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凌霄纪念中学的校长室里,小雪低着头站在一旁,校服上还沾着泥土。对面是个比她高半个头的男生,眼角有一小块淤青。
“怎么回事?“凌霄沉声问道。
小雪咬着嘴唇不说话。港生叹了口气:“这孩子从来不是惹事的性格。“
校长推了推眼镜:“据其他同学说,陈同学嘲笑林小雪的姐姐是...是靠特殊关系才拿到奖学金去英国的。“
凌霄的目光转向那个男生:“你说了什么?“
男生在凌霄的注视下瑟缩了一下:“我...我就是随口一说...“
“他说我姐姐是'凌先生的小情人'!“小雪突然抬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说我将来也...也...“
凌霄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校长连忙打圆场:“凌先生,孩子之间口无遮拦...“
“陈同学,“凌霄蹲下身,平视着那个男生,“你知道林小雨每天学习到几点吗?知道她为了考剑桥做了多少努力吗?“
男生羞愧地低下头。
“道歉。“凌霄的声音不怒自威,“不是对我,是对林小雪和她姐姐。“
男生红着脸道了歉。小雪抹了抹眼泪,小声说了句“没关系“。
离开校长室,凌霄摸了摸小雪的头:“下次遇到这种事,告诉老师就好,不用动手。“
“可是...“小雪攥紧拳头,“他们说您和姐姐的坏话...“
凌霄心头一暖:“嘴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管不了。但你可以用实力证明,你姐姐是靠真才实学考上的剑桥。“
小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港生在一旁悄悄抹眼泪:“这孩子,跟她姐姐一样倔。“
回公司的路上,凌霄突然吩咐司机:“去趟书店。“
半小时后,他抱着厚厚一摞书回到车上,全是女性科学家、企业家的传记。
“送给小雪的?“艾丽莎翻看着其中一本《居里夫人传》。
“嗯。“凌霄望向窗外,“让她知道,女孩子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赢得尊重。“
林志明律师已经在会议室等候多时。见到凌霄,他立刻打开厚厚的文件夹:“凌先生,关于青年领袖计划的实施细则,我有几点建议...“
凌霄示意他继续。林志明推了推眼镜:“首先是选拔标准。我建议参考新加坡奖学金制度,设立笔试、面试和品格审查三关。“
“可以。“凌霄点头,“但要给贫困地区的学生额外加分。“
林志明在笔记本上记下这点:“其次是资助范围。淡马锡方面希望优先考虑理工科,特别是新加坡急需的计算机人才。“
“不行。“凌霄断然拒绝,“文科同样重要。小雨读的就是社会学。“
两人就细节讨论了一整天。傍晚时分,蒋天颖的视频电话接了进来。屏幕上的她看起来疲惫但兴奋:“凌生,马来西亚那边有五个孩子通过了初试,都是华人新村的孩子!“
凌霄微笑:“把资料传过来,我亲自面试。“
“还有件事...“蒋天颖犹豫了一下,“洪兴有些老兄弟不太理解这个计划,觉得花这么多钱培养外人...“
“安排他们去剑桥看看小雨。“凌霄早有准备,“让他们亲眼看看,这些孩子有多优秀。“
挂断电话,艾丽莎端来一杯参茶:“明天是小雨生日,礼物准备好了。“
凌霄接过茶杯:“她想要什么?“
“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还有...“艾丽莎忍笑,“你上次去伦敦答应带她吃的鱼薯条。“
凌霄失笑:“这孩子...“他想了想,“再加一台笔记本电脑,要最好的。“
夜深了,凌霄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凌霄纪念中学的方向。那里亮着几盏灯,可能是住校的老师还在加班。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在那个肮脏的录像厅里,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吃饱饭。
“在想什么?“艾丽莎走过来,为他披上外套。
“我在想...“凌霄轻声道,“如果当年有人给我一个机会,我会不会少走些弯路?“
艾丽莎靠在他肩头:“所以你现在在做的,就是给那些像当年的你一样的孩子一个机会。“
次日清晨,凌霄刚进办公室,零就匆匆走来:“凌生,出事了。印尼泗水那边,我们资助的三个学生被当地极端分子盯上,家里收到了恐吓信。“
凌霄脸色一沉:“联系唐永年。“
视频会议上,唐永年面色凝重:“是'伊斯兰扞卫者阵线'干的。他们反对华人资助穆斯林孩子。“
“孩子们安全吗?“
“暂时转移到华人商会了。“唐永年叹了口气,“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凌生,有些事...不是光有钱就能解决的。“
凌霄沉思片刻:“联系泗水市长,就说我想捐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面向所有族裔。“
唐永年眼前一亮:“这主意好!既能帮到贫困家庭,又能缓和族群矛盾。“
“还有,“凌霄补充,“以学校名义邀请那几个孩子的家长去新加坡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教育能带来什么。“
一周后,泗水市长亲自出席了技校奠基仪式。在记者会上,他高度赞扬了凌霄集团的“跨族群教育计划“。极端组织的抗议声浪很快被主流舆论淹没。
与此同时,第一批获得资助的二十名学生齐聚香江,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凌霄亲自带他们参观凌霄纪念中学,讲述自己从九龙城寨走出来的故事。
“凌先生,“一个来自印尼的穆斯林男孩怯生生地问,“您...您真的曾经连饭都吃不起吗?“
凌霄点点头:“比你们中最穷的还要穷。“他指着校园里最高的一栋楼,“那里曾经是片烂泥地,和我当年住的地方差不多。“
孩子们发出惊叹声。小雪骄傲地挺起胸膛:“凌先生说过,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放弃努力!“
夏令营最后一天,凌霄收到了剑桥大学的来信。
小雨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去哈佛交换的机会,信中还附了一张照片——她站在剑桥的图书馆前,笑容灿烂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