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宜阳大长公主来找茬
额尔敦这次来大燕,跟哈孜一样,都是揣着任务的。
只是没想到,因为一个女人,他就把西戎王安排的任务全都丢在脑后。
不光如此,还赔了那么多牛马,只换来个干瘪的小丫头。
使臣们也不管任务能不能完成,现在只想赶紧把自家王子带回西戎。
好好的一个勇士,怎么进了京城就成了二傻子呢!
现在回去最多是任务没有完成,若是再晚点儿,他们担心额尔敦王子会张口同意割地赔款各种不平等条约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西戎使臣们变得特别好说话,所有条件都放到最低,力求赶紧达成协议,好把额尔敦王子赶快带回家,免得继续犯错。
明德帝也不是傻的,在哈孜王子和额尔敦回国之前,就先给北疆和西戎传信,让他们把打了欠条的牛马羊赶紧送过来。
虽说两位王子动用的都是自己的私产,但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不让旁人知道。
北疆王装了两年的穷,第三年让儿子给卖了个干净,原本是装病,这下真的气病了。
西戎王也好不到哪儿去。
额尔敦的来信不光说自己要送给大燕朝牛马的事,还顺道告诉西戎王,赶紧给宝日娜找婆家吧,哈孜那小子变心了。
宝日娜是西戎王唯一的女儿,也是西戎王的心尖肉。西戎王没敢把信的后半段告诉宝日娜,只让人赶紧把额尔敦接回来,一切都等额尔敦回来再说。
哈孜和额尔敦终于走了,其他各国使臣也陆续回国。
南梁的王子本来想跟大燕和亲,但看到北疆和西戎娶的都只是大臣的女儿,他觉着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讨一位公主和亲,便没提这件事,也跟着使团离开。
所有外人都离开,明德帝就准备处理内部矛盾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不速之客进宫来了。
这人是谁呢?
要说来的也不算外人,跟明德帝还算沾了点儿亲戚关系。
此人正是丽嫔的表姑奶奶,宜阳大长公主申宁。
说起来宜阳大长公主算不得皇亲国戚,但她能被封为大长公主,也是有原因的。
这事儿说起来就追溯到明德帝的爷爷高宗皇帝的时候,那时大燕有个劲敌叫东胡国,把大燕朝可是祸害得不轻。
后来丽嫔的祖父辈终于打退了几次东胡国,换来一个喘息的机会。大燕朝派出使臣和谈,最终商议的结果里,就有一条:要让申将军的女儿去和亲。
申将军就是丽嫔的曾祖父,也就是他,带兵杀了东胡国几位将军,才换来和谈的机会。
倘若把申将军的女儿送去东胡国,后果可想而知,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但高宗皇帝还是选择了牺牲一个女子,换取大燕朝的和平。
他给申宁赐封宜阳公主,又给了许多瓷器、丝绸、茶叶、食盐、种子等东西做嫁妆。
而申宁也是个有本事的女人,她去和亲,非但没有死在东胡,反而促成了东胡和大燕朝几十年的友好邦交。
只是这位大长公主的命运也是多舛,她嫁过去的时候才十四岁,正值青春妙龄,而东胡国的国王已经七十多岁了。
老国王虽然喜欢她,但两人恩爱了不到一年,老国王就翘辫子了。
老国王死后,几个儿子争王位,申宁从中斡旋,最终帮助大妃的儿子少叔屯登上王位,可她自己也得遵从东胡的习俗,嫁给这位继子为妻。
还好少叔屯也很喜欢她,还跟她生了一儿一女。
可少叔屯继位的时候都四十多岁了,两人成婚还不到五年,少叔屯也死了。
少叔屯死后,他的长子铁勒继位。同样的,也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妃子,包括申宁。
申宁那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却已经改嫁两次。若是换了旁人早就受不了了。
可她非但忍受下来,还把铁勒也给拿捏住了。
老天爷总算没有再折腾这位坚韧的女子,铁勒是个长命的,而且跟申宁的感情十分要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铁勒在位三十年后,东胡大臣们都要求他先立太子,免得以后又起争执。而铁勒居然排除众议,立了申宁的儿子敖登为太子。
申宁和铁勒虽然感情好,但她却没有给铁勒生过孩子。
也就是说,铁勒立的太子,其实不是他儿子,而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咱也不知道铁勒的脑袋瓜子里到底装的是啥,反正是为了他这个爱妃生的弟弟能坐稳王位,铁勒在六十岁那年,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情况下,忽然就宣布退位了。
之后,两人就以太上皇和太妃的身份,扶持敖登继位。
敖登也凭借自己的雷霆手段,不但坐上王位,还坐得稳稳当当。
铁勒做了三年太上皇,才在一次赛马会后无疾而终。
而申宁则表示,她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十年都给了东胡,将来的日子,她想回大燕养老。
就这样,这位宜阳大长公主作为几百年来为数不多的能活个好岁数的和亲公主,不光活着回国,还把自己的儿子扶上皇位,成了大燕朝最有名的巾帼英雄。
宜阳大长公主回来的时候,明德帝已经继位,他给宜阳大长公主赐了一处景色很好的皇家园林福茂园,又赐了两处温泉山庄,各种待遇都比照着太后来。
就连太后见到宜阳大长公主,说话也得客气一些,遇到事儿都得让她三分。
上次丽妃被降为丽嫔,明德帝还哆嗦了一下,担心宜阳大长公主会不高兴。
没想到她老人家该吃吃该玩玩,压根没掺和。
可是事情都过了这么久,大长公主忽然又进宫来,明德帝心里不由得犯嘀咕。
难不成还是因为丽嫔的事儿?
宜阳大长公主进宫来,也没端架子,先去太后的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接着就说要去乾清宫给明德帝请安。
太后哪儿敢真让人去给明德帝请安,忙让小林子去请明德帝过来。
待明德帝过来,宜阳大长公主就跟往常一样,嘘寒问暖的像个寻常长辈。
直到母子俩都放松警惕,以为没事了,打算摆膳。
宜阳大长公主才漫不经心地说:“干巴巴的用膳多没意思,听说宫里有个能歌善舞的嘉和妃?不如让她出来跳个舞,助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