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城市探案天下无忧射

新的案件256

05:30 临江市老城区筒子楼

老张蹲在锈迹斑斑的消防栓旁,手里捏着半根冷油条。晨雾里飘来煤球炉的呛味,三楼晾衣杆上滴落的隔夜雨水正巧砸在他后脖颈。“这鬼地方连监控都拍不清车牌……”他嘟囔着掏出激光测距仪,突然发现对面小卖部的雨棚下蜷着个人影。

“张警官,来包红梅?”裹着军大衣的老头从报纸堆里探出头,缺了门牙的嘴漏风,“昨儿半夜有辆银色面包车,倒车把王婆家的腌菜坛子碾碎俩。”

老张瞳孔一缩——坛子碎片上的车辙纹,和船坞暗渠边的轮胎印完全吻合。他摸出十块钱:“再加瓶橘子汽水。老孙头,那车往哪边拐了?”

老头嘬着汽水眯起眼:“西头废钢厂方向,后厢滴答着黑水,跟八十年代肉联厂的运猪车似的。”

08:15 临江钢厂旧址

小吴踩着警戒线钻进坍塌的厂房,安全帽撞上垂落的铁链叮当作响。技术科的小李正举着光谱仪扫描墙缝,突然被窜过的野狗吓得差点摔进废料池。

“这铁锈样本含铜量超标三倍!”小李扶正眼镜,鼻尖沾着红褐色粉尘,“和胎儿脐带铜丝成分……”

话音未落,头顶横梁传来嘎吱声。老杨抓着根钢管当登山杖,裤腿卷到膝盖,露出被蚊子围攻的小腿:“年轻人就是没经验,这梁子十年前就蛀空了——哎哟!”他脚下一滑,手里的保温杯飞出去,枸杞茶泼在墙角的配电箱上。

滋啦一声,暗门突然弹开半尺。

“杨哥,您这铁观音比虹膜识别都好使啊!”小吴憋着笑用手电照进去,成捆的船用缆绳堆里,赫然躺着半截锈蚀的螺旋桨,桨叶上刻着“临江七号-1995”。

11:40 海鲜市场管理办公室

小林扯了扯勒脖子的领带,假扮成卫生局检查员。秃顶主任殷勤递上冰镇可乐,他背后的鱼缸里,帝王蟹正用钳子夹住“诚信经营”的锦旗流苏。

“最近收到群众举报……”小林翻开伪造的投诉记录本,“说有商户用工业盐腌制海蜇。”

主任的额头瞬间沁出油汗:“绝对没有!我们用的都是舟山正规海盐!”他慌乱中碰倒笔筒,散落的收据里飘出一张泛黄的货运单——1998年4月17日,仁和堂中药柜运输记录,签收人处盖着船务公司的公章。

窗外传来鱼贩的吵嚷声,小林趁机用手机连拍。突然,主任的茶杯底座反射出诡异光斑,那是藏在茶渍下的微型摄像头,正对着文件柜的保险箱。

14:20 港口派出所档案室

老张的警服后背洇出汗渍,吊扇在头顶吱呀转着。管理员大妈递上湿毛巾:“张队,95年的台风记录都在这个铁柜里。当年老所长非说纸质档案比电脑靠谱,结果蟑螂把值班表啃成蕾丝边……”

泛潮的档案袋里滑出张集体照,二十几个穿海魂衫的年轻人站在巡逻艇前。老张的指尖突然顿在某个身影——那人右手虎口处的月牙疤痕,与锅炉房老工人描述的焊工王师傅完全一致。照片背面潦草写着:“7月15日锚机检修小组留念”,而那天正是临江七号失踪的日子。

窗外货轮鸣笛声震得玻璃颤动,老张突然发现照片左下角有块模糊反光。他用放大镜细看,竟是半张被撕毁的船舶登记证,残存编号与江心岛打捞的铜罐烙印相符。

17:00 城中村棋牌室

老杨顶着假发套坐在麻将桌旁,手里捏着张八条迟迟不打。对门烫卷发的大妈磕着瓜子嚷嚷:“胡老板今天手气背啊,三圈没开张了!”

“转运转运!”老杨故意亮出夹在指缝的刑警证一角,“听说西头老刘家闺女在疗养院当护工?”

大妈突然压低声音:“那丫头上周辞工了,说是撞见vip院的贵客往海里扔东西……”她突然噤声,门口穿花衬衫的混混正用打火机敲柜台玻璃。

老杨顺势推倒麻将:“杠上开花!钱不要了,请各位喝茶!”他抓起外套追出去,混混的手机屏保照片里,赫然是某艘改装游艇的舱内景——皮质沙发上的鳄鱼纹,与陈掌柜办公室的定制款一模一样。

20:45 刑侦支队证物陈列室

小林举着紫外线灯扫过螺旋桨,暗红色的荧光斑点逐渐显形。小吴凑近细看:“这是……血渍?”

“不,是船用密封胶掺了夜光粉。”老张用手术刀刮下样本,“九十年代表演船经常用这个做特效……”他突然僵住,刀尖挑起根纤维——墨绿色尼龙丝,与海军仓库发现的猫项圈材质相同。

走廊突然传来喧哗,值班民警押着个醉汉经过:“这人在港口闹事,非说看见海底有发光棺材……”

醉汉的胡话让所有人后背发凉。老杨抓起外套:“我去会会这位海龙王!”却在门口踩到不知谁扔的香蕉皮,差点把证物架撞翻。

下章预告:《浊浪》

麻将馆混混手机照片中的游艇,经比对系五年前沉没的走私船";金海湾号";翻新改装

老孙头回忆中的银色面包车,与2003年未破的冷藏车劫案目击车辆特征重合

vip院护工辞职工人现身城中村诊所,手臂出现疑似辐射灼伤痕迹

螺旋桨血渍检测出罕见海蛇毒蛋白,与陈掌柜书房暗格内的生物样本完全匹配

(刑侦纪实注:本章涉及的船用材料鉴定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