韩信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望着正走上了望塔的秦子玉,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他知道秦子玉此刻一定非常担心花木兰和娘子军的安危,但他也明白,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按照原计划完成作战任务,娘子军恐怕只能暂时坚守,等待时机。
终于,韩信还是下定决心,硬着头皮对秦子玉说道:“主公,依微臣之见,若想顺利达成既定的作战计划,娘子军那边恐怕只能先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了。”
秦子玉闻言,眉头紧紧皱起,不甘心地追问道:“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韩信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道:“微臣惭愧,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梁军之中,唯有霸王项羽有能力从越吉的十万羌骑手中救出娘子军。只是,骁骑营目前需要全力牵制北宫叔玉的主力,实在无法分兵前去救援。”
“韩将军呐,其实从北宫仲玉出现在战场上的那一刻起,战局就已经失控了。”秦子玉一脸凝重地说道,“咱们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如何完成作战计划,而是要想办法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韩信闻言,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深知秦子玉所言不假,北宫仲玉的出现确实打乱了他们的部署,让原本的计划变得难以实施。
“主公英明,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韩信眼神坚定地说道。
韩信当机立断,不再拘泥于原有的计划任务,而是果断地下达了新的命令。他命令项羽率领阎骁和骁骑营,全力掩护娘子军撤出战场。
梁军各部在收到韩信的指令后,立刻放弃了原本的任务,迅速收缩防线,有条不紊地逐步后撤。
与此同时,花木兰的三万娘子军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素养。她们学习迷当的办法,迅速组成了车城圆阵,将车辆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越吉十万羌骑的猛烈冲击下,娘子军的车城圆阵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越吉见状,心中不禁暗暗吃惊。他一向瞧不起女子,认为她们只是柔弱的花瓶,不堪一击。然而,眼前的事实却让他大为震惊,这些娘子军竟然如此顽强,令他的羌骑无法突破。
越吉受挫之后,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为了打击娘子军的士气,他竟然不顾脸面,恬不知耻地向花木兰发起了强制单挑。
花木兰见状,冷哼一声,毫不畏惧地慨然应战。
越吉看到花木兰如此轻易地就被自己的攻击所逼退,心中不禁一阵狂喜。他暗自嘲笑这个不自量力的女子,竟敢与他这样的猛将对抗。
于是,越吉毫不迟疑地催马疾驰,手中的弯刀如同闪电一般迅速而凌厉地朝着花木兰的腰肢斩去。这一刀蕴含着他全身的力量和技巧,他相信只要这一刀砍中,花木兰必定会身受重伤。
然而,花木兰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反应速度和战斗技巧。就在弯刀即将击中她的瞬间,她手腕猛然发力,手中的白杆枪如同旋风一般高速旋转起来。那旋转的枪杆如同一条灵动的白蛇,巧妙地缠绕住了越吉的弯刀,并顺着弯刀的轨迹迅速爬上了他的手臂。
越吉见状,心中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但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当机立断,迅速松开了握刀的手,以避免被白杆枪缠绕得更紧。
紧接着,越吉使出了一招镫里藏身,身体灵活地一偏,如同泥鳅一般从马背上滑落。与此同时,他顺势伸出一只手,如同海底捞月一般准确地抓住了弯刀的刀柄。然后,他借着这股惯性,将弯刀狠狠地斩向了花木兰的坐骑。
花木兰听到坐骑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心知不妙。她的反应速度极快,白杆枪如同条件反射一般朝着地下戳去。只听“铛”的一声脆响,白杆枪不偏不倚地截住了越吉的弯刀,化解了这致命的一击。
越吉的偷袭未能得手,他索性不再纠缠,一个闪身回到了马背之上。
此时,花木兰已经抢到了先机,她手中的白杆枪如同雨点一般密集地刺向了越吉的要害部位。这一连串的攻击如疾风骤雨般迅猛,让人根本无法喘息。
越吉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他毕竟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应对起来倒也还算得法。他左闪右避,巧妙地避开了花木兰的大部分攻击,同时也不时地用弯刀进行反击。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谁也无法占据明显的上风,可谓是平分秋色。
然而,尽管娘子军英勇抵抗,但长时间的坚守必然会导致防线出现破绽。在十万羌骑如潮水般的轮番冲击下,原本坚如磐石的防线也开始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崩溃。
值得庆幸的是,娘子军之间的配合非常娴熟,她们彼此信任、相互支援,才使得防线暂时还能够支撑得住。
花木兰此时正全神贯注地应对着越吉的猛烈攻势,根本无暇顾及娘子军的战斗情况。由于缺少强有力的临战指挥,娘子军的弱点逐渐显现出来。
在巨大的战场压力下,娘子军的颓势愈发明显,原本亲密无间的她们开始出现内耗。为了推卸责任,一些娘子军竟然无视战场的凶险,选择各自为战,完全不顾及整体的战局。
这样的行为引起了那些负责吸引火力的娘子军的不满。她们为了减少自身的损失,不顾整体战略,强行收缩兵力,结果给了羌骑一个突入纵深的绝佳机会。
就这样,娘子军的防线被硬生生地撕开了一道口子,整个军队也被分割成了两个战场。其中一处战场上有八千名娘子军,而另一处则有两万余名娘子军。
越吉的副将伐同目光如炬,他深知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必须果断决策。于是,他当机立断,命令三万羌骑如鬼魅般在两万娘子军周围游弋,似有随时发动攻击之势。
而剩下的七万羌骑则如饿虎扑食般直冲向那八千娘子军,气势如虹,锐不可当。
此时,负责统领八个娘子军的副将穆桂英却显得镇定自若。她一向自负,对于伐同的战术安排,她并未放在心上,因为她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信心,面对伐同,她依旧坚信自己能够稳操胜券。
就在伐同指挥羌骑进攻之时,统领两万娘子军的副将樊梨花也开始发力了。她站在阵前,英姿飒爽,手中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姐妹们,穆桂英统领已经成功牵制住了羌骑主力!现在,两万娘子军对阵三万羌骑,我们占据绝对优势!”樊梨花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如黄莺出谷,在战场上回荡。
“大军听令,呈攻击阵型展开!以最快的速度歼灭眼前的敌人!”樊梨花挥舞着大刀,娇声喝道。她的命令如同军令一般,两万娘子军迅速行动起来,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向着三万羌骑席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