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献艺

"这件裙子颜色太过鲜艳,会不会不合时宜?"林筝有些担心。

"正要鲜艳!"定国公夫人断然道,"今晚是庆功宴,大家都会穿得喜庆一些。你若穿得素淡,反而会被人忽略。"

她又为林筝选了一套头面,都是最珍贵的宝石制成,在烛光下闪闪发光。

"母亲,这样会不会太过招摇?"

"不会。"定国公夫人摇头,"你要记住,今晚你的目标是二皇子。他见过无数美女,普通的打扮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只有足够惊艳,才能让他记住你。"

说着,她又拿出一瓶珍贵的胭脂:"这是宫中才有的胭脂,涂上之后能让你的肌肤更加白皙动人。"

林筝看着镜中的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样精心打扮过后,她确实美得不可方物,相信任何男人见了都会心动。

"筝儿,你要记住,"定国公夫人在她耳边低声叮嘱,"今晚你不仅代表你自己,更代表整个定国公府。你若能成功嫁给二皇子,我们全家都会受益无穷。"

林筝用力点头:"女儿明白,绝不会让父母失望。"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丫鬟的通报声:"夫人,老夫人那边派人来说,准备启程进宫了。"

定国公夫人看了看时辰,点点头:"时候差不多了。筝儿,准备好了吗?"

林筝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裙,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准备好了。"

她走到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今晚过后,她的人生或许就会彻底改变。

从一个流落在外的孤女,到未来的皇子妃,甚至是皇后......

想到这里,林筝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苏漪啊苏漪,你还在为一个死人伤心流泪,而我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到底谁更聪明,很快就会见分晓。

就在定国公府的人准备进宫时,宫中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二皇子顾锦瑜站在自己的寝宫中,听着侍从的汇报。

"殿下,定国公府的人已经准备进宫了。据探子回报,林筝今日打扮得格外用心,似乎另有所图。"

顾锦瑜轻抚着手中的玉扳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有趣。三皇子刚死,她就坐不住了?"

"殿下,您觉得她会有什么行动?"

"无非是想要重新选择靠山罢了。"顾锦瑜淡淡地说道,"三皇子一死,她的靠山倒了,自然要另寻出路。"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空:"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我费心思去对付她。她既然主动送上门来,我也不介意利用一下。"

侍从不解:"殿下的意思是......"

顾锦瑜回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定国公府势力不小,若能将他们拉拢过来,对我的大业必有帮助。至于林筝......"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冷漠:"一个工具而已,有用就留着,没用就丢掉。"

夜色深沉,皇宫内灯火通明。

太和殿内灯火辉煌,数百盏琉璃宫灯将整个大殿照得如同白昼。

红色的绸缎从梁柱上垂下,上面绣着金线龙纹,在烛光下闪闪发光。殿中摆设着数十张紫檀木案,每张案前都坐着朝中重臣及其眷属。觥筹交错间,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定国公夫人端坐在靠前的位置,手中端着一杯琥珀色的美酒,表面上在与身旁的贵夫人们谈笑风生,实际上却像一只潜伏的猎豹,仔细观察着宴会上的每一个细节。

她的目光时而落在高坐龙椅旁凤座上的皇后身上,时而转向不远处温文尔雅的二皇子顾锦瑜,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让今晚的计划完美实施。

"夫人,您今日的心情看起来不错呢。"身旁的安国公夫人轻声说道,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二皇子的方向。

定国公夫人收回视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哀愁:"哪里的话,我心中还在为三皇子的死感到痛心呢。筝儿这孩子,这些日子一直郁郁寡欢,茶饭不思,为她的未婚夫君伤心不已。"

她说得情真意切,若不是知道底细的人,还真会被她这副慈母形象感动。

安国公夫人点点头,压低声音道:"也难怪筝儿伤心,毕竟是有婚约在身的。不过话说回来,人死不能复生,她总不能为了一个死人守一辈子吧?"

"您这话说到我心坎上了。"定国公夫人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我这做母亲的,看着女儿日渐憔悴,实在是心疼。可她年纪还小,不懂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夫人不必太过忧心。"镇国公夫人也凑了过来,"筝儿那样的好孩子,人美心善,才华出众,将来肯定不愁好姻缘。"

定国公夫人眼睛一亮:"镇国公夫人这话说得有道理。只是不知道,宫中对筝儿这样的处境,会是什么态度?"

三人的对话虽然声音很轻,但周围有心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这种试探性的对话在宫廷宴会上并不罕见,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就在这时,殿中忽然安静了下来。

皇帝举起酒杯,声音洪亮:"诸位爱卿,今日西漠退兵,边关太平,乃我大梁之大喜事!让我们为保家卫国的英勇将士们干一杯!"

"陛下万岁!大梁万岁!"

殿中响起震天的呐喊声,所有人都举杯遥敬。

定国公夫人趁机观察皇后的神色,只见皇后端庄地举杯,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什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帝的兴致更高了:"诸位爱卿的女儿们,可有愿意为朕献艺助兴的?"

这句话一出,在座的贵夫人们都开始蠢蠢欲动。在皇帝面前表演,是个难得的出风头机会,更是展示才华、博取好感的绝佳时机。

定国公夫人与林筝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微微点头,已经做好了准备。

"启禀陛下,"安国公夫人率先开口,"小女略懂舞艺,愿为陛下献舞一曲。"

"好!"皇帝龙颜大悦,"快快开始!"

安国公的小女儿款款走到殿中央,随着丝竹之声翩翩起舞。她的舞姿确实不错,身轻如燕,袖若飞花,赢得了阵阵掌声。

但定国公夫人心中暗笑,这种水平的舞蹈,根本不足以让人印象深刻。筝儿准备的节目,一定会艳压全场。

果然,安国公小姐的舞蹈结束后,虽然得到了皇帝的夸奖,但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还有哪位小姐愿意献艺?"皇帝环视殿中。

定国公夫人适时起身:"启禀陛下,小女筝儿略通琴艺,斗胆想为陛下抚琴一曲,以慰英灵,为我朝庆功。"

这话说得极有水平,既提到了为阵亡将士慰灵,又点出了庆功的主题,一下子就将气氛拉到了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