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记不清了

“记不清?”陆依然冷不丁笑出声。

“陈五负责全村的收茶对接,是核心人物,他走这么多天,还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你就真的放心?”

陈德山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拿起茶杯猛灌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烫得他眉头紧锁,却强装镇定:

“都是一个村的,有什么不放心的?这老人生病,谁也不想的啊……”

说到后面,他已经有些底气不足,连自己都有些怀疑了。

女记者的笔尖在本子上飞快移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举着录音笔的手微微发抖,显然也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陆依然观察了陈德山一会,他似是并不知道内情,但远不足够判定无辜。

顾辞修悄无声息地起身去打电话,为了不让人注意到他的动静,陆依然接着开口问。

“陈村长,陈五在村里待了多少年了?”

陈德山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滚烫的茶水晃出几滴在桌面。

他慌忙放下杯子,用袖口擦拭着:“从小就在村里长大的。

这孩子命苦,爹妈走得早,十几岁就一个人过活,那时候在村里谁都能支使两句,跟个闷葫芦似的,见人就躲。”

“哦?”陆依然挑眉,“那他后来怎么做起收茶对接的生意了?”

“也算是老天心疼,给了个运气。”

陈德山语气里藏着几分复杂,

“三十出头那年,突然带回来个城里媳妇,说是大学生,长得那叫一个白净,说话细声细气的。

打那以后啊,陈五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突然就活络起来了,说要搞茶叶经济,带着村里挣钱。”

余白在旁冷笑:“一个没读过书的糙汉,突然冒出来的门路你们也信??”

陆依然看了余白一眼,心里知道,他大概是被关在这里两天,早就把陈家庄的人都当成反面人物,

“你闭嘴!”阿勇立刻炸毛,

“五哥是自己跑出来的路子!以前咱们茶叶烂在手里都卖不出去,是他背着样品跑遍周边市县,才谈下第一笔大单!”

陆依然目光重回陈德山身上,她拿出白雪u盘里打印出来的单子,仔细看了看,道:

“你们最早是在江城合作,也是陈五牵的线?”

陈德山点头:

“是……那时候合作得好好的,对方给的价格公道,回款也快。后来……后来就换成龙城覃家了。”

“为什么换?”陆依然追问。

“记不清了……”陈德山摇了摇头,

“都过去那么久了,好像是对方要改合同,我们没同意,就散了。”

“具体是哪一年的事?”陆依然步步紧逼,“您再好好想想。”

陈德山眉头紧锁,沉吟半晌:

“大概……十五年前?对,就是那年春茶收完没多久,突然就换了合作方。”

“十五年前……”

陆依然重复着这个时间,指尖骤然停在桌沿。

父母当年正是江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他们出车祸的时间,恰好也是十五年前。

时间怎么会这么巧?

这时顾辞修推门而入,手机还贴在耳边,见陆依然望过来,他对着电话交代两句便挂断:

“检测团队已经到村口了。”

陆依然点头,转而对陈德山说:“陈村长,麻烦准备好今年的新茶样品、仓库库存清单和黎氏这批货的原始单据。”

陈德山连忙应着,让阿勇去仓库准备。

女记者举着相机快步跟上,镜头对准陆依然和顾辞修的背影,指尖因激动微微发颤。

检测人员按流程取样,从新茶堆、黎氏退货箱和之前的茶叶堆里各取三份样品,贴上封条后分别由三方保管。

女记者全程录像,连封条编号都给了特写,嘴里不停念叨:

“样品封存完毕,时间下午两点十七分,三方在场确认无误。”

“多久能出结果?”陆依然问负责人。

“常规检测明天中午能出,加急的话今晚十点前可以出初步报告。”

负责人将样品装箱

“如果需要深度农残和成分分析,得再多等一天。”

顾辞修点头:“先做常规检测,结果出来立刻通知我们。”

等待的一天半里,村子弥漫着诡异的安静。

顾辞修让宁东调查陈五妻子的背景,很快收到回复

“顾总,陈五的妻子叫林霞,是顾怡曾经捐助过的贫困生。”

第二天中午,顾辞修接到宁北电话,走到院子角落接完后,脸色凝重地回来:“陈五找到了。”

陆依然心头一紧:“在哪?”

“邻市长途汽车站,昨天试图买票去南方时被拦下的。”顾辞修压低声音。

陆依然点头,道:“先让宁北和苍明他们调查,我们先解决黎家的事情。”

“好。”

下午三点,检测报告通过传真送到村委会。

陆依然展开文件,顾辞修和女记者立刻凑过来。

报告显示所有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农残含量远低于限定值,质量无任何问题。

“茶叶没问题?”女记者惊呼,“那黎氏为什么说以次充好?”

陆依然捏着报告纸走向刚进门的陈德山:

“检测结果出来了,茶叶质量没问题。”

陈德山接过报告,手指划过纸面时突然僵住,重重叹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质量是没问题……可这批货有问题。”

陆依然皱眉:“什么意思?”

陈德山声音发涩,“今年春茶减产三成,仓库库存加新茶,最多只能供应订单的七成。你手里这份收货单,产量数字是假的。”

“假的?”余白立刻道,“我就说有鬼!”

“不可能。”陆依然拿出合作协议,

“上面有你们村的盖章和陈五的签字,明确写了供货量。”

陈德山猛地抬头看向旁边的老茶农:

“这到底怎么回事?收茶记账都是陈五负责,你们就没发现不对?”

一个戴草帽的老汉挠头:

“五哥说今年黎氏要扩大订单,让我们尽量多备货,不够的他从邻村调。我们想着他门路广,就没多问……”

“调货了吗?”陆依然追问,“从哪个村调的?”

老汉支支吾吾:“没……没见他调过货啊,仓库里一直是咱们自己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