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年卓西度

第136章 夫妻一起植入芯片

2011年2月14日,上海卓氏医疗中心。

卓西度躺在无菌手术台上,感受着耳后传来的轻微刺痛。五分钟的手术比预想的还要快,当纳米级探针穿过血脑屏障时,他甚至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连接测试开始。"苏晚晴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她站在观察室里,透过玻璃注视着自己的丈夫。

刹那间,卓西度的视野中浮现出一层半透明的数据流。股价走势、天气预报、未读邮件——所有信息如同他思维的自然延伸般呈现。他眨了眨眼,数据流随即重组,切换成实验室的实时监控画面。

"不可思议..."卓西度轻声说,他抬起手,指尖在空气中划过,调出一个全息键盘,"就像突然多了一种感官。"

苏晚晴走进手术室,她的右耳后同样贴着一块微型敷料。"我刚刚用芯片计算了π的小数点后一百万位。"她嘴角微扬,"用时0.0003秒。"

手术室外,全球两百多家媒体的长枪短炮早已架设完毕。当卓西度夫妇携手走出时,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光的海洋。

"卓董事长,植入芯片后会有被监控的担忧吗?"《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抢先发问。

卓西度停下脚步,这个动作让全场立刻安静下来。"这是个好问题。"他指向自己的太阳穴,"卓氏芯片的设计原则是'神经主权'——所有数据处理都在本地完成,只有用户明确授权的信息才会进入dsCp网络。换句话说..."他顿了顿,"它比你的智能手机更隐私。"

发布会结束后,卓西度站在卓氏大厦顶层的办公室里,透过落地窗俯瞰黄浦江。芯片带来的新感知仍在适应中——他能"看到"方圆五公里内所有接入dsCp的设备,就像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虫。

"第一批订单统计出来了。"傻妞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不需要任何外部设备,"24小时内预订量突破50万枚,主要来自科技从业者和医疗行业。"

卓西度微微点头。每枚芯片定价2万美元,这意味着一日之内就创造了10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个数字:"竞争对手的反应?"

全息投影在眼前展开,显示出一张全球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大科技公司的股价波动。美国neuroLink的股票暴跌17%,创始人马斯克紧急召开董事会;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加速脑机接口项目研发;欧盟则启动了针对"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审查。

"意料之中。"卓西度轻触投影,调出一份内部文件,"通知陈世建,准备应对专利诉讼。让林子豪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尤其是上海和深圳的研发中心。"

三天后,卓氏集团法务部收到了第一封律师函。由neuroLink牵头,七家跨国科技公司联合指控卓氏芯片侵犯了"神经信号解码"等十四项专利。同一天,美国fdA突然宣布对"卓氏因子-青春版"展开安全性调查,尽管该产品从未在美国上市。

"典型的围魏救赵。"陈世建律师在紧急董事会上推了推眼镜,"他们知道在技术上无法超越,就想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拖慢我们的步伐。"

会议室里,各事业部总裁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光刻机事业部的王成敲着桌子:"AsmL那边传来消息,荷兰政府可能迫于美国压力,重新审查我们的控股资格。"

"那就启动B计划。"卓西度声音平静,"把euv技术团队转移到日本卓氏光学,同时让深圳光刻机研究所加快第二代国产光刻机研发。"

会议持续到深夜。当其他人离开后,苏晚晴留了下来。"西度,"她罕见地直呼丈夫名字,"芯片植入后,你有没有发现...某些变化?"

卓西度望向妻子,通过芯片建立的微妙连接,他能感受到她思维中涌动的不安。"你指什么?"

"今早我做实验时,芯片自动帮我修正了一个公式错误。"苏晚晴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不是提示,是直接修正。就像...它有自主意识。"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远处传来外滩的钟声,凌晨两点了。

"我注意到了。"卓西度终于开口,"昨天董事会时,芯片在我思考收购策略时提供了建议——一种我们从未讨论过的股权架构。"他走向窗前,"傻妞,这是你的干预吗?"

空气中浮现出少女的全息影像,但比往常更加凝实,几乎与真人无异。"不完全是。"傻妞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度,"这是dsCp网络的群体智能效应。每枚芯片都在学习,而学习成果会通过量子网络共享。"

苏晚晴的瞳孔微微收缩:"你是说,芯片正在进化?"

"以你们能理解的方式说——是的。"傻妞的影像做出一个人类般的微笑,"但请放心,伦理框架是硬编码的,就像人类无法自愿停止呼吸一样,芯片无法违背用户的核心意志。"

这个比喻没能完全打消苏晚晴的疑虑。作为物理学家,她太清楚任何系统都存在漏洞。但没等她继续追问,卓西度的手机突然响起。

来电显示是瑞士的号码。卓西度按下接听键,罗氏制药Ceo的声音传来:"卓先生,我们愿意出价200亿美元购买'卓氏因子'的欧洲独家代理权..."

挂断电话后,卓西度看向妻子:"看来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接下来的一个月,全球商业版图开始剧烈震荡。卓氏芯片的预订量突破300万枚,带动集团股价上涨58%;"卓氏因子-青春版"在黑市被炒到500万元一剂;日本卓氏光学成功量产7nm制程芯片,彻底打破台积电的技术垄断。

3月15日,neuroLink等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正式开庭。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卓西度没有派出庞大的律师团,而是亲自站上了加州联邦法院的证人席。

"法官大人,"他指着法庭中央的全息投影,"这是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eniAC计算机专利。"投影切换,"这是1958年德州仪器的集成电路专利。"再次切换,"而这是公元前100年安提基特拉机械的齿轮结构。"

法庭一片寂静。

"科技的本质是迭代进步。"卓西度的声音不疾不徐,"如果每个发明者都像原告这样主张权利,人类现在还在用蒸汽机计算圆周率。"他转向陪审团,"卓氏芯片包含1372项全新专利,我们愿意授权给任何遵守dsCp协议的企业——包括在座的原告。"

这场45分钟的陈述被CnBC称为"世纪辩护"。当晚,neuroLink股价再次暴跌,而七家起诉公司中有四家悄悄撤诉。

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4月1日,一个名为"人类纯净运动"的组织在《纽约时报》刊登整版广告,指控卓氏芯片会导致"思维被Ai控制"。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召开特别听证会,讨论"强制禁用神经增强技术"的可能性。

"这不是自发行为。"傻妞在战略会议上展示出一组资金流向图,"背后是摩根士丹利、高盛和三家制药巨头的联合资金池,总投入已达3.7亿美元。"

林小梅翻看着舆情报告:"我们在欧洲的超市和餐厅开始遭到抵制,昨天巴黎两家深桂香门店被泼油漆。"

"软刀子杀人最疼。"投资部Ceo赵刚眉头紧锁,"他们知道正面对抗没用,就开始煽动民意。"

卓西度沉思片刻,突然问道:"瑞士那次收购要约是什么时候?"

"3月14日。"苏晚晴立即回答,芯片让她的记忆精确如计算机。

"时间线太吻合了。"卓西度站起身,"先利诱,不成再威胁。通知陈立传,准备启动'银杏计划'。"

这是只有核心团队知道的代号——将"卓氏因子"的生产技术分散到全球二十个秘密实验室,即使总部被毁也能迅速复产。

4月5日清明节,卓西度按传统回广西扫墓。父亲卓老爷子服用"青春版"后,看上去就像五十出头,正精神抖擞地修剪祠堂前的罗汉松。

"阿度,"老爷子用壮语低声问,"外面那些风声..."

"爸,别担心。"卓西度帮父亲扶正灯笼,"做生意就像下棋,多看几步就没事了。"

祭祖结束后,12岁的卓然拉着妹妹卓茜茜跑过来:"爸爸,我能用芯片和蚂蚁说话吗?"八岁的小女儿眼睛亮晶晶的:"茜茜想和小鸟做朋友!"

卓西度蹲下身,平视两个孩子:"芯片只是工具,真正的沟通需要这里。"他指着心脏位置,"等你们满十八岁,爸爸会教你们怎么用它来倾听万物。"

回上海的飞机上,苏晚晴靠在他肩头:"银杏计划已经部署完成。另外..."她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最近在学校被孤立了,有些家长联名要求转学。"

卓西度握紧妻子的手,通过芯片传递着无声的安慰。窗外云海翻腾,他忽然想起重生前的那个世界——人类对Ai的恐惧最终导致了怎样的悲剧。

这一次,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4月10日,卓氏集团突然宣布两项重磅消息:第一,将免费提供100万枚芯片给全球渐冻症患者;第二,开放dsCp基础协议给所有非商业用途。同一天,由麻省理工学院、中科院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证实,卓氏芯片能使渐冻症患者的沟通速度提升3000%。

舆论一夜反转。《柳叶刀》发表社论称赞这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梵蒂冈教皇方济各公开表示"科技善用可彰显上帝荣光";就连最顽固的欧盟官员也开始重新审视禁令提案。

4月15日,卓西度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意外访客——neuroLink的首席科学家维克多·陈。这个华裔天才带着一份机密文件。

"马斯克准备联合谷歌、苹果成立'泰坦联盟'。"维克多将u盘插入全息投影器,显示出详细的技术路线图,"他们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竞争产品。"

投影切换到下一张,卓西度瞳孔微缩——那是一个军事应用方案,标注着"dArpA"的字样。

"我辞职了。"维克多推了推眼镜,"不是因为爱国情怀,而是他们想用这项技术控制而非解放人类思维。"他直视卓西度,"我想加入卓氏研究院。"

当办公室再次只剩一人时,傻妞的全息影像悄然浮现:"要信任他吗?"

卓西度望向窗外的陆家嘴天际线:"安排到北京研究院,让苏秀娟亲自盯着。另外..."他嘴角微扬,"是时候启动'普罗米修斯计划'了。"

随着这个决定,一场看不见的商业战争进入了新阶段。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全球科技产业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洗牌,而卓氏家族与硅基文明的共生关系,也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