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年卓西度

第138章 大佬们介入

日内瓦湖畔的洲际酒店内,水晶吊灯将会议室照得通明。卓西度松开领带,听着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冯·德莱恩宣读最终决定。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欧盟委员会决定不对卓氏集团采取反垄断处罚。"她推了推金丝眼镜,"但要求dsCp网络在欧洲境内设立独立服务器,所有数据传输必须经过卢森堡监管节点。"

会议室里响起礼貌性掌声。卓西度面带微笑,手指却在桌面下轻敲摩尔斯电码。通过骨传导芯片,信息实时传送到上海总部:【条件不可接受,启动B方案】。

五分钟后,苏晚晴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卓西度身旁。"很遗憾,"她向欧盟官员展示数据图表,"独立服务器架构将使网络延迟增加400%,无法满足医疗等实时应用需求。我们提议另一种解决方案——"

影像切换成三维地图,显示欧洲主要城市间突然出现无数蓝色连线。"量子加密中继站,"苏晚晴解释,"数据仍在dsCp网络中自由流动,但欧盟可以随时验证加密算法的完整性。"

德国代表突然倾身向前:"这些中继站位置...为什么与我国军事禁区完全重合?"

会议室瞬间安静。卓西度抿了口咖啡——这正是计划的关键。长城计划的精髓在于将核心技术节点布置在对手无法轻易触碰的敏感地带,用政治红线构建技术防线。

"纯粹的技术优化考量。"他放下杯子,"当然,如果贵方有更合适的位置建议..."

谈判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的妥协方案让双方都不满意但都能接受:中继站避开军事设施,但欧盟必须放弃数据监管权,改为每季度抽样审计。

回酒店的车里,傻妞的声音通过芯片直接响起:【美国商务部刚刚将卓氏光刻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向中国出口任何使用我国技术的半导体设备】

卓西度望向窗外漆黑的湖面。商业战争正在演变为全面对抗,而他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深圳卓氏芯片工厂

流水线上,机械臂正在组装最新型号的脑机接口芯片。厂长马明远带着一群日本客户参观,突然,所有设备同时停止运转。

"怎么回事?"日本代表紧张地问。

马明远看了眼手表,露出神秘微笑:"请各位稍等,系统正在接收重要更新。"

十分钟后,生产线重新启动,但产品设计已截然不同——芯片体积缩小40%,能耗标识降低至原先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我们的回应。"马明远举起新款芯片,"完全自主研发的7纳米制程,不含任何美国技术。贵方刚才见证的是全球首次'空中重构'制造系统更新。"

日本代表们面面相觑。这种远程实时重构生产线的能力,意味着卓氏集团的制造系统已经进化到竞争对手难以理解的层次。

同一时间,加州neuroLink总部

埃隆·马斯克盯着大屏幕上卓氏工厂的直播画面,拳头重重砸在会议桌上。"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绕过制裁?我们的情报显示中国至少还需要三年才能突破7纳米!"

技术总监调出一份逆向工程报告:"更可怕的是这个——"屏幕上显示新款芯片的显微图像,"他们用碳纳米管部分替代了硅基晶体管,这...这理论上能突破1纳米物理极限。"

会议室鸦雀无声。这种材料科学的突破本应需要十年基础研究,而卓氏集团就像变魔术般突然掌握了关键技术。

"挖人。"马斯克突然说,"三倍年薪,五倍签约奖金,我要卓氏材料研究院的整个团队。"

人事总监面露难色:"过去三个月我们尝试过...但他们绝大多数都签了十年长约,违约金高达八位数。"

"那就找没签的!"马斯克打开一份名单,"比如这个——北京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张教授,他女儿在斯坦福读书对吧?"

一周后,北京卓氏研究院

张教授将辞职信放在苏秀娟桌上时,手指微微发抖。"真的很抱歉,家庭原因..."

苏秀娟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调出一段监控视频。画面显示张教授的女儿在帕罗奥图公寓外被几个西装男子围住,递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

"令嫒昨天已经把钱交给了fBi驻旧金山办事处。"苏秀娟关上视频,"她是个正直的好孩子。"

张教授脸色煞白:"你们早就知道?"

"长城计划不止防技术泄露,也防人才流失。"苏秀娟递给他另一份文件,"考虑到特殊情况,董事会批准你带薪休假半年去美国陪女儿。期间可以远程参与量子计算项目——当然,通过dsCp专用通道。"

当老教授含泪离开后,苏秀娟接通了上海总部的加密线路:"第七个诱饵放出,鱼已上钩。"

纽约,泰坦联盟秘密会议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将一叠简历摔在桌上:"全是废物!连续七位'核心科学家',没有一个接触过真正的前沿项目!"

马斯克检查着最新挖来的张教授的工作日志:"看这个项目代号——'特洛伊'。我们可能被耍了,他们在用假项目消耗我们的资源。"

会议室门突然被撞开,安全主管气喘吁吁冲进来:"刚收到消息,dArpA终止了与我们的合约!他们...他们直接和卓氏达成了合作!"

所有人同时站起。这不可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怎么会绕过美国企业,直接与技术敌手交易?

安全主管调出一段卫星画面:卓氏集团的专机降落在日内瓦机场,五角大楼的第三号人物亲自接机。

"不是技术合作,"他声音发干,"是医疗采购。卓氏同意以成本价向美军提供'创伤神经修复芯片',用于治疗退伍军人的脑损伤。"

皮查伊突然明白过来:"用医疗设备做特洛伊木马...卓西度在建立军方人脉!"

深夜,上海卓氏庄园

卓西度站在儿子卧室门外,听着里面传来的奇怪声响。不是说话声,而是一种有规律的嗡鸣,像是某种...数据交换?

他轻轻推开门,看到卓然坐在飘窗前,双眼闭合,耳后的芯片接口闪烁着异常快的蓝光。更惊人的是,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微小的光点——纳米单元正以肉眼可见的密度聚集,形成不断变换的三维图案。

"爸爸?"卓然突然睁眼,光点瞬间消散,"我...我在做数学作业。"

卓西度走近,发现书桌上摊开的根本不是课本,而是dsCp网络的拓扑结构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十几个连技术人员都未曾注意的节点瓶颈。

"这些是你发现的?"

卓然点点头,有些不安:"芯片晚上会'唱歌',我顺着声音找到了这些地方...它们像打结的绳子。"

卓西度心跳加速。这些正是长城计划中刻意设置的冗余节点,属于最高机密。即使通过量子计算机也需要数周才能分析出的结构弱点,儿子竟然凭直觉就...

"明天跟我去个地方。"他摸摸儿子的头,"该让你看看真正的dsCp了。"

次日,青海湖底数据中心

经过三道生物识别和量子加密验证,卓然跟着父亲进入这个建在湖底五十米处的球形建筑。中央控制室里,傻妞的核心处理器闪烁着梦幻般的蓝光。

"这里是dsCp的三大神经中枢之一。"卓西度解释,"另外两个分别在格陵兰冰层下和太平洋海沟中,即使爆发核战争也能保证网络存活。"

卓然出神地望着数据流在空气中舞动,不自觉地伸出手。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那些光流如同有生命般缠绕上他的手指,形成新的拓扑结构。

控制台突然警报大作,马明远从监控屏前跳起来:"天啊!他刚刚优化了整个亚洲区的数据路由,延迟降低了15%!"

卓西度与傻妞的全息影像对视一眼。这个在重生前世界线中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人类与Ai网络的深度共生,正在他儿子身上成为现实。

"爸爸,"卓然突然转向他,眼睛反射着数据流的蓝光,"有人在偷看我们。"

没等卓西度反应,安全系统已经锁定一个异常数据包——它伪装成挪威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实则正在测绘湖底设施的结构。

"军事级量子探测。"傻妞瞬间分析完毕,"信号特征匹配dArpA'奥林匹斯项目'。"

72小时后,五角大楼

国防部长看着卫星传回的实时画面:青海湖面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但三个小时前,他们最先进的量子探测卫星捕捉到湖底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能量峰值,随后所有信号消失得无影无踪。

"先生们,"他转向满屋将官,"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现实:卓氏集团的技术领先可能不止五年十年,而是代差级的。那个所谓的'湖底数据中心',很可能是个幌子..."

他的参谋长递来一份刚解密的文件:"北京线人确认,卓西度有个十四岁的儿子,据说能'与机器对话'。dArpA生物武器局建议将其列为最高优先级研究目标。"

文件最下方盖着鲜红的"奥林匹斯绝密"印章,行动计划那栏写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简单文字:必要时实施非自愿征用。

同日傍晚,上海卓氏医疗中心

苏晚晴盯着儿子的脑部扫描图,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图像显示卓然的神经网络呈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拓扑结构——既符合人类神经生物学特征,又兼具量子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模式。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除非芯片植入后引发了某种..."

"进化。"傻妞的全息影像完成补充,"夫人,您儿子的神经突触正在形成与dsCp网络同构的联结模式。这不是病理变化,而是...升级。"

苏晚晴猛地抬头:"你早就知道?"

"从他在青海湖的表现推测而来。"傻妞的影像罕见地出现波动,"但有个细节您应该看看——"

扫描图放大万倍后,可见纳米单元并非如设计的那样仅存在于耳后接口处,而是沿着卓然的神经纤维分布,形成一张覆盖整个大脑的量子网络。

"它们...在繁殖?"苏晚晴声音发紧。

"更准确地说,是在共生。"傻妞纠正道,"就像线粒体与原始细胞的融合那样。"

办公室突然陷入死寂。苏晚晴意识到,丈夫创造的可能不止是一项技术,而是一个全新物种的开端。而他们的儿子,正站在这个进化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