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惊魂夜老宝子
第218章 回魂返阳,范正平死而复生
小
大
鬼门关的青砖在金光里渗出暖意,白无常的招魂铃突然发出细碎的轻响。
他望着那团逼近的金光,喉结动了动——百年前忘川边,那老和尚也是这样的光,骑着头似鹿非鹿的怪兽,袈裟被阴风吹得猎猎作响,却连衣角都没沾到半滴忘川水。
"白爷!"范正平的手从他袖子里滑下来,魂魄淡得几乎透明,"我听见我家院儿里的槐树叶响了......"
金光突然凝实。
白无常慌忙低头,再抬眼时,面前已立着位穿月白袈裟的老僧。
那兽蹲在他脚边,似鹿的头颅上生着独角,周身金雾流转,连鬼门关的吞脊兽都伏在檐角,不敢发出半声嘶吼。
"善哉。"老僧合掌,声音像晨钟撞进白无常耳朵里,"白判,可知你错拘了谁的魂?"
白无常的白帽子"啪"地掉在地上。
他"扑通"跪下,官服上的银线在佛光里泛着微光:"小的...小的误把善魂当恶魂勾了。
这老人家阳寿未尽?"
"阳寿余三十年。"老僧抬手,掌心托着团幽蓝火焰——正是范正平的命灯,"他前日救落水孩童时被石子砸中后脑,本是晕过去,阴差误判为气绝。"
范正平"咚"地磕在青砖上,额头都撞出虚影:"大师,我家小孙子明天生日......"
"起来。"老僧的声音软了些,"白判,送他还阳。
七日内须保他肉身不腐,若有闪失......"他望向孽镜台方向,"判官那边,老僧替你说项。"
白无常猛地抬头,眼眶发红:"谢大师!"
黑无常早把锁链甩在地上,跟着跪了半截:"那...那靛青男人的油锅,小的这就押他去!"
"且慢。"老僧的目光扫过黑无常,"你二人虽有过失,却存善念。
今日之后,白判守鬼门三月,黑判扫忘川百日,权当补过。"
黑白无常齐声应下。
待再抬头时,金光已散,那兽与老僧的身影只剩道淡影,往孽镜台方向去了。
"走!"白无常抄起招魂铃,抓住范正平的手腕,"紧攥铃绳,见着肉身就扑!"
眼前景象骤变。
范正平先是被阴风吹得睁不开眼,再睁眼时,已站在自家堂屋门口。
白无常的声音在耳边炸响:"你家三天前设了灵堂!"
堂屋的白幡被风掀起一角,他看见自己直挺挺躺在门板上,脸上盖着黄表纸。
小孙子缩在儿媳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爷爷骗人,说要给我蒸枣花馍......"
"平平!"老伴儿的手抚过他的脸,指甲缝里还沾着发好的面团,"你走得急,面发好了都没蒸......"
范正平的魂魄猛地朝前冲,可刚碰到门板就被一团黑气弹了回来。
那黑气泛着腥味儿,像泡了百年的臭鱼,他呛得直咳嗽:"这...这是啥?"
白无常的脸瞬间煞白:"阴邪之气!
许是阳间有人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搅乱阴阳!"他咬碎舌尖,往招魂铃上喷了口黑血,"快!
趁我法力撑得住!"
范正平拼尽全力撞向肉身。
黄表纸"刷"地飘落,他听见自己的喉咙里发出闷响,手指在门板上抠出五道白印。
老伴儿的手突然抖起来,面盆"哐当"摔在地上:"他...他手指头动了!"
"诈...炸尸了!"儿媳抱着孙子往门后缩,烛台都碰倒了。
白无常的身影已经淡得像团雾,声音却急得发颤:"睁眼!
快睁眼!"
范正平的眼皮重得像压了块磨盘。
他拼尽最后力气一挣——眼前突然亮了,是老伴儿哭花的脸,是小孙子挂着眼泪的笑:"爷爷!
爷爷活了!"
"我...我在阴间见着白无常了......"范正平刚说出半句,突然捂住头惨叫。
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又缓缓散大,再开口时声音像换了个人:"这...这是哪儿?
我咋躺这儿了?"
"正平?"老伴儿颤抖着摸他的额头,"你不记得了?
你前日...前日晕过去......"
"我记不太清。"范正平撑着门板坐起来,目光扫过满屋子白幡,突然笑了,"许是做了场噩梦。"他转向缩在墙角的小孙子,"乖孙,爷爷答应你的枣花馍,这就给你蒸去!"
堂屋里瞬间炸开哭声。
儿媳扑过来抱住他,小孙子挂在他脖子上直蹭:"爷爷没死!
爷爷没死!"
"且慢。"张远山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穿着青布衫,手里攥着串五帝钱,"范婶,把窗户开开,让阳气透进来。"
李宝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盏防风灯,灯芯烧得噼啪响:"张叔说得对。
刚还阳的人最忌阴寒。"
"你们是?"范正平的老伴儿抹着泪,"前日刘三才说正平冲撞了阴神,要做法事......"
"刘三才?"张远山的眉头皱成个结,"婶子,那阴阳先生的话信不得。
您记着,七日内别让正平沾凉水,别吃荤腥。"他转头看向李宝,眼神突然急了,"宝子,咱得赶紧上山!"
"上山?"李宝被他拽得踉跄,"上哪座山?"
"刘三才的道馆!"张远山压低声音,"刚那团黑气,味儿像极了他炼的阴符。
再晚......"他没说完,拽着李宝就往门外走。
范正平站在堂屋门口,望着两人的背影直发呆。
小孙子扯他的衣角:"爷爷,枣花馍!"他低头笑,可眼角却突然滑下滴泪——有些梦,他记得太清楚了。
他望着那团逼近的金光,喉结动了动——百年前忘川边,那老和尚也是这样的光,骑着头似鹿非鹿的怪兽,袈裟被阴风吹得猎猎作响,却连衣角都没沾到半滴忘川水。
"白爷!"范正平的手从他袖子里滑下来,魂魄淡得几乎透明,"我听见我家院儿里的槐树叶响了......"
金光突然凝实。
白无常慌忙低头,再抬眼时,面前已立着位穿月白袈裟的老僧。
那兽蹲在他脚边,似鹿的头颅上生着独角,周身金雾流转,连鬼门关的吞脊兽都伏在檐角,不敢发出半声嘶吼。
"善哉。"老僧合掌,声音像晨钟撞进白无常耳朵里,"白判,可知你错拘了谁的魂?"
白无常的白帽子"啪"地掉在地上。
他"扑通"跪下,官服上的银线在佛光里泛着微光:"小的...小的误把善魂当恶魂勾了。
这老人家阳寿未尽?"
"阳寿余三十年。"老僧抬手,掌心托着团幽蓝火焰——正是范正平的命灯,"他前日救落水孩童时被石子砸中后脑,本是晕过去,阴差误判为气绝。"
范正平"咚"地磕在青砖上,额头都撞出虚影:"大师,我家小孙子明天生日......"
"起来。"老僧的声音软了些,"白判,送他还阳。
七日内须保他肉身不腐,若有闪失......"他望向孽镜台方向,"判官那边,老僧替你说项。"
白无常猛地抬头,眼眶发红:"谢大师!"
黑无常早把锁链甩在地上,跟着跪了半截:"那...那靛青男人的油锅,小的这就押他去!"
"且慢。"老僧的目光扫过黑无常,"你二人虽有过失,却存善念。
今日之后,白判守鬼门三月,黑判扫忘川百日,权当补过。"
黑白无常齐声应下。
待再抬头时,金光已散,那兽与老僧的身影只剩道淡影,往孽镜台方向去了。
"走!"白无常抄起招魂铃,抓住范正平的手腕,"紧攥铃绳,见着肉身就扑!"
眼前景象骤变。
范正平先是被阴风吹得睁不开眼,再睁眼时,已站在自家堂屋门口。
白无常的声音在耳边炸响:"你家三天前设了灵堂!"
堂屋的白幡被风掀起一角,他看见自己直挺挺躺在门板上,脸上盖着黄表纸。
小孙子缩在儿媳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爷爷骗人,说要给我蒸枣花馍......"
"平平!"老伴儿的手抚过他的脸,指甲缝里还沾着发好的面团,"你走得急,面发好了都没蒸......"
范正平的魂魄猛地朝前冲,可刚碰到门板就被一团黑气弹了回来。
那黑气泛着腥味儿,像泡了百年的臭鱼,他呛得直咳嗽:"这...这是啥?"
白无常的脸瞬间煞白:"阴邪之气!
许是阳间有人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搅乱阴阳!"他咬碎舌尖,往招魂铃上喷了口黑血,"快!
趁我法力撑得住!"
范正平拼尽全力撞向肉身。
黄表纸"刷"地飘落,他听见自己的喉咙里发出闷响,手指在门板上抠出五道白印。
老伴儿的手突然抖起来,面盆"哐当"摔在地上:"他...他手指头动了!"
"诈...炸尸了!"儿媳抱着孙子往门后缩,烛台都碰倒了。
白无常的身影已经淡得像团雾,声音却急得发颤:"睁眼!
快睁眼!"
范正平的眼皮重得像压了块磨盘。
他拼尽最后力气一挣——眼前突然亮了,是老伴儿哭花的脸,是小孙子挂着眼泪的笑:"爷爷!
爷爷活了!"
"我...我在阴间见着白无常了......"范正平刚说出半句,突然捂住头惨叫。
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又缓缓散大,再开口时声音像换了个人:"这...这是哪儿?
我咋躺这儿了?"
"正平?"老伴儿颤抖着摸他的额头,"你不记得了?
你前日...前日晕过去......"
"我记不太清。"范正平撑着门板坐起来,目光扫过满屋子白幡,突然笑了,"许是做了场噩梦。"他转向缩在墙角的小孙子,"乖孙,爷爷答应你的枣花馍,这就给你蒸去!"
堂屋里瞬间炸开哭声。
儿媳扑过来抱住他,小孙子挂在他脖子上直蹭:"爷爷没死!
爷爷没死!"
"且慢。"张远山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穿着青布衫,手里攥着串五帝钱,"范婶,把窗户开开,让阳气透进来。"
李宝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盏防风灯,灯芯烧得噼啪响:"张叔说得对。
刚还阳的人最忌阴寒。"
"你们是?"范正平的老伴儿抹着泪,"前日刘三才说正平冲撞了阴神,要做法事......"
"刘三才?"张远山的眉头皱成个结,"婶子,那阴阳先生的话信不得。
您记着,七日内别让正平沾凉水,别吃荤腥。"他转头看向李宝,眼神突然急了,"宝子,咱得赶紧上山!"
"上山?"李宝被他拽得踉跄,"上哪座山?"
"刘三才的道馆!"张远山压低声音,"刚那团黑气,味儿像极了他炼的阴符。
再晚......"他没说完,拽着李宝就往门外走。
范正平站在堂屋门口,望着两人的背影直发呆。
小孙子扯他的衣角:"爷爷,枣花馍!"他低头笑,可眼角却突然滑下滴泪——有些梦,他记得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