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天灾
到了年根,盛京降了瑞雪。
边城传来噩耗。
接连半月低温寡照。
降温频繁,东南、东北地区出现了低温寡照天气,会影响到明年的庄稼收成。并且还伴随了持续的大雾,百姓行动困难,产生了很多麻烦和不应有的伤亡。
萧御霆得到线报,整整两夜没睡,与幕僚在书房中商讨对策。
根据记载,边城及其边境,在五十年前曾发生过一次严重霜灾,三天内气温大幅下降,三十七个县市严霜满地,寒如隆冬,大量庄稼被冻死,造成至少上千人死亡,还逼得许多百姓流离转徙。
治理难,但应对措施必须尽力做到位。
对策制定完,萧御霆身边的亲信,韩枫,程副将等人,带着两名幕僚,和朝廷拨的赈灾款,策马奔向南方,与当地官员接应。
此次他们就直接在边城定下来,等待年后安澜王府的大部队。
萧御霆犹觉得心中难安。
柳云容自掏腰包拿了一笔银子,又从安澜王府的公中支了一部分,一同送去边城。
柳云容的老家离灾区比较远,舅舅是没有危险的。
但表嫂张氏急了,她的娘家正好在灾区。
张氏求到柳云容跟前来,请她一定要救救她的娘家。柳云容安抚她,记下了她娘家的地址和家主姓名。
柳云容问:“安澜王府即将前往边城,但是盛京中的铺子还是继续经营,你是想带着柳砚在盛京继续生活,还是随我回边城?”
盛京的物质资源和生活环境自然要比边城好上不止一星半点。若张氏想让柳砚好好读书考功名,在盛京也是最好的选择。
张氏一下犯了难。
“不瞒王妃,我也想了许久。”张氏叹气,“您那个不争气的混账表哥,虽然无知愚蠢,又坏……可他这辈子的确有个目标,就是做个读书人,考取功名。”
“从前他在书院念书,也的确是有几分聪明的,夫子常常夸赞,否则公公婆婆也不会花大价钱供他念书。”这是张氏头一回在柳云容跟前提起亡夫。
“我想让柳砚一心读圣贤书,一定读出个名堂来,看看老柳家究竟是不是这个读书的料。”
柳云容笑了:“表嫂这是还没考虑好。”
张氏满脸为难:“盛京的书院太好了,我天天去盛京这几个书院的门口溜达,人家的夫子,书本,都跟边城的不一样,都好得很。”
“但是,我若不带柳砚跟您回边城,在这里念书也是后继无力。王妃,我们娘俩依仗着您呢。”
张氏很真诚。
的确如此,柳云容顾念这为数不多的亲情,对她和柳砚非常好,张氏知道这一切都源自于柳云容的慷慨,所以她很尽心的做事,尽力替柳云容分忧。
即便盛京的教育资源好,但是没有柳云容坐镇,照拂柳砚,他们娘俩在这里就没有意义了。
况且,受了柳云容的照拂和托举,他们应该待在她身边才是。
柳云容很好说话,“不着急,总之离我们启程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表嫂可以好好考虑。”
她为人母后,也愈发理解了作为母亲的女人们。
虽然柳云容不想让自己成为一切都为了孩子的那种母亲。
可她不能否认的是,自从生下虎崽,她考虑事情总会优先考虑到“这件事对孩子如何?”
所以柳云容愿意让张氏再考虑考虑。
柳云容不能再为灾区的百姓做什么,心中却总惦记着。
这日萧御霆休沐,夫妻二人便带了些抄好的经书,上麓山寺祈福。
柳云容诚意满满,后又拜访了住持和几位高僧。
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的力量显得格外渺小。柳云容是边城生人,她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即便过往的经历并不美好,可是那里的一切都与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乡的灾难令她伤心。
……
时间过得飞快,眼瞧着快过年了。
太后邀请几位朝中有头有脸的命妇入宫赴宴,柳云容也在其中。此次寿康宫宴请,不是专程叫大家来聊天的。
而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大家聊一聊,那便是崔三小姐的婚事。
柳云容裹着大氅进入寿康宫,寿康宫内地龙烧的旺,柳云容一进来就被热气席卷,困倦地打了个哈欠。
她来的早,太后刚起,柳云容与钱嬷嬷一同替太后梳妆。
太后人逢喜事精神爽,拍了拍柳云容的手背:“容儿觉得,那裴国公府门第,家世,人品……如何?”
“太后慧眼如炬,哪里用得着来问臣妾?”柳云容狡黠一笑,“您亲自挑的,准没错。”
“哈哈哈,你这孩子!就会捡些好听的说给哀家听!”
太后这么说着,心里却很高兴。
崔昭棠是她娘家这一辈姑娘中最出众的,曾有人提议安排她入宫为妃,与皇室血脉亲上加亲。
被太后拒绝了。
她自己是被家族强制送进宫的,一辈子都要蹉跎在这里,她不想侄女也与她同样命运。
太后曾在宴席上悄悄问过崔昭棠的意愿,问她是否愿意入宫为妃。
崔昭棠摇摇头,委婉拒绝。
“姑母,宫里的日子艰辛,只有如姑母这般的能人才能稳得住心。我性子太冷,不喜争抢,恐怕难当大,恐怕给家族蒙羞。”
太后道:“那就不进宫,姑母护着你,不让他们逼你。”
此次说了与裴钰的婚事,崔昭棠倒是没有拒绝,只乖巧道:“一切听从家中长辈安排。”
太后便知道,她对裴钰也是有意的。
到了约定的时辰,寿康宫的宴会厅内已经坐齐了。几位命妇都雍容华贵,好奇地向门外探去。
柳云容呷了口茶,心里也有些好奇崔昭棠究竟是怎么样一位妙人儿?
柳云容如今生了孩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妇女’,对男女婚嫁之事有着莫名其妙的热情和好奇。
宫女鱼贯而入,开始摆盘,送菜。与此同时,钱公公在门外嘹亮通报:“崔三小姐到!”
众女的目光齐刷刷向她投射——
檐角冰棱折射着微光,崔昭棠踏着碎琼乱玉款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