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两百个营,五大防区
许敬宗应声领命,立刻转身去执行命令,整合那近万名老兵与原367团残部。
邱雨庵看着眼前这一切,内心翻江倒海。
两百个营!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两百个战斗单位!
如何指挥?如何协调?如何补给?
这其中的复杂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他不由得看向李云霄,这个年轻的团长,真的有能力驾驭这支仓促组建起来的大军吗?
就在邱雨庵疑虑重重之时,李云霄将目光投向了最先出列的那五名营级军官。
他沉声问道:“报上你们的名字和所属部队,以及毕业院校。”
为首的一名军官上前一步,敬礼道:“报告长官!卑职陈天祥,原属教导总队工兵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工兵科毕业!”
其余四人也纷纷报上姓名、原部队及军校背景,无一例外,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生,虽然分属不同兵科,但都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李云霄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满意。
他朗声道:“很好!现在我宣布,任命陈天祥、王启年、赵成宇、孙国玄、周子仁五位营长,即刻起,担任我367团副团长!”
此令一出,不仅邱雨庵再次愣住,就连陈天祥等五人也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李云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此任命,由校长侍从室特别授权,战时紧急状态,一切以作战为优先!”
陈天祥等人先是震惊,随即巨大的责任感和被信任的激动涌上心头,他们挺直了胸膛,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无比坚定地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这五人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邱雨庵心中暗叹:好手段!
临危受命,委以重任,一句校长侍从室授权,瞬间就将这几位科班出身的军官之心牢牢收拢。
李云霄没有停歇,立刻让人在广场边一张还算完好的桌子上摊开了一副巨大的金陵城防地图。
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地图上迅速勾画起来,将整个金陵城区以新街口为中心,清晰地划分成了五个大致均衡的扇形区域。
“城北防区!”
“东北防区!”
“西北防区!”
“西南防区!”
“东南防区!”
他每点出一个区域,便看向一位新任命的副团长。
“陈天祥,你负责城北防区!”
“王启年,你负责东北防区!”
“赵成宇,你负责西北防区!”
“孙国玄,你负责西南防区!”
“周子仁,你负责东南防区!”
“你们五人,即刻起担任各自防区的总指挥!”
李云霄的语速极快,命令清晰明确。
“每个防区配属四十个独立营!由你们全权指挥调度!”
他目光如电,扫过五位新任防区总指挥,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决绝的狠厉。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寸步不让!依托地形,逐屋巷战!将每一个街角,每一栋房屋,都变成绞杀日寇的绞肉机!我要让小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是!”五位副团长齐声怒吼,眼中燃烧着与李云霄同样的决绝。
他们再次敬礼,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地奔向广场四周,开始召集配属给他们防区的独立营营长,准备奔赴各自的战场。
邱雨庵站在一旁,看着这雷厉风行的一幕,心中的震惊已经无以复加。
从召集军官到任命营长,再到划分防区建立指挥体系,下达作战总纲……
这一切,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由一个团长在一片混乱的溃兵之中完成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魄力了,这简直是……奇迹!
但他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担忧,上前一步低声对李云霄说道:“李团长,这些营长、连排长,还有刚刚任命的防区指挥,很多人缺乏独立指挥大部队的经验,仓促上阵能行吗?”
李云霄转过头看着邱雨庵,眼神锐利而坚定:“邱参谋长,战场是最好的练兵场!他们都是军校出身,有底子,现在缺的就是机会和信任!”
“危难之际,唯有破格重用,方能激发所有人的潜力!我相信他们,能打好这一仗!”
……
东京,大本营。
一份加急电报,被呈送到了裕仁天皇的案头。
金陵战场的惨败,尤其是步兵联队旗被缴获的消息,让整个日本军政高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裕仁天皇紧急召开了御前会议。
时间是东京的凌晨,比金陵快一个小时,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股冰冷到骨子里的压抑。
所有军政要员垂首肃立,大气不敢喘。
会议的背景是数小时前从金陵传来的噩耗。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金陵城,突然爆发了中国溃兵的惊人反击。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进城扫荡的日军部队,在混乱中遭到了有组织的伏击。
起因源于皇族成员、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亲王急于进城抢功,下令部队强行入城,却忽视了城内潜藏的巨大危险。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则认为城内情况不明,且中国军队主力尚未完全肃清,反对贸然进城,并坚决阻止了后续部队的增援请求。
两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朝香宫鸠彦仗着皇族身份,根本不把松井石根放在眼里,甚至直接向大本营告状,指责松井石根贻误战机。
然而正是因为缺乏后续增援,加上城内中国军队的反扑远超预期,导致率先入城的日军陷入了绝境。
四个精锐的步兵联队,以及配属的两个半炮兵联队,几乎在金陵城复杂的巷战中被成建制地歼灭!
更令整个大日本帝国蒙羞的是,步兵第9联队的联队旗,象征着部队灵魂和天皇荣耀的军旗,竟然被中国军队缴获!
这是自陆军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此刻的紫宸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落针可闻,无人敢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一名侍从官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双手呈递给裕仁天皇。
裕仁面无表情地接过,迅速扫视了一遍,然后将电报轻轻放在桌上,声音听不出喜怒:“诸位,刚刚接到松井石根将军的电报,他声称旧疾复发,难以继续指挥前线战事,请求辞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职务。”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按捺不住。
陆军次官多田骏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愤怒:“陛下!松井将军这是临阵脱逃!金陵战局糜烂至此,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谋总长杉山元也沉声道:“松井身为方面军司令,未能有效约束下属,导致朝香宫殿下指挥的部队损失惨重,难辞其咎!”
陆军省军务局长下村定更是直接:“战败就是战败!以旧疾复发为借口,简直是帝国军人的耻辱!”
一时间,殿内群情激愤,几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松井石根,仿佛他是导致金陵惨败的唯一罪人。
裕仁冷眼旁观,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他清楚,这些大臣并非真的认为所有责任都在松井石根身上。
他们如此激烈地声讨松井,实际上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对皇室成员朝香宫鸠彦亲王在前线指挥失当的不满和抗议。
裕仁内心涌起一丝悔意。
当初派遣朝香宫鸠彦前往中国战场,本意是让皇族镀金提升威望,却没想到他能力如此平庸,刚愎自用,险些酿成更大的灾难。
更未料到的是,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国军团长李云霄和他的367团,竟然能在绝境中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硬生生扭转了局部战局。
但现在不是追悔的时候。
裕仁暗自思忖,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必须尽快纠正这个错误。
他抬起手,制止了大臣们的进一步声讨,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够了。”
“松井将军固然有指挥协调不力之责,但金陵城内作战失利的直接责任人,是朝香宫。”
此言一出,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大臣们瞬间安静下来,纷纷低下头默认了天皇的判断。
裕仁不再看他们,直接下达命令:“传朕旨意,即刻召朝香宫鸠彦回国述职。”
“华中方面军第十军指挥,暂由参谋长代理。”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宫内省大臣:“松平,将朝香宫战败之事,以及朕的决定,电告在巴黎的东久迩宫捻彦王叔。”
“嗨!”宫内省大臣松平庆民躬身领命,快步退出了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