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梓宫
究竟是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会将如此的笨重的石门,给安装,固定在了这里呢?
想到这里,带着心底那些个生出来的好奇,李辰身形,没入到了石门之后,石门厚重至极。
李辰穿越之后,赫然只见到,石门之后,乃是堵塞着的流沙,他大抵明白了过来。
单单,只是石门的话,自然不会,如此的重量,但是呢,工匠们自有办法,彻底的堵死墓门,他们墓门之后,设置沙室。
储备着大量的流沙,而墓门的地势,又稍稍的向下低了一些,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墓门关门,流沙的机关,被开启,大量的流沙,逐渐的倾泄而下。
如此一来,便最终成功的,将这墓穴之大门,给封堵住了。
弄明白了这一切后,李辰不得不,佩服起来了,这些个工匠们的奇思妙想。
他穿梭在石门之后。
赫然只见到,映入到眼帘前的,是那一个,巨大的地宫,地宫宽阔,犹如地上的大殿一般。
在这地下深处,竟然还有着光线存在。
而这光线,便是地宫顶上,那用那夜明珠石,进行着照明的灯具,这些个灯具,呈七星摆设,微弱的光线,并不怎么强,但却给这地宫之内,带来了一些个光亮。
偌大的地宫之内,并没有如李辰原本,所猜测的那般,阴森可怖。
只是,有一种陈腐的气息。
岁月在这里,留下来了深深的痕迹,但也不太明显,毕竟,只有百年余年。
里面的摆设,李辰大抵的扫了几眼,陪葬的的陪葬之物嘛,并无什么特殊之物,无非是帝王常用的,李辰可以发现,金玉之器,并不多。
这倒也正常,当时的大炎,刚刚开国,国家的财政,并不乐观,而且上上下下,皆是崇尚着简朴的,自然也不会,太过于铺张浪费。
挥霍无度,这陵寝之上,就足矣看将出来了。
其规模虽然恢宏,但其形制,还有建筑,都有些个粗劣,足允证明,花费不多。
李辰迈步,行走在地宫之内,地宫的最中央,那高台之上,赫然是巨大的梓宫。
这乃是,皇帝的棺椁所在,李辰走到近前,扫了一眼,他并没有,进入到棺椁之内的想法——呃,进入到棺椁之内,跟一具也不知道腐败了没有的尸体挨的太近?
李辰可没有这样的想法。
此时,李辰行走在这地宫之内,目光定格在了那些个陪葬之物上面。
陪葬之物里面,并没有殉葬之人。
大炎去古久矣,对于人殉这种制度,自然是不敢恭维,早早的便已经彻底的废除掉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地宫之内,并没有看到,殉葬之后的身死的尸骨,这让李辰,稍稍的心安了一些。
陪葬之物,罗列在周遭,李辰寻觅着,这里面的东西。
看看,有没有自己所想要找到的东西。
那些个器物,李辰并无太多的想法,他不是盗墓贼,不会醉心于,去挑选一些个值钱的物件,李辰的目光,是直接的定格在了这墓葬之内,那摆设着的书架上面。
时值百年,书架之上,那些个书籍,倒并没有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出现什么问题。
此时,李辰长出口气。
实际上,百年的时间,也不足以,让宣纸腐败。
当然了,这前提也有一个,那就是,保存的环境,必须要恰当,必须要干燥,不能够有潮气。
李辰实际上,已经仔细的打量过,这地宫之内的情形了,他发现,地宫之内的情况,并不是太好。
大抵是当初,大炎的国力,并不怎么鼎盛的缘故吧?
地宫之内,穹顶之上的防水工作,并没有做的太好,也正因为如此,其上甚至,可见水流流过的痕迹。
在这地宫之内,有些个低洼之处,甚至也能够看到,之前滴落的流水,在那里,尚且还未曾干涸。
不过。
幸运的是,皇陵地处于景山之上,顺山势而建,海拔较高,也正因为如此,流入到地宫之内的水,除了种在低洼之处,无从排开的外。
剩下的,悉数的顺着地宫之内排水系统,流淌而走。
而漏水的地方,也不在这些个书籍之上。
这倒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李辰正感慨着,这些个书籍,保存的不易的同时。
一边,他伸手的抚摸着这一切。
书籍当中,皆是太祖当初,心爱的书籍,还有一些个,他人生当中,钟情着的字画之类的东西。
不乏,名家的作品,可惜,如今却都随着皇帝的下葬,而尘归尘,土归土,进入到了陵墓之内。
为皇帝所有。
此时,李辰翻阅着这些个东西。
站着翻阅,实在是不舒适,索性,李辰迈步,走到了一侧,那里,赫然是有些个桌椅之类的。
地宫之内,说起来,也是视死如生的。
这是华夏,传统之观念也,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也有着生前所用度的一切物件。
李辰并没有直接的坐下,其上,积的灰尘,着实是太厚,他走到了一侧,从架子上取出来一匹绸子。
这玩意,历经百年,可依然,没有问题。
崭新的很。
除了外面,被尘土所弄脏了外,里面光洁如新。
只是,有一股淡淡的霉味罢了。
李辰将其给摊开,然后铺就椅子上面,就此的坐了下来。
就这么的,在这地宫之内,看起来了书。
倒颇有一些个,悠然自得的意思。
倘若,在此时,有盗墓贼进入到其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的话,大抵,是要被直接的吓死吧?
李辰翻阅着,寻找着。
可是很快,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里面,并没有笔记之类的东西。
这些个东西,皆是别人想的。
而没有,皇帝本人,所书写的。
所写就的东西。
而里面,也并没有李辰所想要,寻觅到的目标。
想到这里,李辰微微皱眉,看向了,那高大的,在地宫之内,宛如一个房子一般的梓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