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返源本真镜,驱命劫之法

   见识三宝?

    此话一出,殿中所有修士的目光齐齐看去,顾远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这等天宫赐下的珍宝,他自然也是想见识一番的,只是他毕竟刚刚突破大乘,且只有七阶初期的实力,在这金殿之中不过是个“新人”,也就不曾开口。

    哪怕天玄子亦是如此。

    但既然桃月上尊开口了,众人心思也动了起来。

    “哈哈哈,师妹何须如此客气?”

    “尔等都是我临川中土擎天之人,金殿有名,这等大事,本就应该告知。”

    宁虚白微微一笑,随后袖袍一挥,三道朦胧的宝光就悬浮而出,落在金殿流云之中,微光明灭不定。

    这三道宝光,并无赫赫之威,乍看之下,像是随时都要破碎的虚影。

    但以顾远如今的目力,瞪眼看去,竟然也不能看穿这宝光朦胧的“浮影”,辨出其真身。

    “这三件宝贝,都是天宫赐下的人间仙宝,即可在中土人间长存,也拥有八阶仙器之威,极为不凡。”

    “这第一件宝贝,名为【返源本真镜】,此镜拥有照真显形之能,任何生灵,只要被此镜一照,即刻显形,凡妖魔邪修,都无所遁形。”

    “是天宫特意赐下的探查之宝。”

    宁虚白伸手一指,第一道宝光就悄然散去“浮影”,露出了一枚银辉灿灿,游鱼为篆,镜面如湖的清澄宝镜。

    “唰!”

    不仅如此,这宝镜悬浮于空,立刻绽放银色神光,轰然落下,竟然直直的将殿中十二位大乘尽数罩在其中。

    顾远见状,心中微微一动,可殿中浮云飘动,似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力量锁定虚空,他立刻不再动弹,安心静坐。

    宁虚白微微一笑,身形不动,只是抬首,看向了殿中众人。

    九川上尊,周身上下,毫无变化,唯有穴窍之中有一缕缕纯正的水气萦绕,恍若游鱼,带着灵动的气息。

    金光上尊亦是毫无变化,依旧维持人身,穴窍之中有淡淡的金辉浮现,锐气逼人。

    那唯一的坤修大乘,桃月上尊亦是身形不变,唯有一朵朵粉色的桃花悬浮而起,萦绕周身,带着缥缈蜃楼的韵味。

    其余大乘,亦是不曾变化,人身不动,只有不同的灵光闪烁,彰显了不同的道途。

    天玄子盘膝而坐,也是人身,但穴窍之中却有一团灰暗的阴影浮现,好似一团“蛇影”,吞噬了他半个躯壳。

    这一幕,自然引起了诸多大乘的注意,宁虚白也抬眸看来,可天玄子神情不变,只是打了个稽首:“得成大乘,已是侥幸,些许隐患,且日后再说了。”

    以天灵之身,修成仙印,岂能不付出代价?

    不仅清澄洞天多年底蕴被消耗一空,自身寿元亦是大损,折寿一半,一般而言,大乘修士突破之后,寿增四千,可天玄子却只能寿增两千。

    不过他却坦然接受。

    只是没想到,这等隐患,竟然也能被宝镜照出,不愧是天宫宝物。

    “道脉仙经众多,可多多翻阅,未必没有修复可能。”

    宁虚白淡淡一笑,随即转移了目光,看向了顾远。

    不到千岁的力道大乘,岂能不多关注一些呢?

    “轰!”

    顾远盘膝,身形也没有丝毫变化,人身不变,唯有一团恐怖无垠的血光自穴窍之中涌出,比之场中所有大乘都更为恐怖,好似一轮大日,耀眼无比。

    不仅如此,血光之中,璀璨的雷霆闪烁不休,恍若雷龙绕日,满是赫赫之威。

    “唰!”

    宝镜颤抖,神光加剧,再度罩住了顾远。

    顾远体内深处,石瓶纹丝不动,根本就不曾理会这所谓的“返源本真之光”,神光也丝毫照射不出石瓶的影子,甚至连个轮廓都无。

    但随着神光的照射,他脊椎深处,却有一道连顾远自己也难以言说的“蛇影”,似要显化而出。

    此蛇影不同于天玄子体内寿元枯竭之影,而是一种冥冥的印记,不知源头。

    只不过,这印记并不阴森诡谲,反而带着一股堂皇大气,颇有仙韵。

    但就在这“蛇影印记”即将被神光照射而出之时,宝镜突然微微颤动,似乎运转不灵,神光微弱的了一丝,而后顾远穴窍深处,一缕缕微弱的灰雾之气,悄然弥漫,替代了蛇影,显化而出。

    这灰雾之气,不知从而何来,但却和顾远魂灵相连,有一股冥冥命数,带着“命中注定”之感。

    “咦……”

    此气一出,众人的心神顿时被牵引而去。

    “灰雾缠灵,这似乎是命格被赋予‘劫难’的征兆,顾师弟,你可知己身之异样?”

    宁虚白身为临川道脉此代脉主,几乎成仙的人物,自然一眼就认出了这“灰雾之气”并非什么邪恶魔灵,而是顾远命数之中的劫难。

    只不过,命数之说,太过玄玄,以他的修为也看不穿这劫难将要应在何处,只是冥冥之中有种感应,若是此劫发生,顾远必将大祸临头。

    天玄子亦是脸色凝重,关切的看来。

    “当日玄风界中,真龙子孙太过强横,逼迫太甚,为斩龙孙,不得已动了一门命数秘法,留下了这隐疾,只是苦于无法祛除,故此只能暂时放任。”

    顾远也并不知晓体内的“蛇影印记”,但这陡然出现的“命数之劫”,他是知晓的,为此只能苦笑一声,对着众人稍稍解释了一句。

    “原来是玄风界中留下的隐疾……”

    众位大乘闻言,当即表示释然。

    真龙之孙,那等生灵,不动用这般秘法,想要大获全胜,自然是难于登天。

    如今顾远亮出这般隐疾,他们心中不知为何,还稍稍松了口气。

    “命数之劫,极为玄妙,但并非没有祛除之法,三日之后,你可来我洞府,我有一法予你,或有转机。”

    宁虚白则是眉头微微皱起,似在思索,好一会才缓缓松开眉头,对顾远叮嘱了一句。

    “多谢脉主!”

    顾远闻言,则是大喜。

    天杀地劫的绝字,一直都是他心中的隐患,只是苦于无法驱除,只能放任,但宁虚白今日之言,着实令他振奋。

    不愧是天宫治下,底蕴深厚,这般命数之劫都有法子可解开。

    不虚此行!

    “也莫要高兴太早,命数之法,玄之又玄,未必有十全的把握。”

    宁虚白则是微微摇头,给顾远打了一个预防针。

    “能得法门,已是万幸!”

    顾远作揖,再度道谢。

    “无需客气。”

    宁虚白笑了笑,而后袖袍一挥,悬浮在空中的【返源本真镜】就陡然飞入天穹,似乎落在了临川山门大阵的深处,和整个临川融为一体,哪怕是大乘修士都难以看清其本体所在。

    但一道无穷之神光,却悄然扫遍了整个山门。

    只不过,并无什么异样发生,一切寂静。

    这一切诸位大乘都看在眼中,心中心思各异,但却无人开口。

    他们知晓,这位脉主以仙宝洞察临川,辨明妖邪,甚至连大乘修士都未曾放过。

    但这本就是应有之理,且应当是奉了天宫的旨意,故此众人都只能沉默,不曾多言。

    好在,一切正常。

    “这第二件宝贝,名为【大岳天瓶】,瓶中蕴含仙岳之力,只要将此瓶立于我临川山门大阵之中,则可变凡为仙,将茫茫九峰尽数化为仙岳,不仅可拥有无垠之守山之力,还可镇压一切妖邪,厉害非常。”

    宁虚白淡淡一笑,而后袖袍一挥,那第二件宝物之上的“浮影”也缓缓消散,露出了一枚纯白玉瓶。

    此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立于虚空之中,虚空都微微颤抖,似乎无法承受瓶中可怕的重量。

    “至于这第三件宝贝,乃是一件蕴含极致杀伐之力的重宝,浮影一散,必要见血,就不展示于尔等了。”

    “但却有一枚符篆可赐予尔等,只要在天河州中,捏碎此符,我即刻就有感应,顷刻之间就可携此宝杀来,仙人之下,必杀之!”

    “哪怕真有仙人,也未必不可一战……”

    宁虚白轻轻一笑,而后那第三件宝贝之中,浮影颤动,而后十一枚符篆陡然飞出,分别落在了顾远等人手中。

    顾远低头看去,只见这符咒状似一枚“月牙弯刀”,通体散发着一股清冷之意,冰凉透骨,不似凡物。

    “如此防备,莫非真有什么厉害的邪魔外道将要出世嘛?”

    “绝地天通之下,人间无仙,何等存在可以和我八脉抗衡?”

    九川上尊见到三宝之后,神色稍缓,可天宫这般谨慎,如临大敌的模样,反而令他担忧。

    “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若是真有邪魔外道,镇压就是了。”

    宁虚白则是云淡风轻,不以为意。

    一切阴谋算计,最终都不过是斗一场罢了。

    他只差一步,就可登临仙人之境,又身怀三宝,说句实话,只要不是玉虚境的仙人下凡,他都丝毫不惧。

    只需等待三十载,就可飞升天宫,得享数万载寿元,逍遥自在。

    “有师兄在,想来必然无事。”

    金光上尊则是打了一个稽首,笑着说道,显然对宁虚白的实力很信任。

    “不过是祖师栽培罢了。”

    “我临川天宫正统,只需好生修行,都有飞升天宫之日。”

    宁虚白笑了笑,随后又说了些临川近期之大事,譬如清澄洞天之庆典,挪移七阶灵峰洞天,开炉炼七阶宝丹,而后以最后一句,结束了此间谈话。

    “绝地天通之下,为以防不测,行事还是要谨慎一些,若非要事,还是少些外出。”

    “是,脉主!”

    诸位大乘尽皆稽首,而后宁虚白袖袍一挥,身形先一步离开了此地。

    但在离开之前,却有一句神念传音,落在了顾远耳边:“三日之后,来我洞府,除去避劫之法外,还有大乘之礼一并赠予。”

    随后众位大乘,相互打了一个稽首,而后也纷纷离开了金殿,各自返回了洞府。

    “道脉已经正在布置新的洞天,作为你的道场,但需要些许时间,你且暂时忍耐,在那雾隐云阙再修行几日。”

    “趁此时间,且去见见故人,说不得还有惊喜。”

    天玄子对顾远抚须一笑,而后身形一闪,也离开了金殿。

    “惊喜?”

    顾远微微皱眉,有些诧异。

    道场未曾准备好,他心中是知晓的,毕竟临川多年以来,都是十大洞天,偶尔十一洞天,但甚少有十二洞天,故此一时之间,没有多余洞天空出。

    但好在临川底蕴深厚,道脉之中共有七阶洞天一十六座,平日里空闲洞天都是培育诸般宝物、灵禽、大药之地,就和小山河图一般。

    如今顾远成就大乘,自然要整理一座洞天出来,作为他的道场。

    但是一整座七阶洞天,浩瀚无比,内中珍宝无数,就算临川上下力士全力劳作,塑造山脉,一时之间也难以完成。

    但他有小山河图在手,也并不着急入驻洞天,只是这惊喜从何而来?

    不过顾远也并未此事愁烦,脚步微微一踏,身形就消失于原地。

    法道修士大乘之后,心念一动,就可破虚,百万里空间,顷刻而至。

    若是元神出窍,以金香引之,亿万里山河都可瞬息抵达,已非凡人,乃是神仙之流了。

    也正是有了这般能力,才可庇佑门下弟子。

    人人见之大乘弟子,都要持礼相待,否则元神金香一燃,寻常宗门,顷刻焚毁一空。

    只不过,顾远乃是力道大乘修士,虽然元神也强悍,可以金香引之,瞬息抵达亿万里,但遁法一道,就不如法道修士千变万化,可化流云、霞光、清风。

    但一步踏出,咫尺天涯,百万里山河也是等闲。

    此刻,他一步踏出,无数虚空瞬息之间在他身后流转,他踏碎无垠虚空,脚步落在了一块白玉地砖之上,身形显化而出。

    这是一座幽静的静室,内中灵气浓郁,金炉燃起香薰,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一个须发皆白,手持拂尘的道人,盘膝立于金炉之后,正在吐纳修行,丝丝缕缕的紫色雷霆如龙蛇游动,在他发丝之间跳跃,轰鸣阵阵,为他苍老的面容带上了一丝霸道。

    “弟子顾远,拜见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