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门当户对

"好!快快有请!"皇帝更加兴奋了。′w¨o!d^e?b~o-o!k/s_._c_o/m*

林筝缓缓起身,朝着皇帝的方向深深一拜。她今日的装扮确实用了心思,水红色的云纹锦裙衬得她肌肤胜雪,头上戴着一套珍珠头面,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最重要的是,她的神情恰到好处——既有少女的娇羞,又有为国分忧的大义,还带着一丝为逝者哀思的忧伤。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瞬间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连一向严肃的户部尚书都忍不住赞叹:"定国公果然教女有方,筝儿小姐不仅美貌出众,更有如此胸怀。"

林筝走到殿中央,侍女早已为她准备好了一架精美的古琴。她轻拢慢捻,试了试音,然后开始演奏。

第一个音符响起,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那是《高山流水》,一首人人皆知却极难演奏好的名曲。林筝的琴技确实不凡,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时而如高山之巍峨,时而如流水之清澈。

定国公夫人暗暗点头。这首曲子选得极妙,既高雅不俗,显示了林筝的文化修养,又寓意深远——高山流水遇知音,暗示她在寻找真正的知己。

更重要的是,这首曲子的情感层次丰富,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s^a?n?g_b/o\o+k!.`c?o·m?为国捐躯的英雄如高山般伟岸,对故人的思念如流水般绵长。

果然,殿中的宾客都被这琴声深深吸引了。就连一向挑剔的皇后,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赏。

而定国公夫人最关注的二皇子顾锦瑜,更是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专注地看着台上的林筝。

顾锦瑜的眼中带着欣赏,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的目光。他在评估这个女子是否值得他的注意,是否能够为他所用。

定国公夫人心中狂喜,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母亲应有的矜持和骄傲。

琴声渐入佳境,林筝的表情也越来越投入。她仿佛真的沉浸在音乐中,眼角甚至渗出了几滴眼泪。

这种真情流露让在场的人更加动容。连皇帝都轻声道:"此女有大才,更有大情啊。"

琴声终了,殿中寂静了片刻,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好!好!"皇帝连声叫好,"定国公府果然人才辈出,不仅公忠体国,连女儿也是如此才华横溢!"

定国公连忙起身谢恩:"臣女不敢当陛下夸奖,这都是皇恩浩荡,国运昌盛,才让小女有机会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e~z?k/s,w·.?n~e^t*"

皇后也优雅地鼓掌:"林小姐不仅人美如花,琴技更是出神入化。刚才这一曲,连本宫都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才女,当真是我朝之幸。"

林筝恭敬地行礼:"多谢皇后娘娘谬赞,臣女惶恐不安。今日能在陛下和娘娘面前献艺,已是三生有幸。"

定国公夫人见时机成熟,适时起身,声音中带着恰当的哽咽:"娘娘过奖了。筝儿这孩子,自从三皇子殿下为国捐躯的噩耗传来,便日日以泪洗面,夜夜抚琴寄托哀思。今日虽是庆功之宴,但她心中依然挂念着为国牺牲的英雄们。刚才这一曲,也算是为三皇子殿下在天之灵献上的一份心意。"

这话说得极其巧妙。既表达了对三皇子的缅怀和尊重,显示了林筝的重情重义;又暗示她现在的处境——未婚夫死了,她还年轻,需要重新安排人生。

殿中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重。许多人都想到了在边关阵亡的将士们,眼中涌出感动的泪水。

皇后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作为后宫之主,她当然听懂了定国公夫人的弦外之音。

"定国公夫人言重了。"皇后温和地说道,声音中带着恰当的悲伤,"三皇子为国捐躯,举国同哀,我们都为失去这样的英雄而痛心。林小姐有这份心意,想必三皇子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的。"

定国公夫人连忙道:"娘娘说得极是。只是筝儿毕竟还年轻,总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臣妇这做母亲的,看着女儿日渐憔悴,实在是为她的将来担心啊。"

这话说得更加直白了,几乎是明说希望为林筝重新安排婚事。

皇后当然听懂了她的意思,但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理解和同情的模样:"夫人的担忧完全可以理解。林小姐确实还在花样年华,前路还长,确实不能因为一时的伤痛而影响了终身幸福。"

周围的贵夫人们都暗暗点头

。在她们看来,为死人守节虽然值得赞赏,但毁掉自己的一生就不值得了。特别是林筝这样美貌才华兼备的女子,更应该有更好的归宿。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二皇子顾锦瑜忽然开口了:"林小姐琴技精湛,情真意切,刚才这一曲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声音温和而磁性,带着皇室特有的威严和优雅。

林筝连忙转身面向他,行了个标准的礼:"多谢二皇子殿下夸奖,臣女受宠若惊。"

顾锦瑜微微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举起酒杯遥遥致意,然后一饮而尽。

但这已经足够了。在宫廷中,皇子主动称赞一位女子,并且举杯致意,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示好信号。

殿中立刻响起一片赞叹声。

"二皇子殿下果然慧眼识珠!"

"林小姐真是才貌双全啊!"

"定国公府真是家门有福!"

定国公夫人心中更是狂喜,但脸上依然保持着母亲应有的矜持和感激。她知道,今晚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林筝也压抑着内心的兴奋,恭敬地又行了一礼,然后款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接下来的宴会中,定国公夫人开始了更加细致的布局。她借着敬酒的机会,巧妙地与各方贵夫人交谈,试探着大家对林筝改嫁的态度。

"筝儿这孩子,从小就聪慧过人,如今又有如此才华,实在是让人怜爱。"她对镇国公夫人说道。

"确实如此。这样的好女儿,将来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归宿。"镇国公夫人心领神会。

"只是不知道,什么样的夫婿才配得上筝儿这样的女子呢?"定国公夫人故作苦恼地说道。

镇国公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高台上的二皇子:"自然是要门当户对,才貌相配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