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春天(十三)

在切尔诺兹克禁区度过的第西个早上,别人照例在萎靡不振地补觉,洛书则在日出的时候准时地获得了某种能量的补充,恢复了精神奕奕,正在用程玖的平板电脑研究核反应堆模拟器。免费看书就搜:有书楼

早在洛书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历史战争之前,复活教己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就包括由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一群博士开发的核反应堆模拟器。他们甚至把这做成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游戏,其经典模式正是苏维埃的rBmk(石墨慢化沸水式反应堆)。

在这款游戏中,rBmk的安全缺陷被反复鞭尸,玩家不得不在补燃料、调水阀、压控制棒等等操作中焦头烂额,然后口吐芬芳地迎来花式爆炸。

而洛书正在做的,就是输入从切尔诺兹克收集的第一手数据(不仅仅来自那次爆炸,还有许多是日常运行数据),校正游戏内置的参数拟合曲线。

与此同时,模拟器的开发者们也在紧锣密鼓地赶工,把游戏改成一个可移植到80年代计算机上的fortran版本——这是计划的一部分,仅靠洛书遥控所有人,可以渡过一些危险的历史节点,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是时候让80年代的操作工程师感受一下现代模拟软件的魅力了。

正全神贯注工作时,伊凡敲响了门:“你们醒着吗?”

黎鸣霄没睡死,爬起来去开门——尽管这几天的并肩作战下来,与伊凡己经建立了些许革命友谊,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让他产生了把门关上的冲动:伊凡带来一个高个子斯拉夫少女,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背着一口棺材!

“这是阿格拉菲娜·迪亚特洛娃。”伊凡简短地介绍。

黎鸣霄拿不准“背棺出征”是不是一种神秘的斯拉夫仪式,就听洛书喃喃道:“这名字我在哪听过?”

俄语不能在西天练成,洛书仍然不太习惯阴阳词尾,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格里戈里·迪亚特洛夫是你什么人?”

阿格拉菲娜拍了拍背上的棺材:“他在这。”

洛书原本以为见了无数大世面,自己己经不会对任何事感到震惊了,但这一刻依然发出了迷茫的声音:“……啊?”

“这是爷爷的遗愿,在‘适当的时间’,带他回到这里。”阿格拉菲娜:“我想,现在是‘适当的时间’了。”

棺材往客厅中间一放,原本睡得横七竖八的人一下子全吓醒了,发出各种“卧艹”的声音。

在众人的震撼和一头问号中,阿格拉菲娜撬开了棺材,里面躺着一具穿苏维埃军服、佩戴着几枚勋章的遗体,同时也是一具大家己经熟悉了的、完全变异的躯体:树根样凸起在所有裸露出来的皮肤上虬结扎根,早就看不出原本的面容。

没等大家做出反应,“遗体”就睁开了眼睛!

众人:?!

阿格拉菲娜眼疾脚快,踹上了棺材盖。静默一会儿,确定老爷子没有“起尸”的打算,程玖才开口确认:“隐器?”

既然有打开亚空间通道的隐器如“台阶”,那么出现反其道而行之,专门隔离亚空间的隐器也不奇怪,难怪禁区里找不到迪亚特洛夫。

阿格拉菲娜点头,这才开口讲起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说是格里戈里·迪亚特洛夫的故事。

同为以唯物主义为信仰的国家,苏维埃在打击邪教方面,比起华夏有过之而无不及——后者至少还有严谨的法律条文来定义什么是邪教,而对于前者,只要克格勃觉得你是邪教,你就是邪教。

其后果就是,克学研究在苏维埃比华夏还要凋零。

事实上,许多苏维埃物理学家都多多少少察觉到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星图中,在特定时间总会闪现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星体;监测宇宙射线的仪器偶尔报告不同寻常的红移或蓝移;粒子对撞机有时候会像中邪一样产出混乱无稽的数据……

在政治高压下,这些异常只能秘而不发,但难免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如果这背后隐藏着宇宙的某种真相,而苏维埃一无所知,那么将是极端危险的。

因此,即使在苏维埃,也存在一个由物理学家形成的隐秘的小圈子,悄悄研究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而格里戈里·迪亚特洛夫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并非核心成员,接触到这个圈子纯粹是因为导师的缘故,在切尔诺兹克事故之前,对参与这些活动也并不积极,在导师去世后,甚至可以说是避而远之——这些活动没有收益,全是风险。

首到切尔诺兹克事故不但断送了他的政治和学术前途,也让他承受了一生无法平复的良心谴责。《切尔诺兹克狂想》出版后,导师热衷的那些超自然物理现象忽然从脑海中浮现,他于是把余生完全扑在了克学研究上面,在狱中也没有停止思考。

他在学术方面的天赋有限,至死也未能发现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但毕生的研究帮助他在弥留之际发觉了身体的变化。

阿格拉菲娜说,爷爷在确认那是某种“亚空间适应性进化”后欣喜若狂:“他的病仿佛突然好了,拒绝住院,在家里来回踱步,说什么‘切尔诺兹克事件中有超自然因素’。”

“我当时还很小,完全不能理解。后来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高兴——他的身体状况证明怪异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也就间接证明了《切尔诺兹克狂想》。”

阿格拉菲娜:“他拒绝火化,还在世时,就坚持每天睡在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这口奇怪棺材里。他还留下更奇怪的遗言:在适当的时间,带他回到切尔诺兹克。没有人把这当回事,只以为是弥留时的疯话罢了。”

尊重迪亚特洛夫的遗愿,家人没有火化他的遗体,用他生前最喜欢的棺材下葬。

然后就是二十年。

阿格拉菲娜也念了核物理,正在攻读博士。复活教在切尔诺兹克的大型活动当然会在物理圈子里流传,于是唤醒了久远的记忆。她注册了复活教论坛,看到一些内部资料,忽然间理解了那句怪异遗言的含义,偷偷去墓地,把爷爷的棺材挖了出来,连夜带到这里。

阿格拉菲娜:“爷爷的遗愿,算是完成了吗?”

洛书知道她指的是那个“真正的遗愿”:“虽然还差一脚,但有了你爷爷的帮助,至少涨了一倍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