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孩子取名,未来规划

“我们第一时间就送过来了,而且不是第一胎,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你别担心。”

蒋桃嘴上这么说着,实际上还是紧张得不行。

因为这一胎大家都认为是男孩,是真正能传宗接代的,怎么可能不紧张。

第一胎生了个女儿,虽然李振民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不满,其他人也都没苛责过沈文茵和李雪楠,但不少人心里还是想要个儿子,所以为了这事可没少花心思。

不仅仅服用了生儿子的中药,还去庙里烧过香,同时还请老中医把脉以及一些经验老道的产品观察。

李振民也没阻止这些,只要别乱吃药就行。

经过不少的折腾,最终得到的答案这一胎是男孩,所以大家都格外的上心,哪怕是一切都做得周到,但真的到了这一刻,大家还是忍不住担心。

李振民倒是不在乎这些,他在意的只是沈文茵本身,至于孩子,是男是女并不是那么重要。

“嗯,我知道的,大家也别都站着了,坐着等就好,相信医生。”

李振民点点头,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

半个多小时后。

手术室门打开,众人全体起身。

李振民第一时间来到了沈文茵身边,并没有去查看孩子。

看到沈文茵脱力的样子,李振民一阵心疼,连忙说道:“让你受苦了,好好休息,这些天我会一直陪着你,想吃什么记得跟我说。”

其他人则是围着医生要去看孩子。

医生笑道:“母子平安,大家不用担心,一切都很顺利,让让一让,让产妇休息休息,孩子这边我们再稍微照看一下。”

听到母子平安几个字,所有人一喜。

是男孩!

然后才回过神来去关心沈文茵。

“好了,好了,大家都让让。”

医生再次催促,众人这才让开了一条路。

沈文茵刚生完孩子,身体很是虚弱,暂时也喂不了奶,所以孩子还需要医院防霾你稍微照顾一下。

于是众人就互相分工开始忙活起来。

而徐景山和李铁国则是争相要给孩子起名字。

“就叫李耀华!将来光宗耀祖,给国家发光发热!”

“什么给国家发光发热,我的孙子我就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行,他想做什么不是我们操心的,所以名字应该叫李平安!”

“小家子气,名字很重要,会暗示孩子去做一些事,比起平平安安,堂堂正正更重要,要是耀华不行,那就叫李达!通达浩荡,很合适!”

“我说你老头子操这个心做什么,我是他亲爷爷,听我的!”

“我还是他爸爸的爷爷呢,我怎么不行了!”

“哎呀你们别争了,依我看孩子应该先看八字,然后再取名。”

眼看两人争吵,刘翠芳也插了一嘴。

蒋桃觉得有些道理,于是附和道:“看八字取名也好。”

当然,徐景山是不赞成这些的,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看八字什么的简直就是封建思想,要是信了这些去取名字,以后还会让孩子特别在意这方面,对孩子成长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经过再三商量。

众人意见没能同意,最终还是李振民拍板,让沈文茵来给孩子取名字。

在他看来,沈文茵从小就不受重视,所以很多时候都养成了一种潜在的自卑,让她决策这种事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有好处。

沈文茵心思细腻,明白李振民的用意,于是谦让着说让李振民自己来决定。

不过李振民坚持让沈文茵来,最终沈文茵只好接受了这一提议,经过再三的思索,给儿子起名叫李青山。

取自“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有将孩子比作青山的一样潇洒多姿的意思,也有辛弃疾那种走出半生后看青山的那种淡泊名利,像青山一样平平静静的厚重。

当然,也有长寿的意思。

大家也都很满意这个结果。

只不过大家不清楚的是,沈文茵之所以取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因为山是青色,而荷叶也是青色。

她知道李振民心里一直有遗憾,那就是袁青荷。

所以她极为隐晦的给孩子的名字中加了个青字,希望这个孩子的颜色也有袁青荷的一份,只不过这太隐晦了,隐晦到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的包容和祝福。

………

接下来的日子,华民抗癌药的事情结束后李振民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除了每天上班打卡就是回家带孩子。

同时李振民也开始考虑要从轧钢厂抽身出来转移去中科院。

当然,去中科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当初进中医药研究所一样,直接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虽说认识中科院的一些领导,但直接过去也不像话,总的拿点什么东西出来给人家一个破格录取的理由,免得有心之人拿此做文章。

也许强行进去也可以,但既然要做李振民就觉得要尽量做到最好,他可不想因为一些小事而搞得自己生活不顺。

更何况,自己在通信方面的研究暂时也不需要中科院的资源。

所以目前他的计划是依旧留在轧钢厂,工作的同时研究通信技术。

一来可以让自己有时间多陪陪家人,毕竟进了中科院肯定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二来,他迟早要离开这里去钻研核技术的,所以也需要在通信技术方面培养一些人,他不想错过这个行业上的一些利益。

而培养的人选,有自己后妈蒋桃的儿子胡勇,也有沈文茵收养的孩子杨光,哦不对,现在已经改名了,入了李家的户口,改名叫李光了。

当然,对于胡勇,李振民的侧重方向还是想让其上大学,有文凭的作用可不小,不过读书上大学跟同时学习通信技知识并不冲突,只是暂时侧重点不同罢了。

三来,留在几年也算是还杨厂长的人情,自己一路以来没少受杨厂长的帮助,留在厂里多培养一些后辈也是好的。

这一天。

李振民在上班的时候,杨厂长传来消息让自己准备准备,说这几天可能会有人过来采访。

因为华民抗癌药的问世,李振民已经上了报纸,不过这一点上李振民跟上面申请了别将自己的照片和具体信息写上去。

所以在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上面,李振民和其他参与研究的人名字并没有写上去,只是写了研究所的名字,以及协和医院这个合作单位。

国外杂志刊登的亦是如此。

不过一码归一码,李振民等人的具体信息没有曝光,但这份功劳是没变的,因此业内人士都知道,只不过因为国家的提醒,知情人都签了保密协议,等到二十年后再公开。

这也是李振民的请求,他不想活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至少目前不想,所以申请了至少二十年后才公开。

国家也同意了这一请求,不过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人才的安全性,尽量的避免被间谍刺杀。

而杨厂长说的采访,主要是有关部门想对李振民这个绝对负责人进行一些访问,用来补充相关方面的历史记录。

采访内容自然也是暂时保密不公开的。

“好。”

李振民笑着答应下来,实际上不用杨厂长提醒他也已经收到了消息。

不回答完之后,他顿时发现了杨厂长好像还有话要说,或者说杨厂长过来说这个只是借口,实际上是有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