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用心就好

梁安飞也似的冲回临时驻扎的营地,快速的点起自己山地营的兵马后留下了陈庆所带领的侍卫在此地继续驻守,然后带领他们疾驰向南方。

一路上孟伯很是担忧。

“将军这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梁安摇了摇头。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我们是继续向南。虽然和我们行进的路线稍微有一点误差,可是只有区区200里,我们留下不少的注意路线人员。去这不会和寿王殿下走丢的,寿王殿下,也不会在如此时节弃我们而去。总要将一件事情彻底的做完之后才能够有下一步的动作吧。”

梁安对于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对于陈庆同样是比较有信心的。

不管梁安不说什么,最终目的很明确,所有士卒均是如此明事理的,不会出什么麻烦,梁安只带领队伍急速冲向南方。

就这样一边骑着战马快速的冲锋,一边在那里祈祷着可千万不要出现意外。

这一行进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新的一天,看着朝阳初生,也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梁安心中松了一口气。

就算是出现了意外,也总比出现了自己不想看到的一幕要好吧?

而在襄阳刺史府,陈庆坐在主位之上,一左一右分别坐着襄阳刺史和襄阳大将。

只是这两人对于昨天晚上一夜的忙碌那是相当的闹心,莫名其妙的将所有人都喊了出来,只是昨天晚上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地动,也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这让他们十分费解的看着陈庆。

不过陈庆并没有让他们过多的难为情,反而是在他们面前主动说着。

“这是我让你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我而起,我绝对不会难为你们的,要是襄阳有人有怨言,只管说我就是,我会为我的行为付出相应的惩罚。”

陈庆如此一说,他是寿王至尊,而且还是大康皇帝的亲儿子,太子的嫡亲兄弟。

而且现在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太子的地位稳如老狗,而且听说这个寿王殿下还得了陛下的许可,组建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配合朝廷的军队征讨倭国。

倭国居然赶在新春佳节之时围攻太子,并且在太庙当中准备伏击皇室成员,必须彻底的将倭国灭亡。

如此如日中天的嫡亲皇子,谁敢得罪殿下?

“说笑了殿下,如此也算是一处美谈,就算是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我们也有了准备,要是真的发生了殿下所说的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意外出现,我们也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妥善的应对。”

对于刺史府刺史如此安排,陈庆还是相当的自责。

“这件事情真的是因我而死,你们切莫弹劾他人。”“是殿下,您尽管放心,我们知道殿下是一片好意,看着我们襄阳文武用心,更是拿着这些天灾人祸来考验我们襄阳,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我们襄阳所作所为是否得陛下认可,得殿下认可的?”

陈庆点头“你们做的很好,而且襄阳的民众做的也很好。”

虽然梁安为陈庆说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可是陈庆也不希望出现,哪怕是一出闹剧,哪怕是背负一些骂名被谴责一番,陈庆也不想正儿八经的碰上地动。

等到那时繁华的襄阳变成一片废墟,悔之晚矣。

不过陈庆和襄阳刺史府的刺史,还有襄阳守军的襄阳大将在襄阳城当中交谈着此次的心得,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做的更是得心应手,更是辩解绝对不会再出现如此意外的情况。

就好比昨天晚上有些人衣不蔽体就冲了出来,还有一些人却是舍不得自己的大包小包,不住的在那里打着包裹就被那些衙役强硬的拖拉了出来,并且严厉的训斥他,要是真的发生了地动在自己的家中不住的拖延时间,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掘坟墓吗?

等到那时,房倒屋塌,你想走都走不掉了。

虽然昨天很多衙役很是暴躁,也很是勇武,很是让别人闻之色变。

不过在经历了昨天晚上一晚上折腾之后,襄阳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流言蜚语,更没有任何指责县衙的情况,反而是不住的在那里说着昨天晚上县令这突如其来的一出,可真是让我们意想不到啊。

几个围在茶点旁边吃着茶水品着甜点好不惬意的文人在那里攀谈着。

“谁说不是呀?我们这刺史真是爱民如子,提防着襄阳可能会出现地动,让我们提前准备一番,来上如此一出突然训练也是好的,等到真的要是有如此情况,我等可就有了准备轻而易举就能够逃脱升天。”

甚是甚是几个读书人不住的赞美着那刺史大了,而街角一些人很快的就将这些情况探查清楚了,汇报到了正面色忧愁,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的陈庆的耳中。

而陈庆听到街头巷尾很多人称赞四史高明,这刺史也在现场听着手下传来的消息,脸色有点儿尴尬。

“殿下,这您看看这都是您的功劳,居然被安在了下官的头上。下官汗颜。”

不过陈庆却是哈哈一笑“安在谁的头上不要紧,只要他们不心生怨言,只要他们有了准备,只要他们以后啊在真的碰上如此恶劣的情况,有了这一次准备,有了心得,不会手忙脚乱,不会有人员伤亡,那也是好的。功劳不功劳的都不如他们好好的。”

不过陈庆刚说完又看着那县令说着。

“想必刺史也是一位妙人,能够得此地诸多青年牌俊的如此称赞,想必也有过人的本事和心得,不知能否和本王好好的说说,本王以后要是有机会能够用到刺史大人的心得,造福一方百姓,那也是好的。”

“陛下谬赞了,下官何以有什么心得?只是做事用心而已。”

这襄阳的刺史倒是一个实诚人,将他来到此地之后和襄阳守军本就很负责任的襄阳大将两人一拍即合,落下了很多严明律法普及众多民众的好事,所以才得这些人如此拥戴。

“用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