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戒严
姐妹俩悄立在一方屋顶,借着浓稠夜色掩去身形,默然望着吴浚一行将那些姑娘与她们的家人护送出城。
让二人暗暗吃惊的是,吴浚他们并非孤军奋战——城外早有接应之人等候,就连城门也是对方暗中设法打开的。
元照见此情景,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难怪先前吴浚潜入太守府时那般轻车熟路,想来是早有人替他暗中踩好了点。
营救这群姑娘的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有的姑娘的父母并不愿意背井离乡,拒绝离开。
还有的姑娘的父母见到女儿带人来接他们,反而将女儿视作耻辱,因为在他们看来,被带走的女儿已经不贞不洁。
还有更甚者,竟要嚷嚷去报官,让官兵重新把女儿抓回去,害怕女儿回来会连累家里
……
对这些父母,吴浚他们只得一一打晕,免得醒着时横生枝节添麻烦。
到头来,大半姑娘终究是孤身离去,仅有寥寥数户父母愿随行同往,元照白日里见过的那户人家,便是其中之一。
“姐姐,你说帮着吴大哥救这些姑娘的,到底是些什么人?”阿青眨着好奇的眼睛,轻声问道。
此时姐妹俩已立于城墙之上,远远望着下方轮廓模糊的车队渐渐驶离天宝城,最终缩成黑点消失在夜色里。
元照轻轻摇头:“不知。不过,与我们又有何干?”
阿青咧嘴一笑,露出几分释然:“也是。”
随即二人纵身一跃,如轻燕般掠下城楼,一前一后朝着客栈疾奔。
城楼上的守卫正歪着头呼呼大睡,对方才有人来过浑然不觉。
元照她们前脚刚回客栈,吴浚一行人后脚便也到了。
此时天际已泛起鱼肚白,随着朝阳缓缓升起,天宝城本已透出几分喧闹,但这份热闹很快便被一则惊雷般的消息击碎——太守张书勋被人杀了。
整座天宝城瞬间如临大敌,城门被严严实实封锁,大街上满是四处巡逻的官兵。
这般一来,那些昨夜不愿随女儿离去的人家可就倒了霉:太守遇刺,他们的女儿又莫名失踪,官府不抓他们抓谁?
其实抓了他们也无用。
昨夜吴浚等人始终未曾现身,这些人家只见过自家女儿的面。
清晨,元照与阿青刚走出房间,便见吴浚也正从对面房门出来,双方打了个照面。
“元姑娘、阿青姑娘。”吴浚脸上带着几分倦色,却仍温和地打招呼。
“吴大哥。”元照亦含笑回应,目光平静无波。
三人结伴下楼,行至楼梯中段,吴浚脚步微顿,似不经意地问道:“元姑娘,昨夜你与阿青姑娘可有听到什么异动?”
元照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轻轻摇头:“未曾听闻。吴大哥听到什么了吗?”
吴浚朗声一笑,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我也未曾,不过随口问问罢了。”
到了楼下,元照与阿青点了早膳,不多时罗钦、青衿等人也陆续下楼,众人围坐一桌用餐。
饭才吃到一半,客栈大门“哐当”一声被撞开,一伙官兵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领头的歪戴着头盔,扯着嗓子嚷嚷:“都给我站住!查案,都给我老老实实配合检查案!”
客栈掌柜见状,连忙颠颠地跑上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这位官爷,这大清早的,是出了什么事呀?瞧您这火急火燎的,还没用餐吧?不嫌弃的话,小的去备些热乎的吃食,您先垫垫肚子?”
这年头的平头百姓,遇上当官的唯有低头哈腰的份儿,哪怕是个芝麻小吏也得罪不起,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祸事。
领头的官兵不耐烦地一把推开掌柜,唾沫星子横飞:“吃什么吃!太守大人让人给杀了!都给我老实配合检查,不然有你们好果子吃!”
掌柜与不少正在用餐的客人闻言,脸上都露出惊色。
太守被刺杀了?这可真是……大好事啊!
众人心里暗暗称快,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
官差们在客栈里翻箱倒柜般盘问,见了生面孔更是盘问得格外仔细。
很快,便有一名官差走到了元照她们桌前。
那官差上下打量着她们,见都是生面孔,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你们几个看着眼生,不是天宝城的人吧?打哪儿来的?路引呢?赶紧拿出来瞧瞧!”
元照闻言,侧头看向长庚:“长庚,将路引取来给官爷过目。”
“是,姑娘。”长庚应声快步跑回房间,片刻后便捧着一叠路引回来了。
大梁朝廷对百姓的管控素来严苛,若无路引便是寸步难行,一旦被查获,便会被视作流民。
流民在大梁毫无人身保障,即便被抓去为奴也只能自认倒霉。
路引上详细记录着持有人的身份信息、籍贯、外貌特征等等,还盖着官府的鲜红大印,极难作假。
当初从奇麟城返回天门镇后,元照深知没有路引的麻烦,故而特意去黑石城找了张知武,让他帮忙给异界山庄的所有人都办了户籍与路引。
是以,异界山庄的人都有双重身份,既能算作黑石城人,也能算作天门镇人——只是天门镇的户籍在大梁并不管用,黑石城的却是合规合法的。
大梁的路引分短期与长期两种:短期路引仅限一次使用,上面会注明去向与规定的返程时间;长期路引则无此限制,可随意出行。
寻常官府大多只肯开具短期路引,除非持有人有权有势,或是……肯花重金打点。
元照她们所持的自然是长期路引——谁让张知武有把柄握在她手上呢!
况且这点小事,张知武也懒得多费唇舌,元照开口要,他便给办了。
官差接过路引一张张翻看,随即抬眼诧异地打量着元照几人,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你们是从塞外来的?”
“正是。”元照不卑不亢地点头。
“要去何处?所为何事?”官差盘问得愈发仔细。
元照语气平静,半真半假地答道:“打算去幽州探亲,路过天宝城,便在此处歇一晚。”
那官差闻言,脸上露出怀疑之色:“从塞外去幽州探亲?这亲戚可隔得够远的!”
元照神色坦然,语气诚恳地解释:“差爷有所不知,塞外本是流放之地,我家祖上原是被流放至此,如今总算摆脱了罪民身份,便想着回故乡看看从前的亲戚。”
官差闻言恍然大悟——上京城可不就在幽州境内么,说不定这些人的祖上便是从上京城流放出去的,亲戚中或许还有在京城当官的呢!
这种人,能不得罪还是别得罪了。
这般想着,他脸上的怀疑之色渐渐褪去,态度也和善了许多,将路引还给长庚后小声提醒道:“如今城门已封,诸位想即刻出发怕是不成了,还需再等等。”
元照含笑点头:“多谢差爷告知。”
“没事没事,都是分内之事。”那官差摆摆手,笑眯眯地转身去检查别处了。
阿青望着他的背影,小声嘀咕:“这人怎么突然变和善了?”
元照凑近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阿青听完,撇了撇嘴嘟囔道:“原来是个势利眼。”
元照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这么说,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你我也不例外,只要在分寸之内,倒也不算什么过错。”
阿青闻言,低下头若有所思。
那官差检查完元照她们,又去检查了吴浚几个,不知吴浚他们说了些什么,竟也顺利蒙混过关。
官差们在客栈里折腾了一阵,没查到任何有用线索,便又急匆匆地离开了。
用完早膳,元照对罗钦吩咐道:“罗钦,你去城门口看看情况。”
“好嘞~”罗钦爽快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客栈,一路朝着城门口飞奔而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罗钦气喘吁吁地返回客栈,对元照禀报:“老板,四个城门都被封得严严实实的,根本出不去。”
元照轻叹了口气:“看来想离开,确实得再等等了。”
阿青闻言,有些闷闷不乐:“真是的,别人闯的祸,反倒连累我们被困在这儿,早知道……”
话未说完,正要回房间的吴浚几人恰好路过她们桌前,听到阿青的话,脸上都闪过一丝尴尬。
“元姑娘,我们先回房了。”吴浚朝着元照拱了拱手,语气略显不自然。
元照点头:“吴大哥自便。”
吴浚点点头,带着吴溯几人转身快步离开了。
元照她们闲着无事,便在客栈大厅里多坐了一会儿。
这时,元照耳尖地听到不远处一桌客人在低声交谈,说的正是这次太守遇刺之事。
“这已是被杀的第几个太守了?”其中一人压低声音问道。
另一人掰着手指算了算:“让我想想……徐州东海郡太守、荆州三阳郡太守、冀州扶风郡太守,再加上咱们嘉然郡这个,都四个了。”
“都已经四个了呀!”先开口的人满脸唏嘘,“也不知是哪路义士干的。”
他的同伴闻言,慌忙伸手捂住他的嘴,紧张地四处看了看:“你不要命了!还敢说是义士?被人听到可有你好果子吃!”
那人也被自己的口无遮拦吓了一跳,连忙抬手拍了拍嘴巴。
随即两人把头凑得更近,说话声音压得更低了。
只是元照听力远超常人,依旧听得一清二楚。
“被杀的可都是一等一的大贪官,这可真是为民除害了。”
“哎~贪官哪杀得完啊,只要咱们那位……”说到这里,那人顿了顿,压低声音,“还在位一天,这贪官就绝不了根。”
“哎~可不是嘛!”另一人长长地叹了口气,“还不如当初元皇后监国的时候呢,那时候咱们大梁虽说称不上海清河晏,至少百姓能安居乐业,如今……”
先开口的人闻言,连忙反驳:“休要胡说……元皇后终究只是个女流之辈,当年天下太平,不过是因为那位还没像现在这般昏庸罢了。”
另一人却摇了摇头:“我倒宁愿元皇后继续监国。”
元照听着二人的对话,秀眉微蹙陷入了沉思。
原来这嘉然郡的太守,并非第一个遇刺的。看来吴浚他们背后的势力,所图绝非小事啊。
她可不相信,拥有这般能力的组织,做这些事仅仅是为了行侠仗义——其中必然掺杂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不过是利用了吴浚等人那份正义之心罢了。
当然,她没有批判这个组织的意思。
即便其中有政治考量,他们确实在做着为民除害的好事,不是吗?
君子论迹不论心。
那两人又低声聊了几句,便结账离开了大厅。
这时,元照对阿青说道:“阿青,反正也走不了,不如出去逛逛?”
“好啊好啊!”阿青顿时来了兴致,高兴地拍手道。
“走。”元照笑着起身。
于是一行人朝着客栈外走去。
至于老狼,她们并未带上,让它留在房间里看守行李。
它那庞大的身躯,带出去极易引起骚乱,更何况现在还是这般敏感时期。
一行人到了街上,只见因太守遇刺之事,百姓们个个面带惶恐,生怕被巡逻的官兵盘查。
虽说他们与这事毫不相干,但平头老百姓见了官,哪有不心慌的道理。
元照她们却没受街上紧张气氛的影响,该吃的吃,该玩的玩。
这些天,她们一直忙着赶路,根本没机会好好领略沿途的风土人情,每到一个地方,最多歇一晚便匆匆离开。
如今既然走不了,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逛逛。
“姐姐,咱们去趟药铺吧!”从一家糕点铺出来后,阿青拉着元照的衣袖提议道。
每到一个地方,药铺都是她必去的地方。
“好啊。”元照笑着点头应允。
一番打听之后,一行人顺利找到了天宝城最大的那家药铺。
一进药铺,阿青便朝着柜台后面的伙计说道:“小哥,有药材单子吗?”
“有的,有的。”伙计连忙应道,说着弯腰在柜子里一通寻找,“喏,姑娘请看!”
阿青接过单子后,目光快速地扫过,随即开始念道:“小哥,我要天葵子、徐长卿、竹节参、金荞麦、木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