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忧郁笑笑生

416 光算计不够,必须掀一次桌子!

张厉勇狂笑:

  “义士?你知道我的军队是怎么来江西的吗?”  “知道。那都是以前的恩怨,湖北对不住您,江西却从未刻薄过你。”  说客接下来的话,  让张厉勇陡然打消了9成敌意。  “我家大人是个实诚人,他托我给你带句话,除了西南数省,长江以南早晚都会归吴。江西已沦陷,吴贼已入寇广东,下一步要么是湖广,要么是广西。南方各省绿营已无野战之胜算。”  “张将军,若您打算投吴,就请砍了鄙人的脑袋当作进身。若您不打算投吴,那就很有必要和我们联手。”  ……  张厉勇默不作声,突然问道:  “这些是马总兵个人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  “我家大人的意思,就是朝廷的意思。”  说客不慌不忙,从袖子里拿出1张礼单:  “火绳枪400杆,银2万两,粮5000石,棉衣2000套。如果您愿意改换门庭再次效忠朝廷的话,这些就算见面礼。碍于运输困难,暂时只能兑现一小部分。”  “我需要新的落脚点。”  说客笑了:  “距离此处20里外山谷一处村寨,拄着好几百户人家。杀掉他们,鸠占鹊巢。再加上我家大人的粮饷支持,您的部下可以暂时改善生活。”  张厉勇单膝跪地,将面部表情掩盖在阴影之下,低声道:  “下官愿重新回归朝廷。”  说客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收敛笑容:  “我家大人的诚意您已经看到了,可您的诚意?”  “谨遵马藩台之令,愿为大军前驱,腊月20,点兵下山。”  ……  天气转晴后,  再次进入武功山清剿的第5军团惊讶地发现,白莲残匪消失了。  原先的山寨烧成了灰烬。  而由于连续降雪,脚印也被掩盖。  搜索队冒着严寒往多个方向搜索了数十里,最终遗憾地放弃了继续追击的打算。  指挥官松了一口气――报捷!  成功扫荡武功山匪部,残匪远遁,萍乡县安靖!  煤炭署、建筑署均已派员进驻萍乡安源,又从铜陵煤矿抽调了1000矿工,开始正式发掘矿洞。  勘察、选址,爆破。  同时依托山势修筑兼具生活功能和防御功能的矿工居住区,更像是一座城堡。  ……  湘赣边界虽然被重重山脉所隔,在萍乡县却有个巨大豁口。历来是商队、军队的必经之路。  萍乡县出发,向西300里是长沙!  寒冬腊月里,  煤矿一片热火朝天,挖矿洞,盖房子,修路,修望塔。  等到春天,还需要在袁河挖一小型水库。  赣江的这些支流一年当中有很长时间无法适航,水位太低,唯有修水库能够改善通航条件。  大宗焦煤运输必须考虑水运,否则光成本就能让煤炭署破产。  ……  诸广山,  横跨江西南安府和湖南郴州府,既是2府交界,也是2省交界。  其间一处山腰。  密林之中隐藏着1座山寨。  为了修筑这座庞大的山寨,数千名南安府上犹县劳工死亡,他们的尸骸被扔进山谷被豺狼吞噬。  裹着狐皮大氅的马忠义走出温暖的屋子,望着头顶的漫天飞雪,  猛然感慨道:  “刘路,还记得我们在盛京流放的时候吗?”  “奴才当然记得,雪比现在大,风比现在冷。比起关外,南方的冬季也没什么可怕的。难怪咱旗人的祖先们个个都想南下。”  ……  马忠义望着连绵不绝的山岭,自言自语道:  “你说吴军冬天会进山吗?”  刘路摇摇头:  “不可能,除非吴军带兵的将军脑子进水了。”  “那到了春夏呢?”  刘路犹豫,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马忠义自言自语道:  “本官觉得,冬去雪融,吴军一定会进山找我们的茬。李郁是个狠人,他不会留着我们在山里安居乐业的,他一定会调集重兵进山消除隐患。”  ……  风雪冰冷,  马忠义的声音也一样冰冷:  “既然躲不过去,那就先下手为强。”  “斥候说吴军第5军团主力都过了梅关,进了广东,赣中区域兵力空虚。腊月里,本官准备带兵下山把南安、赣州、吉安,甚至是临江都给他砸个稀巴烂。”  刘路环视周围,确定无人。  低声询问道:  “主子要攻城吗?这种天气咱们人勉强可以下山,大炮下不去。”  马忠义哈哈大笑:  “你这么想,吴军肯定也这么想。”  “攻城?为什么要攻城?不!”  “本官偏要来个出其不意,绕开城池,来个百里无人,千里焦土。抢在春天之前,在周边提前杀出一圈无人带。”  “我要让李郁那小子明白,我有掀桌子的实力!但是,我不会随便掀!”  ……  隔壁山头,阵阵狼嚎。  透过风雪,穿透力惊人。  仿佛在提醒世人,诸广山可不是什么善良之山,通用的是丛林法则。  只有生命最顽强、最凶残的生物才能生存。  “走,回去喝酒。”  马忠义伸出手臂,揽着刘路。  二人虽为主仆,实际可算兄弟。共过患难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主子~”  “嗯?”  “武功山张厉勇那厮靠得住吗?他可是入了白莲的。”  “一条养不熟的疯狗罢了。本官就是想利用一下他手底下那帮教徒,袭扰北边的临江、吉安。万一北边的吴军反应快、援兵来的快,他张厉勇先挨打。”  见刘路不太理解,  马忠义随手折断一根树枝,在雪地上写写画画。  “你看啊,我先画个咱江西的轮廓。”  “西边是罗霄山脉,东边是武夷山脉,南边是五岭。咱江西就是三面被山包着,头上顶着一片水――鄱阳湖。”  马忠义揪了一大把松针,洒在雪地“江西轮廓“的中间和南边。  “这些,也是山。”  又掰开松果,挨个镶在雪地里。  “由北向南是临江府、吉安府、赣州府,咱们的山寨就位于这西南的角落里。”  ……  马忠义用树枝画了一条线:  “这是赣江。  “现在,你瞧出什么了?”  “主子,我懂了。”刘路猛然间有种醍醐灌顶之感,“进攻广东的吴军不太可能回头,但有可能调动南昌九江的兵力南下。而他们若南下,必定先要消灭张厉勇,这就为我们争取了时间撤回山里。”  “很好。”  马忠义丢掉树枝,拍拍手上的雪。  刚走出去2步,又回头用靴子踢散雪层,破坏了这幅“雪地战略示意图”。  像这样的山寨,他还有2座。  谨慎狡诈的老马信奉狡兔三窟。  他的兵力都驻扎以眼前这座山寨及其周边。  另外2处山寨只驻扎少数镇标心腹兵丁,暂不启用,除了必要沟通,其他时候尽量不来往。  竣工时,参与修筑的民工全部灭口。  马忠义早就领教过吴军的犀利,故而早就开始执行进山计划。  ……  如他所预料,  冬季来临后,吴军就基本停止了军事行动。  只有负责运输冬季御寒物资的商队在风雪中艰难前进,就地雇佣了2000赣南客家人挑夫。  冬季的赣江中上游水位太低,不具备行船条件。  当望见大庾岭时,  商队全员欢呼雀跃,终于看到希望了。  在梅关守军的护送下,将棉被棉衣运过大庾岭送至了南雄府城。  过了南岭,  所有人瞬间觉得,虽然也在下小雪,但感觉上没那种刺骨的冷。  南雄府城的第5军团全体换装。  苗有林终于松了一口气,之前他最担心赢了战场、输了天气。  ……  指挥部内,  苗有林静静的看完了李郁的亲笔书信。  指示就2点:  1,冬季不宜进攻,就地休整。  2,不得介入广东的“土客矛盾”,不宜明显偏向哪一方。如有敌对者,可予以剿杀。  “陛下这是有顾忌啊。”  苗有林收起书信,沉思了许久。  突然间,  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广东和江苏真像,都是典型的内斗大省。  只不过,  江苏有长江淮河阻隔,大家隔着江水骂骂咧咧,而广东没有。  ……  突然,  有人来报:  “总指挥,潮州府来人求见。”  “请进来。”  正如苗有林所料,来者是副大臣赖二的属下,带来了他的亲笔书信。  信中内容颇为震惊:  潮汕宗族聚会频繁,公开打造兵器,欲提前起兵。此绝非吾所指使,乃是意外,吾事先亦不知。  赖二很焦虑,然苗有林无感。  打吧,打成什么样都无所谓。  自己只对第5军团负责,只对率先拿下广州城感兴趣。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询问来人:  “素闻本省土客矛盾激烈,这里面有潮汕人的事吗?”  “回大人,潮汕人和两方多是井水不犯河水。谈不上亲密,也谈不上多大仇恨,就是互相的瞧不上。”  “这又是为何?”  “在下也说不清。总之潮汕人就算日子过不下去了,也是首选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  ……  第5军团虽然在南雄府停住了脚步。  可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湖水,在两广地区激起了千层浪。  清廷恐慌,调兵遣将,筹措粮饷,加固城防。  广州满城日日戒严,旗人全部编入军营。  就连妇孺小孩都发放了火枪~  十三行行商被一网打尽,全部入狱。  抄家行动持续了足足10天,巡抚赵士生斩杀抄家手脚不干净的兵丁34人,鞭打杖责51人。心力交瘁~  所谓13行,只是个代号。  有清一代,广州行商的数字一直在波动。  但这一次真正归零。  ……  总督衙门里,  广州将军富敏情绪激动:  “都什么时候了,赵大人你还怕朝廷忌惮?趁着手里有热乎银子,赶紧招募广府乡兵助阵。”  巡抚赵士生,死也不松口:  “兹事体大,即使赢了,我们也会被都察院弹劾。届时皇上也会觉得两广官署跋扈,不受节制。”  富敏气的月匈闷,猛喝一口凉茶,  转向两广总督伊尔杭:  “制台,两广地界最大,你拿主意吧。”  “这,这这~要不先上折子请示一下朝廷?”  “从广州到京城,书信一来一回要多少天?现在不是担心朝廷事后怪罪,而是我们的脑袋还能扛多久?”富敏几乎是声嘶力竭,“我的好制台,好抚台,咱们先得熬过当前,才有资格考虑以后的事!”  广州水师提督关达官也是汉人,  他一拱手:  “下官赞同富敏大人,再束手束脚这广州城真就姓吴了。”  ……  伊尔杭这才下定了决心:  “本督准了,你们赶紧募兵。”  “制台,募兵几何?”  “一不做二不休,花光番库的银子。与其把银子留给吴贼,不如花在募兵城防上。”  众人连忙拱手应允。  赵士生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的反对并未出于本心,而是谨慎起见,生怕将来被朝廷翻旧账。  富敏是上三旗,说话做事可以大逆不道。  自己是汉官,需谨言慎行。  有2位满官牵头拍板,将来这板子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风雪中,  东莞县虎门寨,水师军旗飘扬。  寨外聚集了很多人,他们衣衫褴褛、表情凄苦,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家人。  这是一个有些歧视的称呼。  民,就是船民。  是一群在岸上没有宅子,没有土地,没有一丝财产,靠漂泊打渔为生的人。  ……  冬季,是船民最难熬的季节。  最近,  衙役们敲锣通知他们,想当兵想吃粮就去虎门寨。  当场发银子,发粮食。  一人当兵,全家吃饱。  一人勇猛,全家吃好。  民们选择相信,因为别无他路。  以前日子虽然苦,还能过下去。  执行海禁令后,他们的环境急剧恶化,在近海打渔时常被广东水师巡船驱逐,甚至炮击。  以前通商的时候,  和夷人的武装商船在海上交易米面水果是民的一项重要营生。  如今,收获的是一颗颗炮弹。  太惨了~  上岸无门,出海无路。  现在,地狱之门出现了一丝亮光――当兵。  ……  凭心而论,关达官的人品不错。  他在同行里算得上清廉。  曾在洞庭湖水师,大沽口水师,广东水师先后任职,剿过湖匪、剿过海盗。  年近50的他,  身穿一品官袍站在大纛下,望着这些在寒风中发抖的民。  此举颇有争议,但是他坚持如此。  客家人居住在山上,不擅舟船。潮汕人擅舟船,但狡猾难驭。广府人介于这两者之间,也不是最佳选择。  穷困的民,一生都在和水打交道。是募兵的富矿。  ……  “抬上来。”  “。”  从广州府运来的银箱一字排开。  关达官用靴子踢翻银箱,碰撞声清脆悦耳。  银锭滚落,在薄薄的积雪层碾压出浅浅的痕迹。  两侧提标亲兵钢刀出鞘,目不斜视!  ……  “本官是皇上亲封的广东水师提督。在广东水师,没有什么广府人、客家人、家人,潮州人,只有兵丁。我关某人对着财神爷、妈祖、关帝爷发誓,对麾下兵丁一视同仁,凡我兵丁,穿一样的号服,拿一样的饷银。若违此誓,关某无后,祖坟不宁。”  “本官知道你们不易,所以请示总督大人准许你们预支第一个月的饷银2两,大米3斗接济家小。本官还在大虎山岛辟出了一块泊地,准许你们的家眷划船停泊,解除你们的后顾之忧。”  在场的数千民感动的泪流满面。  齐刷刷跪倒一地。  关达官依旧手按刀柄,腰杆笔挺,右手一挥:  “来啊!现场报名、造册、发饷。”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