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纸人点睛
到了墓地,孙传武开始念了开山斩草咒,然后定了穴。
定了穴以后,孙传武念了破土咒,杨小姐的弟弟就拿着铁锹开始动土。
墓穴挖完,孙传武念完了表文,一把火和地契烧了以后,跳下墓坑开始布置里面的东西。
四角填完了太岁骨等东西做好的荷包以后,孙传武又从包里掏出了一块儿用朱砂写了字的新青砖。
杨小姐属于产亡,在葬法里也算横死。
而且杨小姐早夭,属于单亡,他的丈夫还健在,那就必须要押镇。
砖头左边写着八个字:身披北斗,头戴三台。
右边写着:寿山永远,石朽人来。
背面也是八个大字:长命富贵,葬后大吉。
从押镇的词上不难看出,意思就是告诉亡人,你不要着急,等石头坏了以后,你男人就过来了。
这是怕早殃之人心急,把未亡人也一并带走。这种说法很多地方都在用,但是很多先生都不会,一个个顶了天算是经验多,但是学识上也只能算是入门。
砖头上贴了符,孙传武背面朝下,然后跳上了墓穴。
孙传武从包里又掏出一张净阴宅表文,念念有词。
“手捧天生五谷丁,神农赐我百万兵。”
“弟子今日亲手撒,撤去五方压煞星。”
“一撒中天藏真龙,运转时来大亨通。”
“二撒青龙湖暴雪,后代福泽千年荫。”
“三撒降住白虎星,福禄源源奏门庭。”
“四撒朱雀镇明堂,旺家旺业旺运长。”
“五撒玄武做北斗,盘龙卧虎运千秋。”
孙传武一面说着,一面把五谷以中央戊己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个方位撒完,然后烧了表文。
做完这一切,众人下了山,一上车康凯就忍不住开始问了:“不是传武,那个撒五谷不是子孙后代干的事儿么,你咋给人家撒了呢?”
孙传武白了眼康凯,没好气的说道:“不懂别瞎咧咧。”
“这觉地师净阴宅,你要是不净阴宅,你知道里面有啥东西啊,这个和他们撒五谷还有放粮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康凯恍然大悟:“哦,原来还有这个说道呢。”
“那可不,你要学的可多了。”
康凯点了点头:“可不么,上回你不在家,我给纸人点了眼睛,这家伙让咱爷差点儿打死。”
孙传武嘴角一阵抽搐:“你倒是挺狠,纸人你也敢点眼睛?”
康凯叼着烟傻笑着说道:“我不是不知道么,我就觉得纸人不点眼睛不好看,然后咱爷就跟我打了。”
“我就问啊,我说这有啥说道啊,不能点眼睛。咱爷边打边说啊,草拟娘的,我晚上起来起夜,一瞅纸人直勾勾的盯着我,差点儿尿了裤子。”
孙传武嘿嘿直乐,用老爷子的话说,纸活这一块儿吧,确实有说道,但是很多事儿也没有什么说道。
至于什么纸人点眼睛就成精了这种事儿,老爷子反正就一句话,扯特么什么犊子?
之所以不点眼睛,老爷子给他讲过一个故事。
“咱爷给你讲过那个故事没有?”
康凯摇了摇头:“没讲,光顾着用鞋底子抽我了。”
孙传武笑着说道:“纸扎这一行很多年了,说唐朝的时候有一个纸扎铺,这老板纸活做的那叫一个好,什么都活灵活现的。”
“当时和现在不一样,当时只要是死了人,纸人必须安排上,不跟咱们这一样,童男童女你愿意烧就烧,不愿意拉倒。”
“说有一天晚上,一个四品官儿家老爷子走了,就让管家上他家去让人家整纸活送过去。”
“当时他就赶忙整好了纸活,一家三口把纸活大晚上就送到了府上。”
康凯皱着眉头说道:“不对啊,为啥不白天送啊,咱爷不是说了么,晚上送不好。”
“那时候还没这个讲究呢,你接着听我说。”
“等送到府上以后啊,纸人摆好,他们收了赏钱,这就回家了。”
“当天晚上四品官儿的儿子和一帮子下人在那守灵,结果呢,风一吹,好家伙,什么照尸灯啊,白皮灯笼啊,全吹灭了。”
“借着惨白的夜光啊,就见那两个点着眼睛的童男童女,就跟活过来了一样,本来就害怕,也不知道谁嗷的喊了一声,说纸人活了,当场就给人家公子哥吓死了。”
“从那时候开始,人家就说了,不能给纸人点睛,当时反正人也不知道为啥啊,加上下人一夸大,就说纸人成精了,给少爷吓死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啊,三人成虎,这话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就变样了,到最后,就光剩下纸人点睛就成精了。”
康凯眨了眨眼:“还有这说法呢?”
孙传武点了点头:“这也不能全信,上千年的事儿了,谁知道真假,反正我小时候给纸人点过眼睛,一点儿事儿没有。”
康凯皱着眉头问道:“照你这么说,晚上剪指甲怕后这个说法也是假的了?”
孙传武笑着说道:“你是不是傻,以前人哪和咱们现在一样,还能扯电灯啊。那时候说难听的,煤油灯都得省着点。”
“煤油灯你点过吧,就那么点儿光,你晚上剪脚趾甲,能看得清么,整不好就剪着肉了。”
“那晚上不能照镜子呢?”
“也是这个说法,之前用的都是铜镜,煤油灯风轻轻一吹,人都扭曲了,那玩意儿不是自己吓自己么。”
“那晚上踩人家坟头呢?”
孙传武:。。。。。
到了杨家,孙传武跟着大总管一帮子人吃了饭,就开着车往招待所走。
白天基本没啥事儿了,就剩下下午引路还有晚上烧盘缠了,俩人也没啥逛街的意思,就想着回去睡一会儿。
正巧,车开出去没多远,孙传武就看到了新华书店。
想起小人书的事儿,孙传武就停了车。
康凯一脸疑惑:“干啥玩意儿,你还准备复读啊?”
“啥呀,鑫鑫说想看小人书,让我帮忙捎两本。”
“行吧,我也下去看看有啥书,给我老妹儿也买上一本儿。”
新华书店正好在一个大十字路口上,俩人刚下车,十字路口就猛地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喇叭声。
“叭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