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道的许海军,自信的梁文玉
许海军从李龙这里得到消息后回到许家的家宴,并没有把这个消息说出来。而经过许建军那么一折腾,许家的酒也就喝不下去了。
毕竟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受过李家的好处。许德军许海军是编过抬把子的,许成军就不说了,直接拿了打瓜籽,种了二十亩,收获后卖了钱,成为队里为数不多的买拖拉机的人。
就包括许建军自己跟着李龙也编过抬把子,只不过他不服气,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问题。
大家不好明着说他,但听他数落李家的不是,那酒喝的就很尴尬,最后还是许成军听不下去,把他赶走了。
这酒也就散了。
大过年的,喝了这么一顿酒,说实话几个人都不太开心。许德军想问问许海军和李龙说了些啥,但没好意思问出来,打算等私下里再问。
许海军留着帮忙收拾桌子没走,等收拾完之后,许成军便问道:
“说吧,啥事?”
“哥,你那拖拉机能不能借我用两天?”
“干啥?李龙给你教啥办法了?”许成军一听就知道这事和李龙有关。
瞒是肯定瞒不住的,许海军直说了李龙的主意,然后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反正现在距离种地还有段时间,化雪也得有个十来天,不如去一趟看看。
就算没碰上黄羊,也就浪费个油钱,如果碰上大群了,咋也弄个几百块钱!”
八五年,几百块钱,相当于一家普通农民大半年的收入。
很值了。这时候小四轮拖拉机一箱油跑七十公里左右,八升的油箱。跑一趟北面,来回也就用两三箱油。
现在的油价,一升不到一块钱,合着跑一趟就是二十块钱不到的油钱,按李龙说的,只要打着一只黄羊,那就赚了。
“你打算咋打?不能就你一个人吧?”
“那还能有谁?兄弟里面叫几个呗?”
许海军不好说想叫自己当初编抬把子时候叫的人,这好事怎么也是得轮到自家人。
“那枪哩?”
“找人借……哥,你能不能弄到?”
“半自动?”
“我想弄冲锋枪。如果真能碰到一大群,那短点射总比半自动一枪一枪打容易。子弹威力大,打着基本上就跑不了。”
“行,想的挺周密,这事我参一股,枪和子弹我来解决,咱们初四就走,咋样?人……你我,最多再叫两个,不然打不着东西还容易起争论。”
“好!”
许海军明白,那就是他和许成军每个人再叫一个人。接下来,就是做好准备工作了。
可不是盲目的跑,得找去过北面沙包的人打听。李建国李龙肯定去过,但不能问,那就找队上其他人吧,总有人去过。
年初二李龙去顾家,许海军则去了队里的老田家。
老田是老党员,也算走南闯北,附近的情况他算是最清楚的。
许成军则在年初三的时候去了趟三小队,下午又去了趟乡里,等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备好了几只枪。
然后他让明娃把许海军几个人喊到家里,开始擦枪。
年初二,李建国开着拖拉机,拉着梁月梅和李娟李强去了梁家,家里是两个老人,李安国一家和陈兴邦一家在,两个女人做饭,中午也是一顿酒。
陈兴邦今年赚了不少钱,卖牛羊肉的时候,他自己总能给自己弄点好的,所以一家人吃的都很好。倒是李安国家里略微差点儿,好在陈兴邦刚兴起来的比较之心让李青侠给压了下去。
在老人家面前,二儿子和女儿家的那点底子,都不算啥!不算老大老小的,他自己的家底都比这两家厚。
“能干干,不能干,那就过来,想办法把户口落到这队上。咱不说小龙,你看看你大哥,日子过得多好!天天吃肉,要想的话顿顿喝酒。只要使把力气,那钱天天都能挣到!”
老爷子说话硬气,也慢慢改了观念,主要还是李龙和李建国的生活让他明白,铁饭碗,工人指标啥的,还真不一定就比农民过的好。
陈兴邦虽然有心反驳,却无从驳起,毕竟老爷子说的句句都是实话。
他在石城虽然比在老家好,也挣钱,家里吃的也好,但和大舅哥比起来,那是真忙,一年忙到头,几乎没啥休息时间。
李建国则不一样了,春夏秋三季忙,冬天休息,这北疆的冬天能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小半年啊!
忙半年闲半年,这日子过得还比自己好,怎么办?
所以他就笑着一边给老爷子敬酒一边说道:“那咋也比在老家强,能吃饱,能有肉吃,没人再挤兑咱,日子已经很好了。”
“就是就是,日子已经很好了。”李安国想想也是,同时也是给自己做了个决定。
李龙给他塞钱换大院子,这段时间他看了看,还没下决心。昨天晚上陈丽蓉无意中说,这村里的屋子就是比自家住的那个要大一些,方便一些。李安国现在想来,自己的确是该换个院子了。
他甚至在想,自己冬天也是闲着,是不是明年冬天闲的时候,自己找到其他零活来干,这样多挣一份工资,也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在梁家,今年和往年一样热闹。以前杜海华虽然看不惯李建国,时不时的还讽刺他几句,但孩子们关系很好。
杜腾远比李娟小比李强大,去年梁星梅又生了一个女儿,所以今年的中午饭,是提前赶过去的梁月梅和母亲陈秀珠一起做的,梁星梅抱着女儿小玉——大名杜腾玉在边上看着聊着天,李娟李强和杜腾远跑外面玩去了。
杜腾远是本村的,平时和村里娃娃们一起玩,但不像其他人有兄弟姐妹——妹妹小玉还小,根本没办法带出来。
今天多了一个姐姐一个弟弟,这是带出去炫耀了。
男人则在里屋聊天,今天杜海华很低调,李建国当然也不怎么主动开腔,所以是梁文玉的主场。
以往梁东楼帮衬着两个女婿,同时也是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两个女婿能帮衬着点自己的儿子。
梁文玉不是那种孔武有力的类型,毕业后就在村子里,父亲威望高,他基本上都是在受保护,所以真要有横的人欺负的时候,他没那个武力也没那个魄力去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家。
但去年李龙带着他去编抬把子,并且让他可以带几个人,只这一下子就给了梁文玉机会,不仅把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几个年轻人叫去挣了钱,还在本村年轻人里树立了威望。
在编抬把子的时候,自身的胆魄也练出来了,再回来的时候,行事就变得自信多了。
虽然个子不高,身材不壮,但说话办事那种气势慢慢有了,这让梁东楼看着就很开心。
再加上有拖拉机,七八月份割麦挣了一笔钱,这下子直接就成了村里的一线家庭。
平时说话有了底气,梁文玉也变得更加自信,到了冬天,梁家成了姑娘小伙子们聚集的点,这种变化是梁东楼乐意见到的。
他只是偶尔给儿子说不要太张扬,没事有空多和大姐夫他们交流一下。在村里年轻人眼里,梁文玉算一流,但出了村就不好说了。
梁文玉自己当然也清楚,所以这次李建国过来,他不光是在说,也在问。
“大姐夫,今年还编抬把子吧?”
“应该编的。不过小龙说了,这两年,大的城市开始出现手推车了,就是拉拉车那样的两轮车,抬把子以后编不了几年。”李建国把李龙的话说了出来。
“唉,那后面看吧。”
“文玉,今年要还编的话,到时把我叫上。”杜海华插了一句,“我年轻的时候编那东西也快的很。”
“那没问题。”梁文玉说道,“就是要求严,你到时别说我不讲情面——小龙弄这个活给咱可不容易,要是编的质量不合格,不得小龙说我就得退回去,不然到时交上去不合格,丢人呢。”
以往梁文玉可不会这么和二姐夫说话——但他知道丑话要说在前面。
杜海华还没反驳,梁东楼便开了口:
“咋和你姐夫说话呢?到时你好好说一下质量要求,腾远他爸能不知道咋办?自家人支持自家人嘛,要求肯定是按要求来,文玉你这话说的就不中听。”
行了,杜海华明白了,这去是能去,但想要靠着小舅子的关系混钱是别想了。
不过这边队里地少,又不像四小队那边有个小海子,村民想要致富真不容易。去年秋天打瓜收获之后,他找到梁东楼,想弄到打瓜种籽,今年来种,结果梁东楼说了,今年种铁定赔钱。
杜海华不相信,于是现在就又问李建国。
“大姐夫,今年打瓜是真不能种了?”
“种肯定能种,但种了卖不出去的。”李建国摇摇头说,“今年光我们队里准备种打瓜的就得有近千亩,那能收多少?附近几个国营、私营的炒货厂,能吃下去两三百亩地的产量就撑死了,这多出来的咋弄?
想卖掉就得便宜,问题是这东西不像粮食,你放着只要不坏就能吃。这打瓜籽放着有啥用?除非拉去其他大城市找市场,咱又没这门路……”
杜海华算是死了心,随即又有点埋怨李建国,明明去年是有机会带着自己一起发财的,可偏偏把种籽给了梁家,就没给自己。
他也不想想,平时自己怎么挤兑李建国的。李建国把种籽给梁家的时候其实也想到了,如果杜海华知道了消息,主动找自己要打瓜种籽,那就给他匀一些。
但杜海华架子大,想等着李建国给他送过去,结果等了个空。
等开种子再去开口,已经来不及了,李建国那里也没了种子。
这就尴尬了。
梁星梅埋怨杜海华为了那点面子,结果丢了挣钱的机会,如果自家也能种上一茬打瓜,今年也能买得起拖拉机,跟着梁文玉一起割麦挣钱了。
现在大家都明白,只要有小四轮拖拉机,有收割机,那钱就是滚滚而来——毕竟这个时候,主流还是种小麦、玉米、油葵等。
毕竟要交公粮,现在农民还没像十几年后要买小麦交公粮,谁家公粮都是自家种着去交。
种了小麦,收割就是大问题。
没割过小麦的,真不知道那种苦。割过的,恐怕一辈子难忘,也一辈子再不想受那种苦了。
所以收割机肯定是赚钱的,这样子,钱就越赚越多,一两年一个万元户,多好,多美!
“那你今年准备种啥?小龙那边呢?”
“小龙的大部份地给我种,打算除了粮食,再种些花葵,这个比打瓜籽好卖。”李建国也是实话实说,“小龙自己有一块盐碱地,他请了农学院的教授过来指导,说是打算种甜菜试试。”
“种甜菜?好卖倒是好卖,就是不值钱啊。”杜海华也是知道甜菜的事,毕竟糖厂在那里放着呢。
“他种甜菜就是不想浪费那地,毕竟他有个马号,养着那么些牛羊鹿野猪啥的,种出来喂这些家伙就好了。”
“那我也种花葵,那种子?”
“种子在市场上找吧,或各村里买,我这里也没有多少。县种子公司要没有,可以去石城看看。”
李建国可以出主意,但他可不是保姆,自己有的话,亲戚开口自然是要给的,自己要没有,那亲戚也得自己去张罗。
“那我也打听打听,今年我们也种花葵!”梁文玉立刻跟着说,不过随后他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扭头看了一眼父亲梁东楼,梁东楼没有反驳,反倒点点头说道:
“种,种上五亩地的吧。”
这边村里按人头走,一家也是五亩口粮田,但能承包的地少的多。梁家竞争着承包了十五亩,余地是有的。
再加上有拖拉机,种地是不愁。不像有的人家现在连个驴车都没有,种出来的粮食还得借着别人的车子去拉。
“准备吃饭了。”梁月梅端着一盘菜过来说道,“建国,你把桌子收拾一下……”
“哪能用大姐夫收拾?我来我来!”梁文玉接过话头,笑着说,“今天你们是客,让大姐你做饭我都不好意思了……”
“那你快点找个媳妇,你看小龙都两个儿子了……”
“我哪能比得了他?”梁文玉听着就点悻悻然,自己还真是样样比不了啊。
不过也早就熄了比的心思。
当天晚上,陈兴邦一家是在原来李娟李强住的屋睡的,挤一张大床也不算啥。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李龙说他来把二哥、姐姐两家都送完再回来接顾晓霞,结果让李建国拒绝了。
“你们晚点回,我把拖拉机已经热上了,呆会儿开拖拉机把他们一块送到汽车站就行。”
李建国不忍心李龙来回跑着辛苦。老二和妹妹算是好不容易来一趟,的确辛苦,但李龙时不时的跑着也是辛苦。
说不好听的话,这两年几乎都是李龙在付出,给这个送给那个送,几个哥姐都在享受他给的好处,总不能一直让当弟弟的辛苦吧?
虽然陈兴邦有些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大舅子都发话了,他能说啥?
李龙知道大哥是心疼自己,便也没反驳啥,他其实也想晚点儿走。
回到大院子,杨大姐和韩芳两个立刻就拥上来,一人一个把明明昊昊给抱了下去,亲的不行。
“才三天不见啊。”李龙下车笑着说,“这么亲?”
“那可不。”杨大姐抱着孩子边往屋里走边说道,“别说三天不见,一天不见都想得很!快进屋,饭菜都做好了,准备吃饭!”
第二天顾晓霞上班,李龙在家里休息。他打算再过两天就进山一趟,把雪莲的事情给哈里木他们说一下,顺便给他们送一些菜过去。
眼下市场上能买到的菜,就是囤积的萝卜、白菜、皮芽子、洋芋之类的,反正大家吃的也都是这样。
结果他还没走,年初六的时候,许海军开着许成军的拖拉机过来了。
拍门的时候李龙还奇怪这是谁开拖拉机过来了,开门看到是他,有些意外。再闻到拖拉机车斗子里的皮子,李龙明白了。
“可以啊,这年还没过完,外面还有放炮的,你们就已经打过一回了?”
“嗯,宜早不宜迟嘛。”许海军很兴奋,扭头指了指车斗子里的皮子说:
“打了十七张,你看看给个价。”
他很兴奋,按李龙先前的说法,最差也二十一张,这一趟四个人差不多每个人能分一百。
当然,他和许成军要多分一些,主要是一个出主意,一个出车出枪。
“开进来开进来。”李龙把大门打开说道,“进来我给你算。有几张全皮?”
“啥全皮?”许海军一边开拖拉机一边问。
“就是皮子没枪眼,打到头上脖子上的那种,那个贵,四十五一张。身上有枪眼是残皮,二三十吧。”
“全皮……好像有两张,我打的一个,我哥打的一个。”许海军有点遗憾,但也没办法。想要打全皮,那肯定打不到这么多。
想想也可以了。
车斗子上还有许德军,这是押皮子的。
车子进来停下熄火,许海军许德军把皮子抱下来,李龙一张张看。
车上不光有皮子,还有两个黄羊的克郎子。
“羊是送给你的,要不是你出这个主意,我也挣不到这钱。”许海军真诚的说。
行,挺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