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寻找新的前途
这是送兵员,还是想借鸡生蛋?
唐聚五怕是也赞同了中日未来必有一战..想学习红军敌后作战的方法?
江向阳有信心把唐聚五送来的战士,从内到外,全部染成红色。
甚至还能给唐聚五派几个回去,把他的部队染红。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你就不怕别人告你通共?”
看破不说破,江向阳自信的问他。
“我这也是帮庞长官..我还得让他给我补充两倍的新兵..”
“你真不如让庞长官下一道命令,派出希望参加红军的连队,去执行任务,然后被我们去俘虏...你家眷都在南京,其实南京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一旦对日开战,你要提前让家人去西南..成都,昆明,西安都可以安家..”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不得不说,江向阳这个建议不错。
义勇军有些兄弟,虽说表面上看,在40军怨气比较大,可知人知面不知心。
与其自己去说服,不如让庞炳勋下命令,让他们落入红军圈套。
“这样也好,如果有坚持不想加入红军的,还劳烦吴政委,江团长,帮忙放回..”
“可以,这件事我让蒲忠国盯着,他的人品,唐司令应该信得过..”
当然信得过,他都没想过,来红军一趟,可以跟自己这个老下级,冰释前嫌。
如今虽然分属国共两大阵营,钢刀归钢刀,情义是情义,不是逼急了,谁愿意提刀。
“回去,我就给庞军长复命,独树镇的事情,他需要赔礼表示歉意...然后我的人帮他送东西到指定地点,就被你们截获了..”
吴政委也认为这样的安排,比较妥当。
“唐司令记得把闵连长派来哦..”
红军调动了那么多兵力,还逼迫十七路军做戏,就为了一个连长。
唐聚五想起来就感觉好笑,也认为诚意满满的红军,定然不会亏待闵鸿胜。
“人肯定在,我还会尽可能派两个人盯着不让他反抗..但是他愿不愿留,就看你们红军自己的本事..”
在红25军又待了一天之后,唐聚五在义勇军兄弟和吴政委送行的目光中,踏上了返回旬阳的路程。
庞炳勋磨磨蹭蹭,半个月,才让江向阳截获了三千大洋...以及少量弹药。
打发叫花子呢。
气的吴政委差点把杯子摔了。
算了。
看在唐聚五送来了两个连义勇军,还有闵鸿胜的面子上..
懒得跟他计较了。
反正闵鸿胜已经来到了红军,蒲忠国等人正在给他做思想工作,闵鸿胜得知自己是被庞长官卖了,唐司令也让他走一趟,自己选择,他就决定留在红军看看。
只不过给吴政委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他要走的时候,红军不能扣留他。
转化思想这种事,从长计议。
吴政委相信,别说闵鸿胜是一个摆弄钢铁的,就算是一块钢铁,到了红军这个大熔炉,也能成为红五星上的一角。
索性下令,回师镇安。
江向阳有些无聊了..
镇安对面的40军,十七路军都谈好了,暂时维持一个默契的局面,打不得..就真的没有别的敌人了。
只能跟韩团长,一边派出更多的人打猎。
然后一边狠狠的练兵。
天气已经炎热起来。
算着日子,中央红军该跟四方面军会师了..
会师之后,就会派出代表,来红25军传达命令。
可江向阳万万没想到,没等来下达命令的同志,先等来了一份报纸...
这是一份大公报。
是75师第二次占领潼关至西安的铁路沿线车站时候缴获的。
日期是十多天以前的,记录了毛徐刘朱等匪首,在毛儿盖附近会合,其前锋正在试图往松潘前进。
激动的徐副军长,用电台把消息的告诉了吴政委,吴政委一边下令镇安,郧西,洛南的红军主力,全部向山阳集结,一边派人去陕西警备第三旅,让地下党同志核实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准确消息。
从镇安到山阳的行军。
221团和220团一如既往的要求战士们以战斗队形的方式,展开行军。
这时候,吴政委专程找了过来。
“向阳,我们有很多同志,主张打回鄂豫皖去...你怎么看我们得到的这个消息..”
打回鄂豫皖,只是战士们,也就是鄂豫皖出来这三千多人,最朴素的情感。
尽管鄂豫皖的干部,战士,占据了红25军绝对的话语权。
别忘了,红25军之所以壮大到今天,有一部分缘由,是因为高举了北上抗日的旗帜,如今红二十五军的战士百分之七十多已经不是鄂豫皖子弟了,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北上抗日坚定拥护者。
江向阳没敢说鄂豫皖苏区由于革命,国民党的围剿,剩下的人口,连基本的农业生产也无法有效的组织起来。
跟鄂豫陕一样,根本供养不起他们这样一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红军。
只是轻轻的笑道..
“政委心里肯定有主意了..”
吴政委闻言,也跟着笑起来。
程军长当初从中央红军赶来,传达的命令只是让他们北上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
如今鄂豫陕根据地已经拓展到了一个瓶颈。
纵横十几个县,耕地面积90多万亩,苏区人口50多万..
尤其是这次副军长带兵北上,狠狠从杨虎城的地盘,切了一块肉。
逼得十七路军连续派了好几拨人传信,让红25军手下留情。
向东发展,别廷芳势力像一个怪物,阻挡了鄂豫皖根据地东出的道路,只能进伏牛山区打打。
江向阳带着一个直属营,就成功拿下宜城,也给了想打回鄂豫皖的干部战士杀回去的希望。
可是,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却让政委,副军长脑子里出现了另外一个可能。
他们想要带着红25军,寻找新的前途。
从何家冲出发,一路转战,建设根据地,发展根据地。
都是吴政委和军长,副军长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战斗,去工作。
好多政策理解,好多的问题,都堆积在几个人脑海里。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处置,是不是正确的,也不知道新生的鄂豫陕根据地,下一步又当如何发展。
“政委,想去找中央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