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六王爷码字还债

第1009章 抄作业都没抄明白

    漠北王城中,白天很短,夜晚很长。

    寒冷的气候下,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

    除了猫冬之外,以及偶尔检阅一下军队之外,基本也没啥事儿做了。

    也就唯独辽兵,不怕寒冷,每天都得出城转悠,偶尔也会带回来一些猎物。

    大庆精锐对辽兵的习性,也熟悉了。

    漠北狼多,辽兵如今在积极的打狼,防止狼群泛滥,最终损失了辽人在漠北的羊。

    只不过辽人遗憾,这边拥有的戈壁熊,大多都已冬眠,找不到活动的踪迹。

    戈壁熊,就是能生活在戈壁条件下的野熊。

    毛很长,长得相当矮小,因为生存条件艰苦,故而数量算不上太多。

    至于野骆驼、野驴、野马倒是不少。

    但这三种,基本属于人养的走丢了,最后繁殖成了野生动物了。

    另外的。

    则就是两种羚羊了。

    一种羚羊长得一张超级大的鼻子,鼻子占据整张脸的三分之二,奇丑无比,有点像四不像。

    不过最关键的。

    实际上是高鼻羚羊的羚羊角,这在大庆算是相当名贵的中药材。

    只不过高鼻羚羊的数量算不上多。

    未来辽人兴许会培育一下,才能获得更多的名贵中药材。

    另外一种羚羊,下巴长得跟鹅一样,又称之为鹅吼羚,通体为黄,有点像黄羊。

    这个数量不算稀少,辽兵猎杀了一些,味道也就是尝个新鲜。

    而让庆兵最羡慕的。

    无非就是辽兵身上背着的那把火枪了!

    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

    庆皇一身戎装,双手端着辽地产的制式火枪,不断瞄准着校场的靶子。

    “这种火枪,的确比京都制造的火铳强。”

    火器的发展,必然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这在北伐中,庆皇已经看到了火器蕴含的威力。

    好在,庆皇一门心思想让大庆变得更强,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方设法的去普及。

    而非是藏起来,觉得大庆现有的兵器,够用就成。

    辽地的火器,已经出现好多年了,京都也在发展。

    “京都那边造的火器,也就是炮还算多,运送起来极度麻烦,也就造了一些用于守城还算不错。”

    “另外一种,则是三眼火铳。”

    庆皇招呼了声,很快便有御林军拎着一柄三眼火铳走了出来。

    “这三眼火铳,简洁好用。”

    三烟火铳,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眼,也就是三个铳口。

    也因此能够发射三枚弹丸!

    “这三眼火铳的关键,就在于这个长柄,一人多高,持着竖在这里,也算显得威猛。”

    庆皇让御林军拿着三眼火铳,竖立在地,跟着那一把长枪似的。

    秦风望着三眼铳,又忘了忘庆皇手里的辽地火枪,沉默了许久。

    这两种火器。

    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玩意儿!

    可偏偏的,同时出现在这漠北之地。

    也算是。

    辽地火器,与京都火器的区别。

    “给辽王演示一遍看看。”

    庆皇招呼了声,便有御林兵称是。

    然后……

    便有御林军分别在三个孔里装填火药,然后用铅弹裹着布塞了进去,放好了引信。

    之后……

    便是将长杆的三眼火铳夹在腰间,跟夹着长枪一样。

    另外一只手吹燃了火折子,去点燃引线!

    砰!

    炮弹纷飞,准头算不上太行,打中了三十步外的靶子。

    然后又放第二铳,第三铳……

    再然后……

    那名御林军,当场表演了一番锤法,将三眼火铳舞得虎虎生风,呼啸不断。

    庆皇满意的点头。

    “放完三铳,敌人基本杀到近前了,铳兵便可将此铳化作长锤,用来杀敌,拥有一定的破甲效果。”

    秦风望着那呼啸生风,既像棍法、又似枪法、又类锤法的玩意儿,顿时沉默了。

    “砸在铁甲上,铳不会砸坏了吗?”

    庆皇笑了笑。

    “坏就坏了,制造起来便宜,再换个头就是了。”

    “这种火铳,完全可以量大管饱。”

    秦风倒吸一口凉气。

    好一个量大管饱。

    朝廷那边的匠人,真的是哪怕是照着辽地照抄作业,也根本抄不明白啊!

    也是。

    辽地产的东西过于精细了,京都那边失之毫厘,便谬之千里。

    些许的差错,造出来的东西就不行了。

    秦风最后招呼了声。

    “跟本王的父皇,展现一下辽地的枪术。”

    “是,王爷!”

    很快便有亲兵出列,端起了长枪,将长栓拉动,确定里面没有子弹,这才合上。

    这一步,做的相当严谨。

    庆皇拿着手里的栓动火枪,同样做了这个动作。

    “为什么要先这样?”

    “怕枪机里有子弹走火,然后误伤了人。”

    庆皇听此,方才明白。

    而后,便见那辽兵一手持枪,一手按枪,猛然大吼。

    “杀!”

    浑身用力,带着刺刀的火枪猛然前刺,没有过于花哨的动作,只是干净利落的前刺。

    而后又几个招式,同样的简单利落,庆皇看的万分感慨。

    “跟端大枪有所区别,但区别不大。”

    所谓的端大枪。

    便是大庆兵种中的长枪兵。

    这种长枪长达四五米,兵要双手按住长枪的尾端,舞动起来,利用枪尖前刺杀敌,或者抽打敌人。

    这需要长期演练,才能用得了这种大枪。

    而火枪。

    则属于一人高短枪的那种。

    适合于贴身搏杀。

    毕竟,别说四五米的距离。

    就算四五十米的距离,这拉栓打上一发,也肯定比舞大枪强上的不止一点半点。

    庆皇看着枪术,点了点头。

    “北伐之时,朕也没看到辽兵用上这个。”

    “只是在弹尽粮绝之时,方才会近身搏杀,当做最后的手段。”

    “毕竟狭路相逢勇者胜,器械之利固然重要,将士之勇也不可缺少。”

    听秦风的话,庆皇大为赞叹。

    “辽王此言,最合朕意,朕当年器械算不上利,靠着一腔血勇,众将士们齐心协力,硬是将胡人驱逐出了中原之地。”

    “辽兵的筹备,比朕预想到的还要更加详备,也更令朕安心。”

    “怪不得此战北伐,唯辽兵大展神威,断是因为这准备充分,平日见训练到位,到了战场上才不会出岔子。”

    “看来,咱平日间,也该练一练这火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