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寒假班结课!
神童们纷纷坐好了,安安静静期待望向校长。
宋河在台上站了半天,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笑了笑,“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你们都是聪明孩子,道理你们都懂。”
教室里一阵笑声,学生们嚷起来:
“校长说说吧!”
“校长我们是笨蛋!”
“我们不懂,您说说吧!”
宋河抬抬手示意安静,“行吧,那略微聊一聊。”
“你们这一代人,和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代人都不同,尤其咱们天才院,将来命运轨迹也和同时代任何人都不同。”
“不同在哪?两个关键,智商,寿命。”
“今天你们看到我解开千禧难题,觉得是个壮举,但十年后,没准你们会觉得千禧难题像小儿科。”
“不出意外的话,你们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学术泰斗,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未来,甚至更进一步!”
“搞科研就像搞魔法,只要你们能想象出一个东西,总有办法能做出来,把幻想变为现实,这是你们将会掌握的能力。”
“但你们具体想过,自己想做什么东西吗?”
“袁天罡!”宋河忽然点名,“你想做什么?”
袁天罡起身,声音洪亮,“气象武器!”
“气象武器?哪种?怎么想到做这个?”宋河惊奇。
“最初我对火箭感兴趣,研究了很多相关知识,当然也研究了一下气候天气。”袁天罡道,“我发现人类兴衰和气候天气息息相关,雨水均衡决定农业产量,台风飓风可以夷平一个地区,如果人类能自由调控天气,生产率和天灾损失都会剧变。”
“怎么做呢?”宋河问。
“蝴蝶效应。”袁,“我暂时的设想是,在全世界布设高精度的气象卫星,能实时监测各种气流的变化,并用数学手段算出规律。只要在关键位置引爆廉价的高温炸弹或者抛洒冷却剂,就可以大面积精准改变天气,气象武器就算成功了。”
“难!”宋河点头,“但也并非不可能,我期待二十年后看到你的成果,请坐!”
袁天罡坐下,满场学生猛烈鼓掌。
“杨玉!”宋河点名。
“核推进火箭!”杨玉起身。
不等校长发问,她眼神发亮兴致勃勃地说起来:
“目前人类的火箭路线主要还是化学推进火箭,质量效率和燃料的能量密度都很低,随便飞一飞都需要携带大量沉重的燃料,是很原始笨重的火箭形式。”
“谢元勋老师和师娘的团队变革了火箭模式,在地面采用电推加速,但加速之后火箭还是化学推进,火箭本身并无太大变化,我想进化火箭本身。”
“进化路线目前较清晰的有两个方向,电火箭和核火箭!”
“电火箭是用电场对离子进行加速,譬如霍尔推进器,质量效率比化学推进高五倍以上!但电推的缺陷是推力太小,目前成熟的电推发动机,给一辆汽车加速到百公里时速都得两个多小时。”
“电推的优点是可以用太阳能,但距离太阳越远动力就越枯竭,很难作为跨星际的飞行器,或许有可行的技术路线,但我目前对电实在不感兴趣。”
“核火箭要好的多,铀燃料的能量密度比化学火箭常用的肼高四百万倍!一枚小火箭携带的核燃料,理论上就足以进行跨星际航行!”
“我想这辈子把核火箭做出来,加上冬眠设备,我可以肉身飞到隔壁星系去看一看!”杨玉目光发亮,语气激动。
教室里再次猛烈鼓掌,如此狂野的计划谁听了都兴奋。
宋河笑了,目光颇为意外,杨玉这孩子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人生目标居然是核火箭这么凶猛的东西。
“很好!而且你的计划我感觉比袁天罡的成功率还要高些。”宋河点头,“上世纪人类其实想尝试搞过核火箭,但危险性太强被禁止了,原地爆炸会夷平一个地区,如果飞起来失控爆炸就成了核导弹。”
“但本世纪应该能重启核火箭研究,可以放在地球之外搞,月球不行,火星可以,火星表面随便炸核弹也不怕,反正没法大规模住人。”
“我也是这样想的!”杨玉激动脸红,“我想在火星搞一个核火箭基地!”
“只要你水平足够,我可以考虑投资你。”宋河微笑,“请坐!”
开始有学生举手,手臂越举越多,神童们满脸兴奋跃跃欲试。
宋河狡猾地轻笑,“看来都有想法,时间有限,我不一一提问了。”
教室里顿时一大片懊丧声,学生们刚燃气的分享欲被打断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数学是理工科之王,你们现在把数学底子打好,将来受益无穷!很多难题只要精通数学都能迎刃而解,因为数学是世界最本质的运行程序!”宋河道。
“等你们功成名就,世界上的一切资源财富都会向你们汇集,牢牢记住不要自负,尽你们的力量做贡献,这是老生常谈,但非常重要!”
“我不希望看到在座任何一位同学走上歧途,以你们的才智如果去作恶,对社会的破坏力将大的可怕,届时如果我还有力量,绝不会念及师徒旧情!”
神童们脸色严肃起来,纷纷点头。
“多余的话不讲了,对聪明人无需多言,上课!”
宋河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板书。
几小时一晃而过,教室里响起饥肠辘辘的动静。
宋河朝门口一抬手。
往常他一做这个动作,满教室孩子们便会蜂拥而出,争先恐后奔去食堂。
但今天教室里没有一丝动静。
宋河诧异回头,只见五百个孩子都满脸难过,一动不动待在座位上。
“哎呀,又不是永别,等假期有时间我还要来上课的!”宋河笑道,“吃饭去吧!”
学生们踌躇许久,宋河再三挥手,终于三三两两有人起身离开。
宋河离开教室,相晓桐已经在门口等,整个人也显得闷闷不乐。
“离开这帮乖孩子还怪难过的。”相晓桐挽着他胳膊小声说。
“回去收拾行李吧,午饭路上吃。”宋河道,“得尽快回前科大了,前科大的孩子们也很可爱。”
相晓桐点点头。
两人回到宿舍,动手打包个人物品。
宋河的东西少,短短几分钟就收拾完了,但女朋友那边还得一阵子。
于是他坐在行李箱上,打开手机刷。
热搜依旧挂着他的名字,热度居高不下。
论坛上一堆人在讨论,众说纷纭。
宋河观察了一下,非数学界的吃瓜网友集体振奋,正处于狂欢吹捧状态,各种“当代数学之神”、“拳打黎曼脚踢高斯”、“三百年一出的天才”层出不穷。
但数学界内,普遍发声却十分谨慎甚至负面,大教授也好,普通数学生也罢,全保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说实话难以置信,我五年前从普林斯顿毕业,普林斯顿的数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教学传统是“把研究生扔进河里”,游得过去就博士,游不过去就死,学术氛围超级高强度和大胆疯狂。但我们听到的一致说法是,近几十年霍奇猜想被解决的概率微乎其微,宋河和相晓桐真有这个本事吗?】
【bsd猜想和霍奇猜想的难度都高的恐怖,我对这次数学峰会的消息完全存疑,我认为这两个猜想都很难在近几年解决!】
【很多人说这次解决两大千禧难题的都是知名数学家,别被迷惑了,知名数学家自信满满结果当众翻车的事情不要太多,鲁道夫音容宛在】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