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暴交易娃娃面

第127章 到底想干什么

节后复工第一天,人们还未从春节的欢乐与困累中走出来,卫生部官网一大早便发布了一则公告。

《关于帝都信息素医疗中心信息素失控事件的通报》。

公告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客观陈述了事件经过。

包括二十余名患者半夜出现信息素失控症状、通过邵氏医院研制的新型药剂救治等关键事实。

还含糊指出,这些患者均在某年因某件事而患上信息素缺乏症。

却对事件的责任归属只字未提。

卫生部的通报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平静的节后水面掀起巨浪。

各大媒体的关注点迅速分化,舆论场呈现出诡异的割裂状态。

《帝国日报》头版标题赫然写着:

《信息素失控事件背后:谁在操控危险实验?》

文章通篇围绕“真凶猜测”展开,列举了近五年所有涉及信息素安全的争议事件。

从技术角度分析,信息素失控不可能是意外,却又巧妙地避开结论性的表述。

《科技前沿》则把焦点放在邵氏医院的新型药剂上。

标题充满惊叹:《爆!邵氏医院突破性疗法或改写医疗史》。

报道从专业方面分析了可能存在的药剂原理,使这种新型药剂显得更神秘。

同时也为广大信息素患者带来福音。

【财经网快讯】则时实报道,邵氏集团股价早盘暴涨8%,分析师称新型药剂或成行业颠覆者。

据悉该药剂可中和90%的信息素紊乱症状。

最耐人寻味的是《公民周刊》的报道。

文章在提及患者病史时,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

“这些患者均出现与十五年前某次大规模信息素事件相似的症状......”

尽管报道中没有点名,但“十五年前”这个时间节点,配合“大规模信息素事件”的表述,立刻让读者联想到现任总统洪镇岳当年那场著名的“声波信息素丑闻”。

纵然官网在一个劲捂嘴,但在各大社交媒体,#十五年前#的话题悄然爬上热搜。

有网友贴出当年新闻报道的截图:

年轻时的洪镇岳站在实验室前,身旁正是如今已被封禁的声波信息素研发设备。

评论区迅速被“懂的都懂”淹没。

一反常态的是,走在舆论前锋的服众传媒此次却未进行任何相关报道。

这些舆论热度不断飙升,持续近一周,几乎传遍了帝国的每个角落。

吴勋和林正阳时刻关注舆论风向。

若发现舆论转向吴勋,准备全力公关。

结果,这一周,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点都与吴勋无关。

邵家那边更没任何引导性的举动。

吴勋见到如此情况,暂时放下心。

看来,邵承玺是把林正阳的话听进去了。

也是,他本来就不是真凶,邵承玺绝不会蠢到被人利用。

就在大家以为所涉事实仅此而已时,情报局于新周一下午,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的主题是:公布近期争议的信息素失控事件调查进度。

此次发布会上,情报局将这些日子收集到的证据首次公开。

证据全部公开后,敏锐的记者立刻发现,情报局有意将证据进行了分类。

一类是明面上、大量直接指向凶手是吴勋副总统的证据。

另一类则是分散但又透着某种共同指向的的关联线索证据。

众人不敢明说,心里却都明白,似乎这些关联线索证据都与声波信息素有关。

会场一片哗然。

公布的证据链清晰显示:吴勋既是凶手,又似乎还有隐情。

这种矛盾的定位,让公众彻底陷入不解和猜疑。

情报局也开始卖关子,只公布证据,不发表任何倾向性言论。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整个总统府都陷入舆论旋涡。

新一轮的舆论浪潮又开始。

就数吴勋最为焦头烂额。

他料到邵承玺会反击,却没想到对方竟选择如此刁钻的手段。

不指控、不定性,只将事实摊在阳光下。

如此一来,邵承玺根本不用亲自下场,而是逼吴勋自证清白。

要自证,就必须道出真凶。

当晚,吴勋团队开始大量公关。

吴勋在会议室指挥公关团队:

“立刻联系《财经日报》,先将舆论报道引到邵氏医院新型药剂的安全性问题上,转移民众注意力。”

“通过《帝国日报》发稿,列举这些年我的功绩和做事风格,强调我是被陷害的,引导舆论。”

“关注社会媒体方面的舆论,加大人手控评。”

公关团队的人得令分头行动。

会议室里只剩吴勋和林正阳。

林正阳瞧着脸色难看的吴勋,还是说道:

“这些都是缓兵之计,不指出真凶,您心里清楚,永远无法摆脱此事干系。”

吴勋闭眼揉下眉心,沉声道:

“我知道,但暴出真凶,境况就会比现在好吗?”

林正阳轻叹口气,再没说话。

另一边,邵府别墅。

邵承玺关掉新闻,将舒璘搂进怀里:

“宝宝,猜猜那条藏在背后的大鱼能撑多久?”

舒璘一脸深思状:

“嗯......不好说,毕竟涉及总统府的人和事,就算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也不是你想动就能动的。”

“没错。”邵承玺笑着捏捏他的脸颊。

“我确实动不了总统府的人。”

“那宝宝再想想,既然明知如此,我为什么要大费周折搞这么一出?”

最近,邵承玺一有机会就和舒璘探讨政治方面的话题。

舒璘很聪明,一点就通。

听到邵承玺的问题,他歪着头,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眼睛突然亮起来:

“我明白啦!哥哥不是真的要动总统府的人,而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总统府的所做所为。”

邵承玺低头亲亲他的额头,眼底透着鼓励:

“不错,很接近了。是要让某些人知道,我们手里握着他们的把柄。”

“政治就像下棋,有时候亮出棋子比吃掉棋子更有威慑力。”

舒璘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

“那吴勋副总统岂不是被当枪使了?”

“没错。”邵承玺轻笑,“不过也是他自找的。想当两面讨好的蝙蝠人,如意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舒璘眨着大眼睛,还是有点似懂非懂:

“哥哥,我还是不明白,你这么做,到底是想干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