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7章苟行于世(63)一更......

桐桐再一睁眼,看到的便是太上老君。“醒了?”太上老君走过来,坐在蒲团上,与桐桐相对而坐,而后递了丹药过来。

桐桐接了过来,没急着服用,而是左顾右盼的找。

“找公子么?”太上老君朝内殿指了指:“尚在歇息。”

桐桐起身,往内殿跑去,果然就见四爷躺在榻上,虽面如金纸,但呼吸尚且平稳。她给号脉……而后便慢慢的撤了手。

她回头看向太上老君:“求老君指点。”修行本就是为了脱离肉身,四爷受了大伤,此次又损了道基。

而今便是,道基不稳,离不开肉身;可肉身重创,难重塑道根。

正是进也不能,退也不能。

太上老君轻叹一声:“女君只见他,不见你!”

桐桐忙给自己号脉,然后:“……”一般无二的脉象!

之前还心机,但发现两人一样,她自己反倒是不急了。

不急了,她便说老君:“为何我在地上,他在榻上。一般弟子,老君何故两样对待。”

老君:“……”他揶揄道,“老儿喜他,故而照拂于他!老儿不喜你,故而慢待于你。这般之事,为何非逼着老儿诉之于口?”

桐桐乐了:终于有了人气了!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不同,这真是个人,是个有活人感的人。

而且,纵观整个封神,阐教弟子皈依西方教的多,截教被灭……倒是老君,除了他出手顺势而为,帮过元始天尊两三次之外,他的弟子只出现过名字,像是个工具人。

那弟子叫玄都大法师,他的出场只有两次,一次是给给元始天尊送丹药,一次是侍立在老君身侧。

反正你们两家只管打,我家弟子不参与。

至于我?我……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嘛。

顺势的意思是,元始天尊强,且顺应了天道,故而帮他!不是说因为他是元始天尊,所有帮他。

这么想着,再看看眼前的老者,桐桐竟是觉得他滑头的很。

她将丹药扔到嘴里服用了,然后故意问老君:“您老人家分明就是偏帮他这个阐教弟子,不帮我这个截教弟子……”

人家嘿嘿一笑,袖手而立:“诶?此话从何说起?老儿处事公道,只论事……不论人。”

桐桐便更笑了:“哟!俩小儿打架,您是裁判呗。依我看,您就是偏帮了阐教……”

老君一叹:“女君若要如此看,那便如此看吧!”

“您不否认了?”

老君但笑不语!

桐桐又问:“再您看来,阐教何处强于截教?”

老君沉吟了一瞬,便道:“阐教有两处强于截教。其一,阐教之人有规矩约束,规矩大于人情;其二,阐教之人要脸。”

桐桐愣了一下,大笑出来:有规矩约束,不至于妄为;要脸的代价就是,哪怕是假的,也得虚伪的端着,做个君子的模样而欺人。

有这两点在,与这世间而言,就是有利的。

她又问老君:“那在您看来,截教何处强于截教。”

老君思量了一瞬,而后才道:“截教亦有两处强于阐教。其一,截教之人自在而行,随心所欲,人情大于规矩;其二,截教之人不知脸面为何物。”

桐桐深深的看了老君一眼,便不再笑了。她叹了一声,跟老君说,“妖修行成人,被叫妖精;人修炼成精……”

“那是人精!”老君飒然而笑:我是,你是,他也是!

桐桐被逗笑了,她席地而坐,看老君:“依您之间,此局何解?”

老君笑意慢慢的收了,正色道:“从心而为,不勉强于自己,不屈从于他人。随心随性,如此便可。”

桐桐脸上再无戏谑之色,她慢慢的沉静下来,竟是转瞬便入定了。

老君微微颔首,便有了欣慰之色。

他跟榻上已醒来的人说:“道之表为德,桐君德行于先,悟道只在一息。”

四爷坐起身来,听话听音,这话是表扬桐桐有真德行,这个话是对的!但你有没有暗讽我缺德的意思呢?我认为是有的。所以,注定我悟道没有她快?

老君又说:“修道者重积德,慈、俭……此便可称之为德!而为道者,最重‘不争’。”

四爷:“……”这话在点谁?谁不知道爷我是怎么起家得。我不就是打着不争的幌子,干了夺嫡争权的事么?

世人将自己的所为总结的很好,正可谓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与之争。

不争,不是自己的心境,而是自己的手段和谋略。

老君叹气:“桐君如溪,君如潭……”

四爷看他,潭无溪便如一潭死水,溪无潭便无归宿。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不可或缺!他心中点头,嘴角轻柔,但还是一副不解模样,问说:“此话怎讲?”

老君:“……桐君如溪澄澈可见底,君如潭水幽深难窥探。”

你二人,一男一女,是为阴阳!但,“她明君暗,此亦为阴阳。”

一阴一阳,一阳一阴,正可谓相辅相成。

四爷:“………………”他嘴角紧抿:人精?能说出这般言辞来,敢自诩人精?!

老君:“……”不会阐教读心术,倒是会察言观色。

这话惹人不喜了!

老君微微叹气,紧跟着又道:“阴阳互为依存,互为根基。桐君擅动,君好静。一如溪流与深潭,溪流潺潺,奔向深潭。深潭不可见底,正因是宽、大、深、厚,有容、接纳!她之动,入君之潭才可安,故而,二君相辅相成,若不然,以她之肆意,何处可盛她?”

四爷:“……”如此说,便动听许多了。

老君取了丹药,也递了过去:吃吧!吃了丹药就睡吧!还需得哄你,老儿当真无此耐心。

四爷接了丹药,而后叹气,问说:“如此说来,我二人乃天造地设?”

老君:“……”老天老地没那么闲,还专门去管你们这些痴男怨女?是你们缠在一起不想分开,不是天地闲着没事干。

但老君还是说:“道之玄妙不正在此处!”

“是啊!注定的,便什么也不能将我们分开……”

老君:“…………”他才想糊弄几句,可抬眼一看,便明白了:这是在谈条件。

要么说这个人不光明,不磊落呢!

老君点头:当然!当然!拆开你们毫无意义,谁也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多虑!实在是多虑了。

四爷将丹药吞了,问说:“接引道人如何了?”

“你们虽伤他,然……已破其心魔。如此苦修千年,便可恢复……此次大劫已过,福祸相依,顺其自然便好。”

四爷感受到丹药入喉之后暖意融融的力量,“有一事……弟子想要请教老君。”

“请讲。”

“这所谓至宝究竟是何物……”四爷低声道,“我与桐君所记不多,关于所谓至宝更是含混……迄今为止,我二人也只是心中猜测!还请您为弟子解惑。”

“此物乃‘炁’。”

四爷:“……”炁?先天一炁那个炁?

老君说,“此物存于混沌之时,混沌中充盈着的便是炁。炁可生化阴阳无形,炁乃万物之根源。修行许得采‘炁’,若无‘炁’,修行者便沦为凡人而已。”

四爷:“…………此物何等模样?”

“此物本无状!开天辟地之后,炁凝于玉鼎,鼎镌修为之法……”老君说着便停下来,“打造结界不难,难的是……结界内若无炁,修行者如何肯入结界?修行者为何散落于各地,无外乎是洞府尚存炁,有益于修行。”

四爷:“……”

老君叹气:“公子当知,此物拿出来为天下所用,修行者垂涎于炁,必远离凡境,入结界修行己身。若此物为公子与女君私有,亦可!那便请公子与女君常留结界,执掌结界……”

四爷:“……”执掌结界?这不仅如同坐牢,更是得时刻防备着这些修行者杀人夺宝越权。

所以,而今这局便是,只要身怀至宝,便休想安生。莫说遁走,便是轮回往生,也会有人追来讨要此物。

对于他们动辄修行千年的修行者来说,自己和桐桐能逃到哪里去?

四爷轻笑:“此物于你们而言是至宝,与我们而言不过是负累!”其实只要好好说,说清楚,不论是元始天尊还是西方教的接引道人,若能帮自己和桐桐拿掉此物,减掉负累,那当真是求之不得。“彼之蜜,我之毒!”四爷轻笑,“不外如是!若早如老君这般,坦诚以告,则万事可解。”

老君:“……”夸我在这两人之上?此话听来,煞是悦耳。

四爷又说:“在下还有一事不明。”

“请讲。”

“为何我夫妻二人会遇到此物?”还有什么力量在追着我们?亦或者是别的缘故?

老君:“…………”此事并不复杂,“有大能窥得‘炁’另有踪迹,必踏破时空追踪碎片遗存。女君轮回于世,非偶然,此便是她的机缘。有机缘者众,得机缘者寡!

女君秉持本心,积德行善,功德无双……宝物之所以为至宝,那便自有灵性!不是她得了宝物,而是宝物得了她。”

四爷恍然:“老君,我夫妻得了此机缘,为何好端端会忘记过往,对于这至宝更是不曾记起分毫?这只能说明有人在幕后操控!我想知道,此人是谁。

既然她入轮回非偶然,那便是必然!那么敢问,做这个安排的人是谁?是谁在凡人中选时空穿越者,让桐桐成为其中一员。而这人是否窥测到我们的踪迹,在我们得到至宝之后,又慢慢的剥离我们的记忆……

甚至于,他因无法抹杀我们,而设置重重阻碍给我们……试图改变我们,毁我们的‘道’!此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找到‘炁’,得到‘炁’!而今,‘炁’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那么此人是否会现身?”

四爷看着老君,提出一个条件:“……炁,可交!但此人必须找出来,我要他神魂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