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一代暴君,后梁太祖朱温

【郭威结束五代频繁兵变、暴政苛敛的恶性循环,开启安定发展的新局面。】

【其改革被周世宗柴荣深化为“显德之治”,直接为北宋统一与文治铺平道路。】

【他节俭爱民、知人善任、顾念亲情,厚待政敌家属,在乱世帝王中尤为难得。】

【郭威以武立国,却以文治国。身负血仇,却未行酷政。手握兵权,却传位贤能。】

【其短暂统治堪称五代黑暗中的曙光,被史家誉为五代最具远见与仁德的君主,其短暂统治对终结乱世、开启宋代治世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哈哈!”

“朕能得到天幕如此评价,心满意足也!”

天幕下,郭威放声大笑,十分高兴地说道。

他和干儿子郭荣,都得到了天幕的高度评价,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五代乱世中!

他相信,大周一定能统一天下,收回燕云十六州,开创盛世王朝!

【总的来说,郭威是五代时期一位杰出的君主。】

【他在位时间仅三年多,却以其开明的政治、务实的改革和节俭爱民的作风,迅速稳定了政权,极大地改善了社会民生,扭转了五代以来中原王朝颓败混乱的局面。】

【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减轻农民负担、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宽简刑罚等,直接为柴荣的“显德之治”和后来的北宋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被视为结束五代乱局、开启宋代统一和文治的重要过渡人物。】

【其“黄旗加身”的兵变模式,也对赵匡胤建立宋朝产生了直接影响。】

【五代明君全部盘点完毕,我们开始盘点五代昏君!】

“怎么这就完了?”

“朕呢?”

“朕不算明君吗?”

石敬瑭看到这里,十分不服气,一蹦三尺高,对着天幕质问道。

他虽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但是那也不是他的地盘啊!

他只是用别人的领土许下空头承诺,来保全百姓免于战火,他有什么错?

以他的功绩,难道不应该是明君吗?

“天幕八成把朕排成了昏君!”

石敬瑭越想越气,脸色阴沉地说道。

【五代第一位昏君,他就是后梁太祖朱温!】

【朱温,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以其残暴、权谋和背叛而闻名,同时也结束了将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开启了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

“什么?”

“朕是第一个?”

“还被天幕如此负面评价?!”

后梁太祖朱温看到这里,一张老脸涨红,恼羞成怒地说道。

他从一介草根逆袭,一生征战南北,亲手推翻了腐朽的唐王朝,建立了大梁政权,成为了开国皇帝。

他,怎么会是昏君呢?

他不服?

【朱温出生于宋州砀山(安徽砀山)一个贫苦家庭。】

【他早年丧父,随母亲在富户家帮佣,据说他年少时狡猾无赖,乡里人对他印象不佳。】

【唐末天下大乱时,他参加了著名的“黄巢起义”,并凭借勇猛和智谋在起义军中迅速崛起,成为黄巢麾下重要将领。】

【882年,在黄巢政权面临困境时,朱温审时度势,在同州叛变,投降了唐朝。】

【唐僖宗大喜,给他赐名朱全忠,任命他为宣武军节度使,驻守汴州,这个位置成为他日后争霸的根基。】

“哼!”

“是朱温那个叛徒!”

“还好有天幕提前,朕提前把他给杀了,不然还真会被他背刺!”

大齐开国皇帝黄巢端坐在龙椅上,冷哼一声,十分不屑地说道。

他对黄巢的评价,只有一句话。

卑鄙小人,无耻之徒,毫无仁义礼智信!

【获得汴州后,朱温以这里为中心,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他一方面需要抵御其他强藩,比如河东的李克用、淮南的杨行密、兖郓的朱瑄朱瑾兄弟等人的进攻,另一方面则不断兼并周边弱小藩镇。】

【他善于用人,治军严酷但有效,逐渐使宣武军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随着势力壮大,朱温开始干预朝政。】

【901年,他应宰相崔胤之邀,率军进入长安,诛杀宦官集团,但随后控制了唐昭宗。】

【904年,他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以便控制。】

【不久后,他派人弑杀了唐昭宗,立唐哀帝李柷为傀儡皇帝。】

【在洛阳期间,他大肆屠杀忠于唐朝的朝臣,彻底清除了朝廷中的反对力量。】

“这个朱温,先叛黄巢降唐,后又篡唐自立,实在是令人唾弃!”

“乃公恨不得扒了他的狗皮!”

汉高祖刘邦看到这里,脸上露出厌恶之色,十分愤怒地说道。

他连韩信都容不下,更何况是朱温这样三面两刀的墙头草小人?

朱温若是生在大汉,非的把他剥皮抽筋不可!

【在扫清所有障碍后,907年四月,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正式代唐称帝。】

【他改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定都汴州,升为开封府,改元开平。】

【这标志着统治中国289年的唐朝正式灭亡,华夏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

【称帝后,朱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河东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关中的岐王李茂贞、淮南的杨渥等势力都是他的劲敌。】

【在与其他势力交战中,他屡遭挫败,比如柏乡之战大败于李存勖。】

“哼!”

“朱温老狗就是个纯纯的废物!”

后唐庄宗李存勖冷哼一声,十分唾弃地说道。

如果朱温不是有个好儿子朱友文,早就被各地势力干烂了!

【朱温晚年更加多疑和残暴,滥杀功臣宿将,使得人心惶惶。】

【他在私生活上也极其荒淫,甚至与儿媳们乱伦,引发儿子们的怨恨。】

“儿媳们?看来不止一个!”

“岂有此理!”

“身为皇帝居然行如此乱伦之事,真是乱了伦理纲常!”

“这朱温不愧是逆贼,他身上一点儒家的品德都没有!”

“天欲其亡,必使其狂!”

……

天幕话音落下,各朝代的古人们都沸腾了。

尤其是那些儒家学子们,一个个惊掉了下巴,义愤填膺地斥责谩骂起来。

有些白发苍苍的大儒们,更是气得浑身直发抖,拿手指着天幕中的朱温,开启了狂喷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