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小少年郎 村中上学堂

    (打卡,放脑子的地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言晦涩,台下的学童听得不懂,满脑子都是问号。

    这时候,一个皮肤黝黑,脑袋后扎着长长发髻的男孩出言问道:

    “陈夫子,书本里讲的是什么意思?”

    台上,身着灰袍,腰杆老得僵硬直不起来的老者,朝着学童走去,正是学堂夫子陈先奉。

    他手抚白须,神色露出几分追忆道:

    “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

    话说完,陈夫子的脸可见的色黯淡了下来,眉眼间缠绕着淡淡哀愁。

    “但,”

    “原本的意思已作古,都是曾经的话了。”

    “现在这片天地,凡人是被豢养的牲畜,尊严少得可怜。”

    “天地张嘴,凡人落入它的肚子,永世不得超生。”

    几个孩童仍然不能理解夫子口中的世道,毕竟这个小山村中未出现他口中说的恐怖之事,很难想象未见闻的恐怖故事。

    陈夫子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道说:

    “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可是一年,你们才出生几年罢了,当然未见未闻。”

    “天神下完一局棋,孟婆熬好一锅粥的时间,也许你们就会看见咯。”

    ……

    陈夫子话音刚落,学堂外传来少年的叫喊声。

    “夫子,夫子……”

    “青继宫的人来了!”

    听闻少年的话,陈夫子赶紧的推开了木门,眼中的混沌清澈了几分。

    “唉哟!”陈夫子自责又惊喜的叹息。

    “到底是上了年纪,这等大好喜事都被我给记模糊了。”

    “明台,你快去召集村里的少年们,鸿鹄当去远方咯。”

    喊话的少年叫明台,也是陈夫子的学生,整个村里,由小到大的孩子都是他的学生。

    得到陈夫子的吩咐,明台奔去其他适龄孩子家中挨个通知,这是村里的头等大事。

    陈夫子收起老得发黄的书,难得的给小学童们放了假。他要回家一趟,去通知自己家里的那个适龄的少年。

    ……

    村落名为“锁泉”,住着上千口人。

    不多时,位于锁泉村各处的父辈,祖辈都领着自家孩子前往村中央的祖祠。

    祖祠并非是一家之祠,是姓氏家族的集合,供奉着村里所有姓氏的老祖宗,也是村里每逢大事的集合地。

    ……

    明台走在陈夫子身侧,向着跟在陈夫子身侧的的另一个少年问道:

    “小凡,你说“青继宫”能选中我们么?”

    少年抬起双手扶在后脑,满不在乎的回答道:“谁知道呢…反正去年的督武台,前年的烟雨楼都把我给过滤掉了。”言语中,不难听出他的失落之感。

    明台和张了凡是同年于学堂是肆业,算上青继宫的选拔,这已经是第三回,同龄的人早已在各道场学有所成,两人还没有出新手村。

    “这些道场真有些本事,黎雪若上次可是御剑飞回来的!”明台脸上不约而同的同时露出了羡慕和落寞两种情绪。

    听着两人的讨论,陈夫子出声安慰道:

    “你俩啊…别担心…”

    “青继宫是出了名的手松,你俩这回一定有戏。”

    没错,陈夫子家的少年,就是张了凡。

    两人并非血缘关系上的爷孙,他是陈夫子前于十五年前在河边捡到的遗孤,襁褓之中有一块玉牌,上面镌刻着“张了凡”三个字,这也是他名字的来源。

    张了凡撅起了嘴,不悦的道:“爷爷你这意思就是他们要放水嘛!”

    陈夫子双指扣在张了凡的脑门上,咚咚作响,责备般说道:“你懂什么,就算是放水进去的,也比留在村里要强。”

    “半罐水,它至少响叮当!”

    陈夫子为这个两年没走出村落的孙子可愁坏了,今年再走不了,就要一辈子留在锁泉村这地方了。

    放水?明台听闻可是高兴坏了,从字面意思上看,机会大幅度提升。

    “就是嘛,飞出去的鸭子总比煮熟的强!”

    …

    村子里面,除了村长,便属陈夫子威望最高,细数村里这些人,谁没在他手底下读过书。

    领着一众孩子们,陈夫子终于来到了村中祖祠。

    “陈夫子,您来了…”村长向前迎道,面色恭敬。

    没错,也是陈夫子的学生。

    陈夫子对着村长还有青继宫的的贵客问候道:“各位安好。”

    青继宫此次选拔来了三个人,都从椅子上起身,显然是认识陈夫子,他们对他拱手道:

    “陈夫子安好。”

    临行之前,青继宫高层特意让他往锁泉村单独走上一趟,并特意嘱咐陈夫子是他的至交好友,要客气着点儿来。

    三人一身青衣长袍,胸前绣着莲花图案,看这情形与夫子将陈夫子认了出来。

    领头的是个中年男子,青继宫周长老,身后是两个青年男女,比张了凡和明台的年纪略大一点。

    寒暄过后,长辈们放下手中的孩子,走上高台,攥紧手心,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成功。

    青继宫的长老走向前来,对着排开的三十几个孩子说道:

    “孩子们不要紧张,考核很简单,我会创造一道虚假的屏障。”

    说白了,这就是个幻术创造的环境。

    “两个时辰内,能突破幻境而醒来的人,便通过本宫们门考核。

    村长点了点头,认为这是一道测试精神与定力的一道题,作为入门测试想来并不会太难,两个时辰算得上充裕,规定时间内若若出出不来定,那确实不适合踏上修习之路。

    苏长老摊开手掌,是一只通体紫色的小蚕,被包裹在氤氲的雾气中,接触到众人的目光缩了回去,像是有些害羞。

    “此为“紫林雾蚕”,它笼罩你们之后,会基于个人创造出屏障,其内容因人而异,面对的景象人人都有不同。”

    “你们稍作准备,一刻钟后便开始。”

    话说完,周长老闭上了眼睛,紫林雾蚕飘于他身前,他是用秘书与紫林雾蚕交流着。

    …

    “了凡啊,你说这幻境应该如何破啊?”明台问道。

    对于这方面,明台没什么经验,不知天天待在陈夫子家里的张了凡有没有什么了解。

    张了凡转头看向明台,略作思考的道:

    “夫子爷爷倒是提过,破局之法,考验的最多的是个人天赋!”

    “这也是那小蚕的特别之处,它创造的幻境人人和而不同,想来能探索出不同之处,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何处。”

    明台听懂了一般道:

    “原来夫子说的宽松是这个意思,不像前两次宫门的测试太过死板。”

    “所以被笼罩后,要多多观察,先行弄清楚考验我们的是哪一关。”

    张了凡点头称赞是,这将是他们两个“大孩子”走上另一条道路的最后一次,紫林雾蚕都探索不出他们的天赋,确实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

    一刻钟,在大事面前也就瞬间,随着青继宫周长老双眼的睁开,迷蒙的紫雾弥漫开来。

    被笼罩的所有人只是感觉眼皮子越来越重,忽而便闭上了双眼,昏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