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新南辕北辙
陈泰在世上还有不少的亲人。
这是梁在听到杨家人所说之后第一个想法。
“流落于此,那肯定他的亲人也在此很近的位置,这附近有姓郭的或者是姓,对了,你们说这个郭家嫂嫂她姓什么?”
“郭家嫂嫂也姓郭。”
“也姓郭?”
这倒是让梁安没有想到。
不过既然夫妇两个都姓郭,那他们的亲人很大概率同样是姓郭,只要搜寻搜寻附近姓郭的大户人家,应该就有线索。
发现梁安在那儿沉疑着,而陈宫就是突然过人才的来了一句。
“大人这地方好像就是咱们前方的邹城襄阳当中有姓郭的。”
“哦,襄阳?不会是郭靖那一大家子吧?”
梁安突然蹦出来这么一句话,而萧峰不在自己临时客串情报头目的陈宫却是双面发红。
“将军没有想到你也知道襄阳郭靖?”
真的有这号人吗?
梁安心中不是吐槽,自己这口是心非,不对,心直口快好像也不合适,只是突发奇想,怎么就真的出现了这一号人物呢?
难道真的有郭大侠?
陈宫作为情报头目,虽然有点儿不合适,可是这传说小故事就是知道的相当的多。
“这郭靖郭大侠是先帝开国之时的一个武将。”
“真的?”
这倒是让梁安没有想到,不过对此也是持满意的态度。
“竟然是先帝开国的武将,那肯定是不会出现意难平的。肯定是流芳百世的。”
然后陈宫就继续给梁安讲解,这郭靖作为开国之时的武将,真的做到了人生的巅峰,尤其是当初以弱势兵马奇袭攻克重镇襄阳。
大康先祖直接大喜,直接封他为襄阳大将。
虽然听着名号有点儿胡闹,可是个郭大侠当的襄阳大将的名号。
在襄阳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都是治理的风生水起,很是让人羡慕,不过这个羡慕的劲头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并没有出现意外,而是英年早逝了。
猛然之间听到一个很好的故事,突然之间主角英年早逝,梁安差一点被自己的唾沫淹死。
磕磕的咳嗽几声,而陈宫说到郭大侠英年早逝,这杨家村的其他人确实在那里七嘴八舌的说着他们杨家村以前的祖上是跟着郭大侠的一些军卒。
年纪大了,最后被安排在襄阳附近城里村庄,并且划分了田地渐渐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杨家村,周围还有好几个村子都是一水的,清一色姓一个姓,都是以前的老卒所在的村庄。
对于这些,梁安无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然后又在那里询问了,难道这郭老爷子或者是郭老嫂子是郭家人?
“对呀。”
“他们要是在襄阳待着,声音应该和你们差不多,怎么会是北边的声音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陈宫在旁边又要显摆自己“这郭家原本就是北边的边关将校。”
哦?
这一下子梁安晃然大悟。
“这么说他们还真是亲属关系相当的近?”
“对呀,以前我听人说过一个南辕北辙的故事。”
“哦,你还能够讲的成语的故事,难道这个成语的故事和这个郭家有什么关系吗?”
梁安并没有因为陈宫蹦出了南辕北辙,对其他人有任何的误解,反而就这样等候着,不知道陈宫要给自己解释解释什么,而陈宫说起了南辕北辙。
以前最初接受这一个故事的时候,就是郭家人郭嘉,因为南北两地分支隔得太远,想要拉近关系,就会拿着家中适龄的孩子进行通婚成亲。
这下子梁安嘴角抽了抽。
我的乖乖,这个近亲结婚也不怕出现畸形儿吗?
不过梁安摇了摇头,看看这一次好像挺成功的,也没有传出有什么畸形儿,看来他们的血脉差的还是比较大的,并没有底气血脉进行成亲吧,梁安就这么鬼使神差的想着。
不过想归想,结果到底如何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梁安继续听着成功的故事,当初有一个北边的公子要前来迎娶南方的姑娘。
他们碰面了,当然是那姑娘提前出发,要去北边嫁给那公子,但是他们相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而且算是一见钟情,就这样姑娘继续北上,那公子继续南下。
只是不等陈宫说完,梁安就来了一句。
“这就是你所说的南辕北辙。”
“将军,你听我说完。”
陈宫有点儿不好意思,继续给他讲解。
可能是两个人太过于心意相投,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又一次恋恋不舍的回去,想要再看一看,这可能注定不会在一起的来,然后两人又碰到了一起,就这样,两人什么都没有明说自己的心意,男的继续回北边女的来南边。
这倒是让梁意想不到。
“等等等等,怎么是男的回北边,女的去南边,不是男的去南边迎娶南边的姑娘,女的去北边嫁给北边的夫君吗?”
“对呀,所以他们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之下,就这样要回自己的家,想要推掉这一门亲事,到最后他们果然耗费颇多的代价推掉了这一门亲事,然后两人在约定的地方相见成亲之后闹了一个天大的乌龙,他们两个注定就是夫妻,这就是传说当中的南辕北辙。”
“什么?这是南辕北辙?”
这个超级扯的故事,可是让梁安万分的没有想到,不过结果确实好的。
梁安嘴角也是带笑“只要结果是好的,无论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好的故事,既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会不会是郭家逃难的小两口来自投奔亲人呢?
你们也说了,这北边他们是过来逃难的。”
梁安在这里猜测着,陈宫却是直接大啦啦的说着。
“将军,这有什么好在意的,襄阳大将当初因为奇袭攻克襄阳也被封为伯爵,往后功劳不得寸进,最高也就是伯爵现在家中好像没有爵位了,只有显赫的庭院还有相应的一些田产,为什么我们不去襄阳询问一番呢?”
“正好我们再去南方也能够路过襄阳,不过这合适吗?”
梁安有点儿纠结。
“我们这兴师动众的,这不是前去问罪吗?哦,对了,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