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就让粮价,再飞一会吧
李若琏轻轻一笑,上手把吓傻的百姓都拉起来。</p>
“都起来,别害怕,不杀你们。”</p>
“说,衣服多少钱买的?”</p>
十几名路人战战兢兢,还好没问他们衣服从哪里偷的。</p>
“大人,小的衣服五钱。”</p>
“大人,小的衣服三钱。”</p>
“大人,小的衣服一两二钱。”</p>
......</p>
李若琏轻轻一笑,“别慌,你们的衣服,我出两倍价钱,收了。”</p>
李若琏使一个眼色,一名心腹百户,急忙给他们递上银子。</p>
“啊......大人,咱是旧衣服......”一个中年人,拿着银子,哆哆嗦嗦,不敢要。</p>
李若琏呵呵一笑,“本大人收的,就是旧衣服。”</p>
几人震惊喜悦之中,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外衣就被锦衣卫野蛮扒了。</p>
拿到衣服,崇祯、方岳贡、王庭梅、王承恩、李若琏全都换上。</p>
一看,崇祯就像一名富家公子。</p>
李若琏带着几名心腹锦衣卫,装作富家公子的随从。</p>
一行人,再次向大玉川粮庄进发。</p>
大玉川粮荘门口,人头攒动,有的拿罐子、有的拿篮子、有的拿布袋、有的拿背篓……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p>
十个死者,早已气绝,已经被抬到一边,老老小小哭作一团。</p>
旁边围着十几名顺天府衙吏,一个掌柜模样的人,把领头的巡检拉到一边,正偷偷给巡检塞银子。</p>
几十个伤者,或靠在墙根,或躺倒一边,身上带血,哎哎呦呦......哼哼唧唧......的,其状特别惨烈。</p>
虽然死了那么多人,但没买到一粒米的百姓,还是死守不退。</p>
十几名顺天府衙吏在维护秩序,可没有多大作用。</p>
最令崇祯惊奇的是,大玉川粮庄的大门,竟然锁起来了。</p>
门上挂着一块大大的牌子:今日无粮!</p>
所有的人,都眼巴巴看着粮庄大门口,期待能开门卖米。</p>
“这位老伯,米买完了?”崇祯凑上去,对着一个提着米罐的老伯问道。</p>
“唉……都涨价六倍了,还说今日无粮。”</p>
“八倍?”</p>
崇祯一惊,方岳贡向他禀报的,还只是五倍啊。</p>
“唉……是啊,半个时辰涨一倍,真急死人啊!”</p>
“老伯,大玉川粮庄,米真卖完啦?”</p>
老伯摇摇头,“唉……要我说,肯定没卖完。”</p>
“唉……奸商惜售,等着明天涨价呗。”</p>
“这些奸商,这不是发国难财么?”崇祯忍不住骂道。</p>
“可不是么,皇帝把北京城封了,咱倒是安全了。只可惜,粮食运不进来,奸商就故意哄抬物价。”</p>
“现在啊,粮价一涨,啥啥都跟着涨。”</p>
崇祯又问:“老伯,他们敢涨这么高,就不怕被官府治罪吗?”</p>
老伯苦笑一声:“他们明码标价,确实私下交易。”</p>
“你要按官允许的价买,不好意思,没米。”</p>
“你要想活命,就得按他们要的价给钱。”</p>
“反正,官府都被他们买通了,谁还管百姓的死活哦。”</p>
崇祯大吃一惊,这老伯果然是见过世面的人,看问题,真他妈准。</p>
不过,他对八家蝗商的仇恨,更深更浓了。</p>
眼睛里,又露出了恐怖的杀气。</p>
突然大吼道:“李若琏......”</p>
“臣在。”</p>
“迅速集合锦衣卫。”</p>
“臣遵命。”</p>
崇祯的吼声,把旁边老伯也吓着了。</p>
关键是,还听到几个吓的字字:“臣在……锦衣卫……”</p>
李若琏看崇祯凶恶的眼神,知道,皇帝陛下又要大开杀戒了。</p>
他还在等接下来的命令,崇祯却惊奇的、不说话了。</p>
崇祯充满杀气的凶恶眼神,竟然变得温柔。</p>
“老伯,我看这大玉川粮荘,今天是买不到米了,你还是趁早回吧。”</p>
“我听说,朝廷马上要赈灾,到时候,你就有免费的粥喝了。”</p>
“真的?”老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p>
不过,他依然没挪动脚步,他根本就不相信这种鬼话。</p>
崇祯笑笑,离开大玉川粮庄。</p>
崇祯又带着方岳贡、王承恩、王庭梅、李若琏走访了几家粮庄,都拥挤着眼巴巴想买米买面的人。只可惜,门口都高挂着“今日无粮”的牌子。</p>
崇祯一路走,一路问,把所有的情况,都摸清楚了。</p>
这次涨价,是晋商带头,其他商家跟随,一个时辰涨一倍,每天只卖一个时辰。</p>
涨价最猛的,也是晋商?</p>
而且,还有一条消息,说是城门不开一日,粮价就多涨一日,要涨100倍,涨到跟关外一样高。</p>
呵呵......处处学关外,看来,他们确实是把粮食卖给了建奴。</p>
崇祯气得牙齿咯咯响,这帮无良商人,这是要发国难财啊。</p>
好,好你个晋商!</p>
令崇祯可惜的是,晋党的首领:户部左侍郎党崇雅,被他派去通州筹粮,已经投降了李自成。</p>
要不然,得把晋党晋商连根拔起。</p>
崇祯边看,边冷笑连连。</p>
李若琏敏锐知道,皇帝陛下的杀气,已经聚集到了顶点,很快就要爆发了。</p>
崇祯带人,一头扎进顺天府。</p>
生气道:“王庭梅,这些粮商,哄抬物价不说,还惜售,不卖粮食给百姓。难道,他们是想把粮食卖给流贼、卖给建奴吗?”</p>
崇祯这句话,可是动了诛九族的杀心。</p>
把粮食卖给流贼或卖给建奴,那可是通敌卖国,杀头诛九族的大罪。</p>
王庭梅不敢正面回应,是还是否。</p>
“陛下,目前看来,奸商是想发国难财。”</p>
“通敌,臣没证据啊。”</p>
崇祯冷哼一声,“我看他们就是通敌。”</p>
“王庭梅,你不会不知道《大明会典》吧?”</p>
王庭梅有些脸红,尴尬道:“陛下,依照《大明会典》,凡客商藏匿货物、高价出售者,皆罚钞。”</p>
“只是,所有粮庄,像是约好一般,都在藏匿货物,顺天府一时无法明查。”</p>
方岳贡急了,他对粮食的重要性,比任何人都清楚。</p>
“王大人,要我说,应该把所有无粮出售的粮店查封,一家一家查,若真藏匿货物,高价出售,那就全部没收。”</p>
“现在,粮价都涨八倍了。要再不雷霆出手,只怕还要涨下去。”</p>
“到时候,不止百姓,守城将士,百官,都得饿死。”</p>
崇祯冷哼一声,随即又哈哈一阵大笑。</p>
“方尚书勿忧,王大人勿忧,依朕所看,这粮价啊,涨得还不够。”</p>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呵呵......依朕看,还是让粮价,再飞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