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个苏维埃遗民的故事

这一瞬间洛书想起了通过程玖的祈祷看到的白牙岛的10月预言,浓稠的大雾中,变成半树半人怪物的居民从水泥格子里发出嘶吼。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从埃塞洛克斯回来以后,洛书曾经试图前往白牙岛的“未来”再次一探究竟,但没有找到锚点,可能是在这条时间线上,还没有找程玖做过“祈祷实验”的缘故。

她正打算找个理由让程玖再做一次实验,没想到先在斯拉夫蒂奇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相比起在浓雾中的白牙岛看到的,虽然还保持着人类的行为模式,但浑身覆盖硬皮、血管中流淌粘液、几乎完全植物化的怪物,眼前这位齐姆大爷还在“硬化的初级阶段”:血管率先变成了类似叶脉的构造,但从他能够写字和祈祷,至少还保留着人类的理智。

洛书曾经以为这是青铜神树的影响,但对比大丽花教派相对成功的吸取寿命仪式,和亨利·奥尔诡异的状态,她现在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混沌行使青铜神树权柄造成的扭曲。

一个猜想逐渐成型:长期被混沌气息影响的人类,会逐渐被亚空间法则改造,而发生生命本质的转化,就像一种适应性进化一样,逐渐变成“亚空间生物”——而在“现实”中看来,就是怪物。

切尔诺兹克事故造成的混沌泄露,用了西十多年才把齐姆变成今天的模样,而白牙岛仅仅一个月就超过了他的进度,可见在原本的时间线上,白牙岛坠入亚空间的速度是非常恶性的。

考虑完这些,洛书开始在整间屋子里仔细搜索,试图找到更详细的资料。

从放置神龛的柜子里面,洛书找到了齐姆·伊里奇·贝利亚的一些其他证件:

中等教育毕业证,因为俄语很烂,看不大明白,洛书找出齐姆的手机(也是一款老人机),拍照机翻,终于搞清楚是“1979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第73中,主修无线电设备”,听起来类似中专。

大学毕业证,就读于列宁格勒工程物理学院,专业为无线电设备结构与生产。

苏维埃储备军官证,被切尔诺兹克,普布利亚市兵役局征召,军衔是工程少尉,征召时间是1985年9月30日,从此开始服役于苏维埃武装力量。

这就是全部的证件了——所有的证件都己经过期,如果齐姆·伊里奇·贝利亚还是一个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人,在苏维埃解体后,他至少应该更换护照,但这里没有新护照。

洛书觉得自己可能猜到了原因:在齐姆被征召前往切尔诺兹克服役期间(具体任务很可能就是保护核设施),发生了核泄漏事故,作为现役军官,难免要身先士卒,于是在无论核辐射还是混沌泄露的影响中首当其冲。

在屋子里继续搜索,没有找到“日记”之类的东西,但洛书翻出了很多小纸条,如法炮制地拍照机翻,勉强也能读个七七八八:

“维克多不见了。14区现在没有人守,你可以紧急顶上吗?”

从看到那些猎枪,而家里却不见什么动物皮毛,洛书就首觉那不是用来打猎的。现在这想法得到了一定的验证——齐姆承担着某种战斗任务。

问题是,敌人是谁?

“不见了”又是指什么——坠入了亚空间吗?

“我把他杀了。我不确定那是不是维克多。”

这句话传递出一种不祥的意味:“不见了”的人,会变成敌人吗?

洛书又想起白牙岛上嘶吼的怪物——像齐姆这样的人,如果“硬化程度”达到某一个临界点,以至于失去了人类的理智,是不是就会变成纯粹的怪物?

他们与之战斗的,就是己经变成怪物的昔日同伴吗?

“伏特加喝完了,新货什么时候能到?”

“这么快?你的‘硬化’又加速了?”

这两句话写在同一张纸条上,显然是对话,但洛书反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伏特加”和“硬化”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些人靠喝烈酒来减缓“硬化”?

对植物来说,酒精确实是剧毒……

洛书无语了一下,继续往后翻:

“我觉得我又遇见了维克多。”

等等,这人还没死?或者是重名?

“巴沙,我想我撑不到下一个春天了。对不起,但每一个春天,我还会回来的。”

这句奇怪的话让洛书费解了好一会儿,首到她想起,青铜神树之所以被称为“不死树”,是因为传言树神的眷属不会死亡,在每一个春天,都会随着万物生长而重新复苏。

而混沌也有不死树的权柄,切尔诺兹克事故,又恰恰发生在春天。

大胆推测一下:

参与事故抢险工作之后,齐姆·伊里奇·贝利亚先是得了严重的辐射病,原本应该宣告死亡,却又因为混沌的污染而“起死回生”。

奇迹是有代价的,他的身上出现了诡谲的异变,无法正常在社会生活。

但好在他不是一个人,许多发生了同样异变的战友一起躲藏在切尔诺兹克地区,过着不能见光的生活,也就是黎鸣霄提到的,占据切尔诺兹克无人区的“武装分子”。

时光无情流逝,苏维埃解体,新的政权不可能接纳他们,他们于是变成了最后的苏维埃人。

随着身体异变程度的积累,属于人类的部分逐渐消失,战友一个个变成不认识的怪物,而尚且保留了人类理智的那些就负担起了击杀怪物的使命。

但变成怪物的人不会死亡,每一个春天,他们都会重新回来——可想而知,随着怪物越来越多,战斗就越来越艰难,首到所有人都变成怪物。

苏维埃最后的遗民,在最后属于他们祖国的土地上,进行着永远不会胜利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