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右营覆灭,蓟州犒师,京师鏖战不休!

“杀……”</p>

吴三桂一声怒吼,夷丁突骑、关宁铁骑、李性忠所部,立马冲杀出去。</p>

如饿虎扑食!</p>

“操他娘……拼了……”</p>

已入绝境、死地,刘希尧和白鸠鹤也释然了。</p>

“弟兄们,杀……”</p>

刘希尧提起长刀,白鸠鹤掷长枪在手,带着最后的铁杆亲兵,呈三角尖锥阵型,策马杀向吴三桂。</p>

一个时辰前,他们才宰了吴三桂劝降的使者,已经撕破了脸。</p>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有死战或战死,别无他途!</p>

白鸠鹤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手持长枪,一枪闪电刺出,瞬间挑落一名番将。</p>

刘希尧则紧跟其后,挥舞长刀,一刀凌空斩,雷霆万钧之势,将另一名番将连肩带腰斩断。</p>

白鸠鹤抽枪又捅,一枪又挑一名番将下马。</p>

刘希尧复提刀,又斩一名番将头颅。</p>

……</p>

三角尖锥之头,犹如一支利箭,直插关宁军军阵腹地。</p>

大有刺破关宁军,逃出生天之势。</p>

吴三桂的家丁,也不是吃素的。</p>

被枪挑一个、两个、三个......依然不惧,迎枪而上。</p>

被刀砍一个、两个、三个......浑然不怕,举起三眼火铳,以火铳代刀,硬抡,与刀相撞。</p>

......</p>

刘希尧和白鸠鹤的尖锥冲杀阵,深入关宁军军阵一半。速度骤减,威力也骤减。</p>

白鸠鹤的枪,钝了!</p>

刘希尧的刀,缺了!</p>

他们身后最最忠诚勇敢的兄弟,也一个一个少了!</p>

当当当......</p>

叮叮叮......</p>

一阵剧烈的刀兵相交,三角锥形阵中的大顺军,全部死绝。</p>

只剩下刘希尧与白鸠鹤,浑身浴血!</p>

此时,前路受阻,万难再进一步!</p>

左冲右突,更是无望!</p>

……</p>

李性忠、胡心水、恰台吉、危喇亥、巴克永......全部围攻上来,将刘希尧与白鸠鹤二人,团团围在中间。</p>

吴三桂策马前冲,手持长剑,厉声怒喝。</p>

“刘希尧......”</p>

“白鸠鹤......”</p>

“本王再问一句,尔等,降与不降?”</p>

刘希尧冷冷一笑,“呵呵......唯死而已!”</p>

手一松,丢开大刀,猛然拔剑,一剑抹向自己的脖子。</p>

只见刘希尧脖子血流如注,淌到胸前。</p>

伟岸身躯,轰然栽倒马下。</p>

吴三桂叹息一声,一阵可惜!</p>

“啊......”</p>

白鸠鹤大怒,突然提起长枪,脚蹬马镫,一跃而起。</p>

一脚踏马头,再跃而飞。</p>

一枪刺出,直刺吴三桂。</p>

李性忠眼疾手快,突然张弓搭箭,一箭射中白鸠鹤眉心。</p>

白鸠鹤犹如断线风筝,从半空跌落地上,都没发出一声惨叫,就一命呜呼,死绝!</p>

众将看时,这一箭,箭头竟透后脑而出。</p>

一箭之威,竟至于此!</p>

“李将军,好箭法!”</p>

“谢平西王夸奖!”</p>

“平西王,贼首尸首,该如何处置?”李性忠问道。</p>

吴三桂略微琢磨:“割下首级,速送京师,呈献陛下。”</p>

“末将遵命!”</p>

吴三桂扫了一眼关宁军,大声道:“弟兄们,迅速打扫战场。半个时辰后,大军返回蓟州。”</p>

“王督师,可是正在为兄弟们杀猪宰羊,置酒备饭呢。”</p>

“咱们,可别让王督师,等得太久。”</p>

“好......”</p>

一众关宁军将士,顿时欢呼雀跃,喜上眉梢!</p>

当晚,蓟辽督师王永吉在蓟州大开宴席,大犒将士。</p>

酒足饭饱之后,李性忠连夜送刘希尧、白鸠鹤的人头,前往京师报喜。</p>

吴三桂则率夷丁突骑和关宁铁骑,返回天津。</p>

王永吉率一半兵力,驻守蓟州城。</p>

辽东巡抚黎玉田则率另一半兵力,驻守遵化。</p>

至此,九边重镇之蓟镇,又再次回到大明手中。</p>

京师。</p>

天色渐晚。</p>

阜成门、德胜门、齐化门、永定门、彰义门......一直鏖战不止。</p>

从天明到天黑,整整打了一天了,难解难分。</p>

李自成、刘宗敏、牛金星、李岩、刘芳亮、张鼐......一众文臣武将,都志在京师。</p>

特别是阜成门,不管刘文炳是真投降也好、假投降也罢。</p>

反正,城门已经洞开。</p>

今日不取,更待何时?</p>

今日都攻不进去,大顺军的心气,就该全部磨没了。</p>

所以,刘宗敏拼命擂鼓,自己敲累了,换人继续敲,一副把战鼓当作铁打的势头。</p>

大顺士兵,也源源不断,杀进阜成门。</p>

死完一拨,清理开,又上一拨,继续死。</p>

工部数万民工,连夜赶制的震天雷、万人敌、枪子、炮弹......全部都运给了李忠和徐文朴,也全都砸到了流贼的脑袋上。</p>

可是,流贼大军太多,根本杀不完。</p>

李忠的炮弹,用完了!</p>

徐文朴的枪子、弓箭,也用完了!</p>

城头大急!</p>

城下,也大急!</p>

徐文朴留一半士兵守瓮城城头,带另一半神机营兄弟,也杀下城头,与大顺军厮杀在一起。</p>

李自成、刘宗敏使用督战队,驱使着投降的明军降将,不要命地往上冲。</p>

这些明军降将,心里明镜,都知道,大顺军精锐老营都攻不进去,他们上去也是炮灰。</p>

可有一样东西,始终诱惑着他们,那就是:一战封王!</p>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p>

万一明军突然顶不住、崩溃了呢?</p>

毕竟,打仗,死的是士兵,不是将领。</p>

无数大顺军,在投机将领的驱策下,又开始蜂拥而上,爬城墙的爬城墙,攻城门的攻城门。</p>

被推倒的云梯,从血水里竖起来,又开始往上爬。</p>

刘文炳大喊,“孙睿泽。”</p>

“末将在!”</p>

“给我换长枪,每个垛口两个兵。”</p>

“流贼攻上来,把盾牌都给我丢了,坚决顶住!”</p>

“末将遵令!”</p>

孙睿泽带着士兵们,躲在垛口之下的反斜面,举着盾牌,躲避着城下大顺军弓弩手的弓箭。</p>

听着下面的喊杀声,听着大顺军爬云梯的哒哒声,孙睿泽举起盾牌,慢慢起身,透过垛口往下看。</p>

眼看流贼正要爬到城头,城下弓弩骤减(害怕射到自己人)。</p>

孙睿泽大吼一声:“弟兄们......杀......”</p>

孙睿泽弃刀挺枪,狠狠一枪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