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请立苏晚晚为太子妃
“皇上气得取下墙上的宝剑,追着太子爷砍……”
“……扔出去的玉玺把太子的额角都砸破了。”
太子陆行简为了养伤,对外宣称醉酒闭门不出。
苏晚晚突然意识到,昏暗的前途中浮现一线光明。
那线光明不是别人。
正是先帝独子,太子爷陆行简。
她的青梅竹马的儿时伙伴。
周婉秀兴冲冲地去东宫送醒酒汤。
她大可以不跟着周婉秀去。
可她还是去了。
半推半就,颠鸾倒凤。
看起来是她被他强迫。
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她利用了他,逃避成为先帝玩物的命运?
毕竟,陆行简与她的情分比旁人要深厚许多。
虽然以这种不光彩的方式委身于他,分外委屈。
可说到底,她其实还是感激他的。
……
苏晚晚推着轮椅去了书房。
书房的桌子上摆着文房西宝,收拾得很整齐。
一个被破坏了的小匣子便显得有些突兀。
苏晚晚盯着小匣子看了一会儿,,推着轮椅靠近,打开匣子看了一眼。
里面是好几封信,都被拆开过。
有几封信很熟悉——是她写信常用的信封和字迹。
苏晚晚大致翻了翻,心情变得非常复杂。
这里的信分成两类。
一类是她写给徐鹏安的信。
另一类,是徐鹏安给她写的信。
她把这些信都拆开看了一遍,坐在那里发了半天的呆。
难怪她从未收到过徐鹏安的信。
原来早就被有心人截胡了。
想来顾昉拿出来证明她清白的那封信,也是被陆行简截胡的吧。
徐鹏安最后给她写的信,是封绝笔信。
他预感到自己可能凶多吉少,语气带着几分悲壮。
他问,如果他平安归来,能不能不和离?
两个人好好过日子,他会尊重她,爱护她,把她的孩子视若己出。
两个人白首偕老。
而不是连手都没牵过的假夫妻。
如果他回不来,她不必守寡,最好凭着他写下的这封和离书尽快离开徐家,嫁妆全部带走,不要被徐家人算计去。
苏晚晚不禁想起那个身穿大红喜服的徐鹏安,高大英俊,眼里有光。
洞房花烛夜时,她提出一年后与他和离,可以把一半的嫁妆送给他作为补偿。
徐鹏安皱眉,眼里的光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掩饰不住的失望,沉默很久后给了她答复:
“女子安身立命本就艰难,我是堂堂男儿,岂能要你的嫁妆。到时候和离我来提,省得两家长辈刁难你。”
纵然他娶她是另有所图。
在他活着的时候,确实不曾为难过她,还为她考虑得周到细致。
毕竟成过亲拜过堂,对她也够尊重,徐鹏安在她心里还是有不一样的意义。
他信中最后的善意,还是温暖了她。
如果徐鹏安没有死,她是在苏家支持下顺利和离,还是继续窝在徐家做她的世子夫人?
无论如何,她大概都不必遭受前一阵子的名声诋毁和今天的修罗场面吧?
……
夏雪宜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才见到陆行简。
他慢条斯理地走到主位坐下,扫视一圈,淡淡问:
“太医呢?”
夏雪宜盯着他的脸,见他表情自然,没有任何愧疚和难堪,心里忍不住抽痛了一下。
她紧紧攥住手,脸上尽可能维持平静,挤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李总管说皇上没什么大碍,臣妾让太医又回去了。”
陆行简平静无波的目光落在夏雪宜脸上,情绪不明地说:
“皇后倒是体贴。”
夏雪宜脸色僵了一瞬,颤抖着唇,最后还是说:
“方才母后身边的大太监温梓过来嘱咐臣妾悉心侍奉,臣妾受益匪浅。”
张太后让她一定要顾全大局,不可把事情闹大。
闹大的后果就是让皇上趁机给苏晚晚名分,后宫多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如先忍气吞声,日后再徐徐图之。
陆行简并不意外这个结果,深深地看了皇后一眼:
“皇后跪安吧,日后不可再踏入东宫。”
夏雪宜脸色再也撑不下去,泪水涟涟:
“皇上,您对臣妾是有什么不满吗?”
“何出此言?”陆行简言简意赅。
“臣妾是您的结发之妻,与您夫妇一体,皇上不肯住在乾清宫,臣妾过来看您都不可以吗?”
夏雪宜压抑着哭声,脸上的妆都被眼泪冲花了,看起来楚楚可怜,格外惹人怜惜。
陆行简眉心缠绕着倦意,脸上带着两分冷然。
夏雪宜索性跪到他面前,手扶上他的膝盖哭得梨花带雨。
那股子委屈劲儿,真叫人心疼。
“是雪宜不懂事,不该闯进去,表哥不要生雪宜的气了好不好?”
“我只是太爱您了,受不了您身边有别的女人……我一定改……”
苏晚晚正好把起居室的门打开一条缝。
远远看去,夏雪宜正伏在陆行简膝上哭泣。
陆行简脸上带着一丝不忍和怜惜。
苏晚晚的身子定住。
实在没想到,一场帝后撕破脸的大戏,最后演变成倾诉衷肠的温馨场景。
也是。
他能娶出身低微的夏雪宜当皇后,自然是情深意厚。
他们是真夫妻。
自己才是那个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的存在。
无力和疲惫感瞬间涌上来。
他对夏雪宜的感情在那里摆着,要想通过他来扳倒夏家,简首是异想天开。
是她太天真。
陆行简听到起居室那边的动静,抬眸看过来时,正与苏晚晚西目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