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慌了手脚
荷兰人在小琉球已盘踞了十几年了,当年大明和荷兰的澎湖之战后,荷兰人表面上退出了澎湖列岛,并且放弃了对小琉球的占领,但之后因为郑芝龙的故意放纵,荷兰人没几年后又悄悄卷土重来,通过贿赂郑芝龙和其他手段得到了对方默许,再一次占领澎湖列岛,之后以此为跳板正式登上小琉球,并开始在岛上筑城进行统治。
不过这一次荷兰人比上回聪明了许多,而且郑芝龙也和荷兰人私下约法三章,要求荷兰人不得再图谋大明本土,至于他们在小琉球干些什么他不会管,可一旦意图染指大明本土尤其是福建一地,那么郑芝龙绝对不会罢休。
荷兰人也清楚这点,知道以荷兰在远东的力量根本不是强大的大明对手,更何况之前的战败也证明了这点。何况郑芝龙作为南海霸主,掌控着整个南海区域,哪怕荷兰人也不敢违背郑芝龙的意愿。
就这样双方达成了默契,荷兰人安心在小琉球经营,而郑芝龙也从荷兰人手里弄到了不少好处。再加上荷兰人存在于小琉球,还能让郑芝龙能够养寇自重,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荷兰人对朝廷施加压力,从而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但郑芝龙怎么都没想到碰上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朱慎锥,朱慎锥不仅一眼就看穿了郑芝龙的盘算,更早就打着解决郑芝龙集团的想法了。所以在郑芝龙出事后,郑氏集团开始土崩瓦解,军队力量被朝廷正式收编,内部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郑家的影响力大大减弱,整个集团已被朝廷所掌控后,在小琉球的荷兰人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现在在小琉球的荷兰人和历史上郑成功收复此地的荷兰人略有不同,虽然在岛上的兵力和人口大致相当,但因为早了近十年,荷兰人所修筑的两座城池还没全部完善,城防也没达到日后的坚固程度,就连所谓的台湾长官也不是后来的揆一,而是卡隆。
这个台湾长官在后世也被翻译成台湾总督,不过准确的来说应该最高行政长官更为合适。因为在目前情况下,荷兰在远东的主导权掌控在东印度公司手中,而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所在总部是巴达维亚,小琉球或者说台湾仅仅只是巴达维亚所属下的一个开拓点而已,其主要负责人仅仅只是东印度公司任命的行政长官,哪里有什么资格被称为总督?
卡隆这个人是两年前来到小琉球接替他的前任成为这里的行政长官,在接任行政长官后,卡隆依旧延续之前荷兰在这的高压政策,依旧对当地百姓进行残酷统治,并依靠武力逼迫百姓为其筑城和耕作,从而巩固这里的政权。
对于卡隆来说,这十多年中荷兰人一直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效果很是显著。再加上卡隆出身于贵族,虽只是落魄贵族,但也算是贵族中的一员,而且他在来小琉球之前已是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高级商务了,只要在小琉球干上几年,等时间一到就能返回巴达维亚。
回到巴达维亚后,卡隆就有资格进一步升迁,去担任巴达维亚更高级的职务,甚至成为议员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卡隆看来,小琉球只不过他人生旅途的一站罢了,对此并不上心。
何况自从和郑芝龙合作后,荷兰人在小琉球一直顺风顺水,大明那边也没什么反应,时间久了更让卡隆和其他荷兰人根本就没考虑过小琉球的是否会遭受大明的进攻可能。
这一次郑芝龙出事,大明那边的消息封锁很是严密,再者郑芝龙如今仅仅只是去了京师“养老”,朝廷也没想直接要他的性命,而远在小琉球的卡隆根本就不知道大明的消息,所以当大明的舰队来到澎湖的时候,澎湖这边根本就没任何防备。
如果在以前,澎湖或许还会有荷兰的战舰守护,毕竟那时候荷兰人主要占领的是澎湖列岛。可眼下荷兰人已从澎湖直接登上了小琉球,澎湖的地位自然就降低了不少。
再者荷兰人在整个小琉球的人手并不多,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两千七百人左右,而且这两千七百人还要分别驻守两个城池,此外再减去其中的水手和战舰需求,那么真正能够使用的兵力就更少了。
但小琉球的面积可不小,仅仅目前荷兰人所占领的小琉球南部区域就是很大一片区域,这两千七百人撒进去简直就和墨汁滴入大海一样根本就起不到什么效果。
由于荷兰人的兵力的不足,荷兰人自然不可能和以前那样继续为止澎湖列岛的防御,更让人意外的事在大明出兵前一周,原本在此地的一艘战舰因为接到了来自巴达维亚的命令去了南洋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如此一来当施大瑄的舰队抵达澎湖列岛时,整个澎湖列岛根本就没丝毫防护。
施大瑄直接下达了进攻澎湖列岛的命令,整个军事行动异常顺利,当天明军登陆澎湖列岛,拿下了主要的港口。而驻守在这的十几个荷兰人根本没怎么抵抗,面对如此强大的军力,这些荷兰人想也不想直接投降。
拿下澎湖后,施大瑄立即对俘虏进行审讯,很快就搞明白了小琉球的荷兰人情况。当知晓小琉球的荷兰人根本不知道大明的军事行动,并且荷兰人的舰队也不在小琉球,整个小琉球仅仅只有两艘战舰的时候,施大瑄大喜过望,立即决定在澎湖列岛修整两日,直接对小琉球发起进攻。
由于荷兰人盘踞在小琉球的南部区域,而这个区域最合适登陆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台江,另一个是鹿儿门。
这两个港口都比邻荷兰人所修筑的城池之一——安东尼堡附近,由于鹿儿门港地形复杂,再加上潮汐的缘故直接登陆有些难度,但台江却是一个良港,只要直接拿下台江,小琉球南部的门户就对大明开放了,而且目前荷兰人在台江仅仅只有两艘军舰驻扎,并且没有丝毫防备,施大瑄想也不想直接就选择了进攻台江的方案。
两日休整后,大明舰队从澎湖列岛出发,直扑台江。
当日傍晚明军抵达靠近台江附近的海域。此时荷兰人还没得到大明已经开战的消息,岛上的军队包括在台江的战舰依旧和往常一样无所事事,甚至连战舰上的水手士兵也没做任何防备,近半人因为战舰居住条件差还不在船上呆着,直接去了安东尼堡那边饮酒作乐去了。
施大瑄打了老仗,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派自己儿子施琅作为先锋率二十艘战舰在晚上借着夜色掩护偷袭台江。半夜时分,海港一片宁静,荷兰战舰上的荷兰人早就进入了梦乡,至于值守的荷兰士兵们也有气无力地敷衍着,甚至打起了瞌睡。
带着趁着夜色慢慢靠近,直抵达港口附近见荷兰人依旧没有反应,施琅大喜过望直接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身先士卒,带着战舰以人力划船迅速靠近,等抵达荷兰战舰身旁后,施琅带着直接通过钩索、缆绳等物攀爬上敌舰,等到了对方舰上后,施琅二话不说就带着人抢攻,直到锐利的刀子砍到敌人脖子上,在睡梦中的荷兰人才幡然醒悟,可此时已为时已晚。
一番厮杀后,施琅没花多少力气就拿下了这两艘荷兰战舰,除去一开始被杀和后来顽固抵抗的荷兰人外,其余荷兰人见大势已去直接放下武器投降。等解决了这两艘战舰后,整个台江港门洞大开,收到施琅传回的消息,施大瑄哈哈大笑,下令全舰队进港登陆上岸。
等到第二日清晨,施大瑄的军队已经完全占据了台江港和岸上的区域,陆军也依次登陆上岸。
这时候的荷兰人才刚刚得知明军登陆的消息,当从港口逃出的荷兰士兵回到城中,带着这个消息传来后,刚刚睡醒的卡隆还以为是在做梦呢,直到再三确认这是事实后,卡隆这才如同五雷轰顶,呆若木鸡。
“这怎么可能?郑芝龙为什么会突然发起进攻?不是早就商量好了的么?这些年我们也没亏待过他啊!”卡隆被这个消息惊的慌了神,更不解为何会遭到这样的进攻,明明大家是一伙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阁下!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关键是要守住热兰遮城和安东尼堡,同时向巴达维亚求助,固守等待援军才是!”卡隆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没了主意,一旁的赫尔曼少校却保持着冷静,虽然他也对这个消息极为震惊,可却第一时间提出了最稳妥的建议。
“对对对!先驻守,再求援!”卡隆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点头,接着急问赫尔曼少校派谁去求援,又怎么驻守合适。
听着卡隆这番话,赫尔曼也是彻底无语,要知道你才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啊!自己仅仅只是他的副手。平日里卡隆一副耀武扬威,时不时就摆出贵族架子还真以为他有几分能耐呢,没想到敌人还没打过来这家伙就慌成这样了,简直丢了贵族的脸面。
无奈,赫尔曼只能临时肩负起这个任务来,这时候他可不敢让卡隆这个无能之辈来掌控大局了。既然大明军队都已经在台江登陆了,如果再让卡隆来做决策,一旦有所失误一切就完了。
而且赫尔曼是卡隆的副手,身上有着少校的军职,是荷兰在小琉球军职最高的军官,战争爆发作为军人义不容辞。就这样,赫尔曼临时接过了军事指挥权,下达了命令两处城池固守待援的命令,同时派人从热兰遮城向西出海,绕过澎湖列岛前往巴达维亚求援,只要巴达维亚的援军抵达,那么他们依旧有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