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交换
第一、要拿回一州之地。
第二、要归还战俘,还要给死去的兵丁发放抚恤。
第三、用言冰云换肖恩和司理理。
第一个条件,北齐丢掉的地盘,要求南庆归还。
南庆军人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地盘,要轻飘飘的还回去?
这是扯淡!
北齐是漫天要价。
南庆不可能答应。
第二个条件,北齐战败,被俘虏不少。
通常情况下,这些俘虏都被当奴隶卖了,能卖不少钱。
要是归还,会少一大笔收入。
另外,还要给北齐死伤的兵卒,发放抚恤。
这抚恤相当于战争赔款。
战争赔款一般都是失败的一方给胜利一方赔偿。
南庆打仗赢了,反而要赔款?
这岂不是搞笑?
南庆也不可能答应。
第三个条件,一个言冰云,换肖恩和司理理。
肖恩是跟陈萍萍齐名的人物。
言冰云换肖恩,北齐已经占了便宜,还要搭上司理理。
这也是无理要求。
三个条件,让辛其物和范闲等人傻眼了。
汇报给庆帝。
庆帝大手一挥,“侯公公,马上让鉴察院放人。
另外,告诉鸿胪寺,朕打下的疆土,一寸都不放。
其他条件都好谈。
那个言冰云,必须活着回来。”
庆帝只在乎疆土,其他的在庆帝看来,都是小事。
“可是陛下,司理理没在鉴察院啊。”侯公公不得不提醒。
“对,司理理没被鉴察院抓住。
那司理理在哪儿?
也不在北齐吗?”庆帝边说边想,“司理理不在北齐,说明救走司理理的那个年轻大宗师不是北齐的。”
想到这个,庆帝心里松了口气。
那个突然出现的年轻大宗师,一直让庆帝‘牵肠挂肚’,吃不好睡不好。
生怕年轻大宗师突然大开杀戒,乱来。
...
鉴察院。
言冰云被抓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院长,您找我?”言若海被陈萍萍叫过来。
“有件事你必须知道,冰云被抓了。”陈萍萍说到这里停顿一下。
言若海脸色骤变,眉头紧皱,一言不发,内心已经掀起滔天巨浪。
“是北齐锦衣卫干的,沈重亲自抓的人。”陈萍萍接着说。
南庆的鉴察院,北齐的锦衣卫,干的差事差不多。
沈重是锦衣卫指挥使,是跟陈萍萍类似的人。
但沈重没有陈萍萍聪明。
沈重之所以比不过陈萍萍,可能是沈重比陈萍萍多了点东西。
那区区几寸的东西,沈重如果舍弃,可能就赶上陈萍萍了。
另外,陈萍萍无牵无挂,孤身一人。
沈重还有妹妹,有牵挂,做不到无欲则刚。
“人还活着吗?”言若海压下心中巨浪问。
“活着。”
“北齐要把他当谈判筹码?”言若海冷静问。
这个时候,言若海还能冷静思考,也算不错了。
“对。”
“他们要什么?”
“他们要...”陈萍萍说了北齐的要求。
“不行!”言若海说,“打下的疆土不能还。”
“打下的疆土是不能还。”陈萍萍点头,“其实北齐真正想要的是肖恩和司理理。”
陈萍萍当然看出,北齐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一个言冰云,不值得那么多条件。
三个条件,北齐也只是想要第三个:换回肖恩和司理理。
肖恩是北齐的‘陈萍萍’,很重要。
司理理是北齐皇室培养的暗间,同样重要。
“肖恩不能放。
此人归齐,必将疯狂报复。
作为庆国子民,我不能接受。”言若海忍痛这样说。
他为了庆国,愿意舍弃亲儿子。
“不是放,是换,换冰云回来。”陈萍萍说。
“我连夜北上,潜入北齐国都,设法救回犬子。”言若海说了最想做的事。
他儿子被抓,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去北齐,救回言冰云。
这样的法子,是一个父亲无奈的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此时北上救人,比登天还难。”陈萍萍言下之意,言若海要是去北齐救人,必死无疑。
“作为一个父亲,我必须如此。”言若海愿意北上赴汤蹈火,拼命一搏救儿子。
“换不换不是你来定。”陈萍萍说。
“院长!”言若海以为是陈萍萍要换。
“也不是我。”陈萍萍摇头,“此事只有一个人能定夺。”
“可...”言若海想了想,“可我们手里只有肖恩,没有司理理啊!”
“是啊,这才是难办的地方。
即便我们想换,也只有肖恩,没有司理理。
北齐要换司理理,说明北齐也不知道司理理在哪儿。
这倒是好事。”陈萍萍也算确认,那个年轻大宗师跟北齐没关系。这个在陈萍萍心里,也是大事。
没多久。
侯公公来鉴察院传旨,让放了肖恩,换回言冰云。
“肖恩不能放啊!”言若海急忙喊。他这个时候,是表明态度。
“言大人,陛下有口谕:
朕知道肖恩是怎样的人。
鉴察院能抓他一次,就能抓他第二次。
言冰云忍辱负重,潜藏在北齐国都,呕心沥血,置生死于度外,为国战立下大功。
朕认为用一个快入土的老头子,换回我庆国的未来,值了。”
“臣领旨谢恩。”言若海感激涕零。
传完旨之后。
陈萍萍跟侯公公说,“换肖恩可以办到,但司理理...不知去向。”
“陛下说了,把情况如实告知北齐,用肖恩换言冰云。”侯公公说。
庆帝也没办法。
他总不能变出个司理理。
...
鸿胪寺。
谈判继续。
辛其物先说明,鉴察院只抓了肖恩,没抓司理理。
“没抓司理理?不可能!”北齐使者不信,纠缠半天。
“我们变不出司理理!”辛其物就是这句话。
北齐使者互相对视几眼。
他们已经试探出来,司理理没被鉴察院抓住。
当初,在披甲丘的山贼传讯北齐:一个年轻大宗师,带走了司理理。
这个消息传回北齐。
锦衣卫,还有北齐皇室,都惊慌失措、大惊失色、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都担心年轻大宗师是南庆的。
急忙让人打探情况。
但过了好些天,什么都没打听到。
传消息的山贼也死了,被黑骑灭了。
南庆大多数人好像都不知道,有个年轻大宗师出现。
沈重还套话李云睿,发现李云睿也不知道年轻大宗师的事。
这让北齐也摸不着头脑。
弄不清那个年轻大宗师,到底是谁,到底是不是南庆的。
现在,用言冰云交换肖恩和司理理。
换肖恩,是真的交换。
换司理理,有试探的意思。
而南庆的回答:没有司理理,不知道司理理在哪。
这样的回答,算是验证了一件事。
那个年轻大宗师,可能不是南庆的,至少没有跟南庆官府‘同流合污’。
这样的结果,对北齐来说是好事。
北齐使团的人,第一时间把司理理不知所踪的事,传了回去。
这对北齐来说,是个大事。
谈判继续。
辛其物跟北齐使团的谈判,就是吵架。
时不时打脸羞辱对方。
时不时指着对方,破口大骂。
时不时把记录的文书,砸向对方。
时不时对北齐使者吐舌头。
辛其物带领的谈判队,战力很强,极尽羞辱对方,就差点跟对方干架了。
范闲呢?他这个接待副使,跟个局外人一样,静静的看着双方‘骂街’。
范闲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范闲这样的表现,其实也挺好。
至少没上去添乱。
范闲没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助。
...
经过几天谈判。
谈判结果出来:
北齐要求的三个条件。
第一、第二都否了。
但南庆也没从北齐那里要到战争赔款,也就是辛其物之前问北齐要的‘开拔之资’。
按理说,南庆打赢了,要战争赔款很正常。
现在没了,算是损伤了一大笔钱。
第三个条件,言冰云换肖恩。
这个交换,南庆稍微吃亏。
这样的结果,南庆吃了点小亏。
侯公公把结果呈给庆帝,“陛下,鸿胪寺与北齐那边,已经商谈定论。
东夷使团那边,也已经将礼物悉数转交,准备离京。”
之前,因为牛栏街刺杀的事,南庆同时问责东夷城和北齐。
甚至跟北齐开战。
北齐战败,派使团来求和。
东夷城相对实力更弱,也派使者来赔礼道歉。
南庆跟北齐是谈判。
东夷城是直接赔礼,送来不少礼物。
庆帝看了看谈判文书,笑了,他打下的疆土,一寸没让,只不过是没要到战争赔款,少了一笔收入,不算大问题,“虽有波折,但结果尚可,鸿胪寺办事还算周密。
传旨,明日祈年殿设下夜宴,君臣同庆。
让北齐和东夷使团陪坐。”
为什么庆帝这般高兴?
因为庆帝开疆扩土了。
皇帝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此啊。
“是。”侯公公传旨去了。
...
鉴察院。
陈萍萍、朱格、言若海三人商议。
“明日夜宴百官云集,北齐使团和东夷使团都会赴宴,可谓盛事。”陈萍萍起个头。
“庄墨韩不对劲!”言若海提出问题,“庄墨韩一代宗师,千里迢迢来京都。
没有参与谈判,也没做什么事。
难道就是为了吃明晚一顿饭?”
“不知道,他来京都后,就消失一次,之后一直在房间,闭门不出。”朱格什么都没查到。
这显然不对劲。
朱格掌管京都大小事宜。
庄墨韩来京都,有什么目的,朱格一点不知情,这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陈萍萍和言若海并没有抓住朱格不放。
他们已经盯紧朱格,张网以待,等朱格自投罗网。
“明日夜宴要是发生什么,转瞬之间,天下皆知。”陈萍萍已经判断出明晚庄墨韩要搞事。
“院长的意思是,庄墨韩明日夜宴,会有动作?那我们该如何防备?”朱格问。
“什么都不用做。”陈萍萍摇头,“瞧着就行。”
“那岂不是失了先手。”朱格说。
“我们不知庄墨韩意欲何为,如何防备?”言若海说。这话其实是点出,朱格失职了。
言若海不等朱格反应,接着说,“还有一事,北齐那边传来消息,犬子被擒,是因身份被人透露。”
“北齐密探里有人告密?”朱格急忙问。
言冰云是被朱格出卖的。
朱格现在装不知情。
“不是北齐那边。”言若海说。
朱格装作惊讶,“你的意思是说,京都有人泄露冰云身份?”
“对。”言若海点头。
“不可能!”朱格表现的滴水不漏,“冰云潜伏北齐乃绝密,除了陛下,只有我们寥寥数人知道。
难不成院里有人卖国?”
“为什么不能?”言若海一脸严肃。
朱格急忙跟陈萍萍拱手,“院长,属下以为,当立即彻查此事。”
朱格这番表现很不错。
没让陈萍萍和言若海看出不对。
“不必了。”陈萍萍拒绝彻查。
为什么?
因为,言冰云去北齐潜伏,除了鉴察院的人,还有范闲知道。
陈萍萍拒绝彻查,摆明了是保护范闲。
“此乃心腹大患哪!”朱格再争取。
“此事到此结束,不必再提!”陈萍萍严厉拒绝,有点色厉内荏、欲盖弥彰的意思。
陈萍萍这样做,就是让朱格以为,陈萍萍在保护范闲。
陈萍萍为了范闲,置言冰云于不顾。
这就寒了言若海的心。
所以。
言若海和朱格离开议事厅。
在外面一起离开时。
言若海说了句:“鉴察院成立多年,光阴流转,岁月冲刷,有些老东西也该换新的了。”
言若海这句话是给朱格传递某种信号。
朱格如果对陈萍萍忠心,他应该把言若海的话,告诉陈萍萍。
但朱格隐瞒了。
隐瞒意味着,朱格有问题。
...
次日。
下午。
晚宴前。
百金堂。
周强把范闲叫过来。
“舅舅,有事?”范闲问。
“知道庄墨韩吧?”周强说。
“知道,他是北齐文坛大家。
他跟着北齐使团来,却没参加谈判。”
“那你知道庄墨韩来京都干什么?”
“我不知...舅舅你知道?”范闲问。
“我让小鹤查了庄墨韩。
他跟礼部尚书郭攸之,私下接触。
一天晚上,还在郭攸之帮助下,偷偷离开鸿胪寺去见了李云睿。”
“什么?”范闲大吃一惊。
“李云睿出卖言冰云,换庄墨韩对付你,让你名声尽毁。”
“什么?!”范闲又是大吃一惊。
“儋州刺杀,牛栏街刺杀,李云睿都是主谋。”周强再说。
“啊?!!!”范闲震惊的不行,“为什么?
就为了不让林婉儿嫁给我吗?
为了内库财权?”
“不知道,有传闻说李云睿是个疯子。”周强说。
“疯子?”范闲不明白,李云睿为什么是个疯子。
“庄墨韩偷偷写了你那首诗。
用的笔迹,是他老师的。
庄墨韩可能要污蔑你抄袭他老师的诗。”周强继续说。
“污蔑我抄诗?”范闲愣了。因为那首诗的确是他抄的,不过是抄的另外一个世界的。
“庄墨韩的老师,在多年前就已经去世。
庄墨韩造假他老师遗留下来的字,有破绽。
纸张有问题,年份不对,懂纸的人能分辨出来。
还有装裱用的其他东西,也有问题...”周强说了辨假的办法。
“舅舅,你怎么知道的?”范闲很好奇。
“庄墨韩他们行事虽然隐秘,但并不难发现,小鹤他们都看到了。”
“哦。”范闲点点头,他有些奇怪,为什么周鹤知道这些,而朱格却不知道。
朱格负责监视庄墨韩,朱格不应该不知道。
“庄墨韩秘密谋划的事,我等一下派人告诉李承泽。”周强说。
“告诉二皇子?”范闲不明白为什么周强这么做。
“看看二皇子怎么做。”周强解释。
“为什么...”范闲想了想,“是试探二皇子?”
“对,二皇子在拉拢你,正好借机试探一下。”
“那...此事要不要告诉陈萍萍?”范闲问。
“可以说,他会帮你。”
...
宴席开始前一个时辰。
二皇子李承泽正在吃火锅。
晚上的宴席,李承泽知道吃不了什么。
所以李承泽提前吃饱。
这时,有人汇报:“殿下,有人送来一封信。”
“什么人?”李承泽随意问。
“是个黑衣人。”
“黑衣人?”李承泽有些奇怪,打开信看了看,眼神里有了惊讶。
李云睿卖国,跟庄墨韩谋划的事,李承泽知道吗?
李承泽知道。
这件事涉及,李云睿,郭攸之,朱格,还有庄墨韩。
郭攸之是李云睿的门下。
朱格也投靠李云睿。
庄墨韩是通过沈重联系上的李云睿。
这中间,不需要用到太子和二皇子。
按理说,李云睿应该不会告诉李承乾和李承泽。
但庄墨韩要在夜宴上搞范闲,需要有个由头。
这个由头,就是李承泽提议,让范闲当明年春闱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