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袍哥将军,带云龙混成元帅赣西超级电鳗
第409章 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
大
川省政府,秘密会议室。
这是一间装修简朴但庄严肃穆的房间,墙上挂着青天白日旗和先生的画像。
长方形的红木会议桌周围,坐着几位重量级人物。
主台上坐着川省一哥张笃伦,一个五十多岁、面相威严的中年人。
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身上有种久居高位的威严气质。
在他的右手边,坐着军统川省站站长沈醉,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干男子,眼神锐利,很少开口,但每次发言都切中要害。
左手边坐着川省财政厅厅长孔令侃,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正是孔祥熙的公子。
会议桌的对面,坐着朱豪、周志远,以及面色苍白的陈瑜。
张笃伦翻看着手中的文件,脸色阴沉。
这些文件包括陈瑜的调查报告,朱豪的财务记录复印件,以及刚刚从上峰官邸发来的电报。
“朱军长。”张笃伦抬起头,直视朱豪的眼睛:“你知道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吗?”
朱豪坐得笔直,表情平静:“请主席明示。”
“上峰亲自过问此事。”张笃伦的声音有些沉重:“上峰说,如果朱豪真的贪污抚恤金,不管他有什么功劳,都要严惩不贷。但如果有人恶意诬陷功臣,那就是破坏抗战大局,同样要严厉追究。”
听到这话,陈瑜的脸色更加苍白了。
“领导,上峰的意思我明白。”朱豪点头:“我朱豪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调查,只要能还我清白。”
张笃伦看了看手中的文件:“根据陈秘书长的初步调查,你的资金来源确实存在疑点。地方征收五十万,长官嘉奖二十万,乡亲捐款三十万,袍哥兄弟会八十万…这些钱的来源,都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明。”
“领导,不是无法证明,而是难以证明。”朱豪纠正道:“川渝的人情世故,您比我更清楚。很多事情,一旦要拿出证据来,反倒破坏了感情。”
孔令侃这时开口了:“朱军长,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账目不清就是账目不清,这在任何地方都说不过去。”
朱豪看着孔令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孔厅长说得对。不过,我想问一句,孔家在各省的生意,账目都很清楚吗?”
这话问得孔令侃脸色一变。孔家的生意遍布全国,其中不少灰色收入,哪里经得起细查?
“朱豪!”孔令侃有些恼怒:“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朱豪淡淡地说:“我只是觉得,做人不能双重标准。”
张笃伦敲了敲桌子:“好了,不要扯别的。我们今天就事论事。”
他看着朱豪:“除了资金来源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你刚才承认盗过墓,这个怎么解释?”
朱豪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领导,我确实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我有原则,只盗那些汉奸贪官的墓,而且所得全部用于抗战。”
“荒谬!”陈瑜终于忍不住了:“盗墓就是盗墓,哪里有什么原则可言?”
“陈秘书长。”朱豪回头看着他:“你觉得荒谬,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为筹集军费发过愁。你知道养活三万大军需要多少钱吗?你知道那些跟着我拼命的兄弟,他们的家人需要什么吗?”
朱豪的声音逐渐提高:“我朱豪确实盗过墓,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盗的是汉奸的墓,拿的是卖国贼的钱!这些钱,与其让它们烂在地下,不如拿出来杀鬼子!”
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让在场的人都有些震撼。
沈醉这时开口了:“朱军长,你的爱国热情我们理解。但是,法律就是法律,不能因为目的正确,就可以无视手段的问题。”
朱豪看着沈醉,突然笑了:“沈站长,你跟我谈法律?那我问你,军统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合法吗?”
沈醉脸色一沉:“朱豪,你这是在转移话题。”
“我没有转移话题。”朱豪站了起来:“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有些原则是可以变通的。我盗墓是为了抗战,军统杀人是为了除奸,这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张笃伦看着朱豪,内心复杂。他知道朱豪说得有道理,但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后果不堪设想。
“朱军长,你的话有一定道理。”张笃伦说道:“但是,作为政府官员,我们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你可以因为抗战的需要而变通,但不能公然违法。”
“那领导的意思是?”朱豪问道。
张笃伦沉思了一会儿:“关于盗墓的事情,鉴于你是为了抗战,而且没有证据表明你有其他不良动机,这次就不追究了。但是,以后绝对不能再有类似的行为。”
朱豪点头:“谢谢领导理解。”
……
会议结束后,朱豪坐在回府的汽车里,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两旁熟悉的景色,心情却沉重如铅。
刚才在会议室里,他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次虽然洗脱了贪污的罪名,但也彻底断了他从正当渠道搞钱的路子。
张笃伦最后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朱军长,鉴于你的账目确实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川省政府决定,暂时停止对第四十一军的一切财政支持,直到你能提供完整、合规的财务报告。”
停止财政支持?朱豪在心里苦笑。
川省政府本来就没给过他一分钱,这个“停止”纯粹是做样子给上峰看的。
但这个态度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以后想从官方渠道搞钱,基本没戏了。
车子驶过朱府大门时,朱豪看到门口还聚集着一些老百姓。
他们看到朱豪的车,纷纷挥手致意,脸上满是关切和支持。
朱豪摇下车窗,对他们挥了挥手,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但心里却更加沉重了。这些支持他的老百姓,大多都是普通人家,指望他们捐款,无异于杀鸡取卵。
汽车停在内院,朱豪下车时,阿昌叔已经等在那里。
“少爷,您回来了。”阿昌叔上前接过朱豪的外套,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豪的脸色。
朱豪点点头,径直走向书房。阿昌叔跟在后面,欲言又止。
书房里,朱豪坐在太师椅上,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茶水还是温的,显然阿昌叔一直在等他回来。
“阿昌叔,说吧,又有什么坏消息?”朱豪放下茶杯,看着阿昌叔。
阿昌叔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放在朱豪面前:“少爷,刚才您不在的时候,我又算了一遍账。情况比我之前说的还要糟糕。”
朱豪翻开账册,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紧锁。
“城西军营今天又来要钱了。”阿昌叔声音有些颤抖:“说是军饷已经拖了三天,再不发,兄弟们就要有意见了。”
朱豪合上账册:“还有多少现钱?”
“刨去明天的伙食费,只剩下不到五万块。”阿昌叔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五万块。朱豪在心里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开销标准,连三天都撑不住。
“少爷,要不…要不我们把城东的那几处房产都卖了吧?”阿昌叔试探着说:“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总能换点钱。”
朱豪摇摇头:“卖房子治不了根本。而且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一卖房子,外面马上就会传说朱家要完蛋了。到时候人心一散,比没钱更麻烦。”
阿昌叔叹了口气:“那…那怎么办?”
朱豪站起身,走到窗前。夕阳西下,把院子里的腊梅照得金黄。
他想起刚才在会议室里,那些人看他的眼神——有同情,有怀疑,有幸灾乐祸,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想帮他解决问题。
“昌叔,你说,如果我朱豪真的山穷水尽了,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人,还会把我当回事吗?”
阿昌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伺候朱家两代人,见过太多世态炎凉。
“少爷,要不…要不我去找万老大商量商量?袍哥兄弟们,总不能看着您为难。”
朱豪转过身:“万老大那边我已经欠了不少人情。再去找他,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徐虎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军长!军长!出事了!”
朱豪和阿昌叔对视一眼。现在这个时候,还能出什么事?
徐虎冲进书房,脸色铁青:“军长,城西出事了!”
“什么事?”朱豪心里一紧。
“有几个新兵,听说咱们被人调查贪污,心里不痛快,跑到城里去闹事了。现在警备司令部的人正在抓他们。”
朱豪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个时候闹事,不是给自己添乱吗?
“抓了几个?”
“三个。都是老乡,血气方刚的。听说有人污蔑您,气不过,就跑到陈瑜家门口去骂街。结果被巡警抓了。”
朱豪闭上眼睛。他知道这些兄弟是为了维护他,但现在这种做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周卫国呢?”
“周总教官正在想办法捞人。但是…”徐虎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警备司令部要五千块保释金。”
五千块!朱豪睁开眼睛。现在朱家账上总共才五万块,拿出五千块保释三个兵,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但是,如果不保释,这三个兄弟在里面受罪不说,外面的兄弟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朱军长不管兄弟死活?
阿昌叔在旁边小声说:“少爷,要不…先保一个出来?”
朱豪瞪了他一眼:“保一个?那另外两个怎么办?让兄弟们觉得我朱豪厚此薄彼?”
徐虎急了:“军长,您别为难了。大不了我去卖血,也要把兄弟们捞出来。”
朱豪看着徐虎那张焦急的脸,心里一阵发酸。
这些跟着他的兄弟,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愿意为他卖命。
“昌叔,去金库拿五千块。”朱豪咬牙说道。
“少爷…”阿昌叔还想劝。
“拿钱!”朱豪的声音不容置疑。
阿昌叔无奈,只能去拿钱。
徐虎接过钱,刚要走,朱豪叫住了他:“虎子,告诉兄弟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私自行动。有什么不满,来找我。”
“是!”徐虎敬了个礼,匆匆离去。
书房里又只剩下朱豪和阿昌叔两个人。
阿昌叔看着朱豪,欲言又止。
“阿昌叔,你是不是觉得我刚才的决定不对?”朱豪问道。
“不是不对,是…是心疼钱。”阿昌叔实话实说:“现在家里就这点底子,这么花下去,真的撑不了几天了。”
朱豪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那两颗核桃在手里慢慢转着:“阿昌叔,你说得对。但是有些钱,不能省。”
“什么意思?”
“人心的钱,不能省。”朱豪的眼神变得深邃:“我朱豪现在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不是钱,不是枪,是人心。如果人心散了,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没用。”
阿昌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但是少爷,人心是人心,现实是现实。没有钱,怎么养活这三万多张嘴?”
这个问题,正是朱豪最头疼的。他在椅子上沉思了很久,突然问道:“昌叔,你说,如果我朱豪去做生意,能赚钱吗?”
阿昌叔愣了一下:“少爷,您要做什么生意?”
“不知道。”朱豪摇摇头:“我只是在想,除了当军阀,我还能做什么。”
这是一间装修简朴但庄严肃穆的房间,墙上挂着青天白日旗和先生的画像。
长方形的红木会议桌周围,坐着几位重量级人物。
主台上坐着川省一哥张笃伦,一个五十多岁、面相威严的中年人。
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身上有种久居高位的威严气质。
在他的右手边,坐着军统川省站站长沈醉,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干男子,眼神锐利,很少开口,但每次发言都切中要害。
左手边坐着川省财政厅厅长孔令侃,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正是孔祥熙的公子。
会议桌的对面,坐着朱豪、周志远,以及面色苍白的陈瑜。
张笃伦翻看着手中的文件,脸色阴沉。
这些文件包括陈瑜的调查报告,朱豪的财务记录复印件,以及刚刚从上峰官邸发来的电报。
“朱军长。”张笃伦抬起头,直视朱豪的眼睛:“你知道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吗?”
朱豪坐得笔直,表情平静:“请主席明示。”
“上峰亲自过问此事。”张笃伦的声音有些沉重:“上峰说,如果朱豪真的贪污抚恤金,不管他有什么功劳,都要严惩不贷。但如果有人恶意诬陷功臣,那就是破坏抗战大局,同样要严厉追究。”
听到这话,陈瑜的脸色更加苍白了。
“领导,上峰的意思我明白。”朱豪点头:“我朱豪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调查,只要能还我清白。”
张笃伦看了看手中的文件:“根据陈秘书长的初步调查,你的资金来源确实存在疑点。地方征收五十万,长官嘉奖二十万,乡亲捐款三十万,袍哥兄弟会八十万…这些钱的来源,都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明。”
“领导,不是无法证明,而是难以证明。”朱豪纠正道:“川渝的人情世故,您比我更清楚。很多事情,一旦要拿出证据来,反倒破坏了感情。”
孔令侃这时开口了:“朱军长,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账目不清就是账目不清,这在任何地方都说不过去。”
朱豪看着孔令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孔厅长说得对。不过,我想问一句,孔家在各省的生意,账目都很清楚吗?”
这话问得孔令侃脸色一变。孔家的生意遍布全国,其中不少灰色收入,哪里经得起细查?
“朱豪!”孔令侃有些恼怒:“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朱豪淡淡地说:“我只是觉得,做人不能双重标准。”
张笃伦敲了敲桌子:“好了,不要扯别的。我们今天就事论事。”
他看着朱豪:“除了资金来源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你刚才承认盗过墓,这个怎么解释?”
朱豪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领导,我确实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我有原则,只盗那些汉奸贪官的墓,而且所得全部用于抗战。”
“荒谬!”陈瑜终于忍不住了:“盗墓就是盗墓,哪里有什么原则可言?”
“陈秘书长。”朱豪回头看着他:“你觉得荒谬,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为筹集军费发过愁。你知道养活三万大军需要多少钱吗?你知道那些跟着我拼命的兄弟,他们的家人需要什么吗?”
朱豪的声音逐渐提高:“我朱豪确实盗过墓,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盗的是汉奸的墓,拿的是卖国贼的钱!这些钱,与其让它们烂在地下,不如拿出来杀鬼子!”
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让在场的人都有些震撼。
沈醉这时开口了:“朱军长,你的爱国热情我们理解。但是,法律就是法律,不能因为目的正确,就可以无视手段的问题。”
朱豪看着沈醉,突然笑了:“沈站长,你跟我谈法律?那我问你,军统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合法吗?”
沈醉脸色一沉:“朱豪,你这是在转移话题。”
“我没有转移话题。”朱豪站了起来:“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有些原则是可以变通的。我盗墓是为了抗战,军统杀人是为了除奸,这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张笃伦看着朱豪,内心复杂。他知道朱豪说得有道理,但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后果不堪设想。
“朱军长,你的话有一定道理。”张笃伦说道:“但是,作为政府官员,我们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你可以因为抗战的需要而变通,但不能公然违法。”
“那领导的意思是?”朱豪问道。
张笃伦沉思了一会儿:“关于盗墓的事情,鉴于你是为了抗战,而且没有证据表明你有其他不良动机,这次就不追究了。但是,以后绝对不能再有类似的行为。”
朱豪点头:“谢谢领导理解。”
……
会议结束后,朱豪坐在回府的汽车里,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两旁熟悉的景色,心情却沉重如铅。
刚才在会议室里,他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次虽然洗脱了贪污的罪名,但也彻底断了他从正当渠道搞钱的路子。
张笃伦最后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朱军长,鉴于你的账目确实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川省政府决定,暂时停止对第四十一军的一切财政支持,直到你能提供完整、合规的财务报告。”
停止财政支持?朱豪在心里苦笑。
川省政府本来就没给过他一分钱,这个“停止”纯粹是做样子给上峰看的。
但这个态度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以后想从官方渠道搞钱,基本没戏了。
车子驶过朱府大门时,朱豪看到门口还聚集着一些老百姓。
他们看到朱豪的车,纷纷挥手致意,脸上满是关切和支持。
朱豪摇下车窗,对他们挥了挥手,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但心里却更加沉重了。这些支持他的老百姓,大多都是普通人家,指望他们捐款,无异于杀鸡取卵。
汽车停在内院,朱豪下车时,阿昌叔已经等在那里。
“少爷,您回来了。”阿昌叔上前接过朱豪的外套,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豪的脸色。
朱豪点点头,径直走向书房。阿昌叔跟在后面,欲言又止。
书房里,朱豪坐在太师椅上,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茶水还是温的,显然阿昌叔一直在等他回来。
“阿昌叔,说吧,又有什么坏消息?”朱豪放下茶杯,看着阿昌叔。
阿昌叔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放在朱豪面前:“少爷,刚才您不在的时候,我又算了一遍账。情况比我之前说的还要糟糕。”
朱豪翻开账册,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紧锁。
“城西军营今天又来要钱了。”阿昌叔声音有些颤抖:“说是军饷已经拖了三天,再不发,兄弟们就要有意见了。”
朱豪合上账册:“还有多少现钱?”
“刨去明天的伙食费,只剩下不到五万块。”阿昌叔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五万块。朱豪在心里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开销标准,连三天都撑不住。
“少爷,要不…要不我们把城东的那几处房产都卖了吧?”阿昌叔试探着说:“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总能换点钱。”
朱豪摇摇头:“卖房子治不了根本。而且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一卖房子,外面马上就会传说朱家要完蛋了。到时候人心一散,比没钱更麻烦。”
阿昌叔叹了口气:“那…那怎么办?”
朱豪站起身,走到窗前。夕阳西下,把院子里的腊梅照得金黄。
他想起刚才在会议室里,那些人看他的眼神——有同情,有怀疑,有幸灾乐祸,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想帮他解决问题。
“昌叔,你说,如果我朱豪真的山穷水尽了,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人,还会把我当回事吗?”
阿昌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伺候朱家两代人,见过太多世态炎凉。
“少爷,要不…要不我去找万老大商量商量?袍哥兄弟们,总不能看着您为难。”
朱豪转过身:“万老大那边我已经欠了不少人情。再去找他,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徐虎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军长!军长!出事了!”
朱豪和阿昌叔对视一眼。现在这个时候,还能出什么事?
徐虎冲进书房,脸色铁青:“军长,城西出事了!”
“什么事?”朱豪心里一紧。
“有几个新兵,听说咱们被人调查贪污,心里不痛快,跑到城里去闹事了。现在警备司令部的人正在抓他们。”
朱豪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个时候闹事,不是给自己添乱吗?
“抓了几个?”
“三个。都是老乡,血气方刚的。听说有人污蔑您,气不过,就跑到陈瑜家门口去骂街。结果被巡警抓了。”
朱豪闭上眼睛。他知道这些兄弟是为了维护他,但现在这种做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周卫国呢?”
“周总教官正在想办法捞人。但是…”徐虎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警备司令部要五千块保释金。”
五千块!朱豪睁开眼睛。现在朱家账上总共才五万块,拿出五千块保释三个兵,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但是,如果不保释,这三个兄弟在里面受罪不说,外面的兄弟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朱军长不管兄弟死活?
阿昌叔在旁边小声说:“少爷,要不…先保一个出来?”
朱豪瞪了他一眼:“保一个?那另外两个怎么办?让兄弟们觉得我朱豪厚此薄彼?”
徐虎急了:“军长,您别为难了。大不了我去卖血,也要把兄弟们捞出来。”
朱豪看着徐虎那张焦急的脸,心里一阵发酸。
这些跟着他的兄弟,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愿意为他卖命。
“昌叔,去金库拿五千块。”朱豪咬牙说道。
“少爷…”阿昌叔还想劝。
“拿钱!”朱豪的声音不容置疑。
阿昌叔无奈,只能去拿钱。
徐虎接过钱,刚要走,朱豪叫住了他:“虎子,告诉兄弟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私自行动。有什么不满,来找我。”
“是!”徐虎敬了个礼,匆匆离去。
书房里又只剩下朱豪和阿昌叔两个人。
阿昌叔看着朱豪,欲言又止。
“阿昌叔,你是不是觉得我刚才的决定不对?”朱豪问道。
“不是不对,是…是心疼钱。”阿昌叔实话实说:“现在家里就这点底子,这么花下去,真的撑不了几天了。”
朱豪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那两颗核桃在手里慢慢转着:“阿昌叔,你说得对。但是有些钱,不能省。”
“什么意思?”
“人心的钱,不能省。”朱豪的眼神变得深邃:“我朱豪现在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不是钱,不是枪,是人心。如果人心散了,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没用。”
阿昌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但是少爷,人心是人心,现实是现实。没有钱,怎么养活这三万多张嘴?”
这个问题,正是朱豪最头疼的。他在椅子上沉思了很久,突然问道:“昌叔,你说,如果我朱豪去做生意,能赚钱吗?”
阿昌叔愣了一下:“少爷,您要做什么生意?”
“不知道。”朱豪摇摇头:“我只是在想,除了当军阀,我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