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案件253
07:47 临江市防汛局锅炉房
老张的靴底碾过满地煤渣,手电光束切开飘浮的尘埃。在锅炉房西北角的铸铁管道旁,他忽然蹲下身,食指抚过一块布满划痕的铭牌。1998年的检修记录栏上,覆着一层泛黄的复写纸,边缘翘起的部分露出底下深蓝色的印泥痕迹。他掏出物证科的单反相机,45度角对准铭牌,快门声惊动了角落里打盹的值班老工人。
“这复写纸是档案局专用的双联型号。”老张用镊子夹起纸片,对着天窗透下的灰白光线,“98年之后全市都改用电子存档了……老师傅,当年换锅炉的施工队,是不是有个左撇子焊工?”
老工人卷烟的手指微颤,烟丝簌簌落在油渍斑斑的工装裤上:“带队的王师傅是船厂八级焊工,右手虎口这儿……”他比划着月牙状的疤痕,忽然盯着老张警服上的编号低语:“那批人临走前,在备品库留了三个德国造的加压阀。”
呛人的煤烟味中,老张注意到老工人后颈有道蜈蚣状的烫伤,和陆小暖父亲工伤档案里的疤痕描述完全一致。
11:12 临江三号船闸水文监测点
小吴的马尾辫在江风中狂舞,她将声呐探头沉入墨绿色的江水,显示屏上跳动的波纹突然凝成一道锐利的尖峰。“37hz,和童尸耳蜗切片里的共振损伤完全吻合!”她抓起对讲机喊道:“张工,你们维护闸门用的紫铜管,供货商是不是仁和堂旗下的金属厂?”
穿着藏青制服的工程师踉跄后退,扳手砸在镀锌钢板上迸出火星:“这、这是防汛局统购物资……”话音未落,监测船尾部传来“噗通”的落水声。小吴冲上摇晃的甲板时,只看见江面上扩散的油污闪着彩虹色光泽,像极了尸检报告中提到的船用润滑油成分。
“声呐显示水下有金属物体在移动!”实习生指着突然紊乱的波形大喊。小吴攥紧栏杆,望着远处驶向江心岛的运沙船,指甲在锈铁上刮出四道白痕。
15:39 临江二中化学实验室
小林的白大褂被通风橱的荧光染成青灰色。当他用波长365nm的紫外灯扫过储物柜隔板时,七点幽蓝的荧光突然在霉斑中显现,连成的轮廓正是北斗七星。
“这是军用消字灵里的荧光剂。”他刮下白色结晶放入气相色谱仪,屏幕上的峰值曲线与物证科档案剧烈重叠——和仁和堂1988年中药柜采购单上被篡改的批号,竟是同源物质。
正在整理烧杯的实验员忽然嘀咕:“陆小暖以前常帮生物老师处理标本,有次还割破了手指……”小林猛地转身,消毒水味道刺得鼻腔生疼。他摸出手机又塞回口袋,用暗语在值班日志写下:“七号培养基需补充镁元素。”最后一笔拖出颤抖的墨痕,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正是12,而今天距第一个孩子失踪正好12天。
19:55 江心岛渔市三号码头
老杨的破棉袄散发着鱼内脏的腥臭,他蜷缩在潮湿的泡沫箱堆里,紧盯那辆挂着白底红字牌照的冷藏车。当戴白手套的男人掀开车厢时,他怀中的盖格计数器突然发出蜂鸣,辐射值在鲈鱼箱位置飙升至120usv/h。
“给闺女炖汤,要那条眼珠发红的。”老杨递上皱巴巴的纸币,手背的老年斑混在鱼鳞反光中。
鱼贩的割刀“唰”地擦过他指甲:“红眼鲈得用铜锅炖才祛寒。”刀尖有意无意指向左侧的防汛局运沙船,船尾脱落的蓝漆与锅炉房墙皮如出一辙。老杨佝偻着背离开时,听见身后传来集装箱开锁的声响,那是种他当了二十年刑警绝不会听错的、海军制式锁具的机械咬合声。
下章预告:《血色经纬》
? 七号培养基暗语破译:生物实验室惊现带铜锈的胎儿标本瓶
? 海军退役锁具鉴定报告曝光,与防汛局95年失踪巡逻艇密钥完全匹配
? 老杨的辐射鲈鱼体内检出军用同位素,溯源直指某现任领导疗养别墅
? 陆小暖生物课作业本惊现血绘航道图,坐标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