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攻克

    李德全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他听懂了最关键的一句——这玩意儿,能杀死那些害人生病的“小虫子”!

    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瞬间爆发出炙热的光芒。

    “而这些图纸,”林萧的木杆在那些复杂的流程图和设备图上划过,“就是将这种神奇物质,从青霉菌中提取出来,并且大量制造的方法。”

    他看着已经站起身来,躬着腰,几乎要把脸贴在图纸上的何远,嘴角微微上扬。

    “何院正,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受伤,不再因为伤口腐烂而死。如果天下的产妇,不再因为产褥热而一尸两命。如果一个得了肺炎,咳血不止的孩子,只需要打上一针就能活下来……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何远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他不是在害怕,而是在激动!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萧描绘的那个画面,是他这样的大夫,穷尽一生,做梦都不敢想的医学盛世!那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扑通!”

    何远重重地跪在地上,对着林萧,对着那满地的图纸,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陛下……陛下乃天神下凡!此……此乃万民之福,苍生之幸啊!老臣……老臣愿为陛下,为这制药大业,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李德全也反应了过来,跟着跪下,激动得满脸通红:“陛下!您就说吧,要俺们干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砸锅卖铁,也得把这神药给弄出来!”

    林萧满意地点了点头,将两人扶起。

    他转身,重新坐回龙椅之上,神情变得肃然,一股帝王的威严油然而生。

    “传朕旨意!”

    李德全和何远立刻垂手肃立,屏息凝神。

    “即日起,于京郊,建立‘皇家制药厂’!”

    “命工部尚书张富安,即刻勘探厂址,调集能工巧匠,按图纸要求,建造厂房,打造所需器械!所需银钱,由国库直拨,不受任何掣肘!”

    “命格物院生物科、化学科所有骨干,即刻起,放下手中所有事务,全力投入此项研究!”

    “命何远,你,亲自坐镇,总领全局!朕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朕,为我华朝,制造出第一支……青霉素!”

    “臣,遵旨!”

    李德全与何远齐声应诺,声音响彻御书房,带着一股开创历史的决绝与狂热。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个足以改变人族历史的伟大时刻。

    ......

    研发工作立刻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在林萧的指点下,何远带着医学院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在城郊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里,开始了最初的试验。

    他们按照林萧的说法,从发霉的橘子皮上,小心翼翼地刮取下那种青绿色的霉菌,接种到用米汤和肉汤熬制成的“培养基”里。

    然而,事情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青霉菌的生长环境极其苛刻。要么是温度不对,霉菌根本不长。

    要么是混入了空气中其他的“细菌”,整锅培养基都长出了五颜六色的杂菌,散发着恶臭,只能全部倒掉。

    连续半个多月,上百次的试验,全都以失败告终。

    别说提纯出传说中的“青霉素”,他们连一锅合格的、纯净的青霉菌培养液都弄不出来。

    何远急得满嘴都是燎泡,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他带着一群垂头丧气的学生,跪在空荡荡的实验室里,感觉无颜面对陛下的重托。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林萧来了。

    他看着那些失败的培养皿和一脸挫败的众人,脸上没有丝毫责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林萧走到一张实验台前,拿起一支毛笔,在一张白纸上迅速勾勒起来。

    “我们需要一个完全无菌的培养环境。”他一边画,一边解释,“去玻璃厂,让他们按照这个图纸,给朕烧制一批这样带盖子的扁平玻璃碟。”

    图纸上,正是现代微生物实验室里最常见的培养皿。

    何远等人看着那简洁而巧妙的设计,眼睛瞬间就亮了。

    用盖子隔绝空气,这个想法,他们怎么就没想到!

    “还有这个。”林萧又画了一张更为复杂的图纸,“霉菌的生长,需要恒定的温度。用蒸汽机提供热源,造一个这样的双层铁罐,中间走热水,再装上阀门和温度计。这个叫,恒温发酵罐。”

    看着那张利用了蒸汽、管道、阀门等一系列格物院最新技术的发酵罐图纸,何远和他的学生们,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在他们眼中如同天堑般的难题,在陛下的手中,不过是几张图纸,几句话的功夫,就迎刃而解。

    这已经不是凡人的智慧了。

    这是神祇的点化。

    “都起来吧。”林萧看着跪了一地的众人,语气淡然,“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是!陛下!”

    何远抬起头,苍老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火焰。

    他带着所有人,对着林萧离去的背影,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这一次,他们有信心,定能为陛下,为这天下苍生,造出那救命的神药!

    有了林萧提供的图纸和全新思路,皇家制药厂的研发工作仿佛被装上了轮子,一日千里。

    玻璃厂加班加点,烧制出了一批批带着盖子的透明扁平玻璃碟。

    当这些被陛下命名为“培养皿”的器物送到何远手中时,所有人都被这精巧的设计折服了。

    盖子一盖,隔绝了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杂菌,之前培养基动辄发臭长毛的问题,瞬间解决了九成。

    而那座由工部巧匠们打造的“恒温发酵罐”,更是让何远和一众学生大开眼界。

    蒸汽机的热力通过管道,在双层铁罐的夹层中循环往复,罐体上那根细细的、插在水银里的玻璃管——“温度计”,精准地显示着内部的温度。

    只需轻轻转动阀门,就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火候。

    这哪里还是熬药,这简直是神仙在炼丹!

    曾经困扰众人,让他们一筹莫展的难题,在陛下的点拨下,竟如此轻易地被化解。

    整个研发团队的士气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日夜不休地泡在实验室里。

    数周后,一个闷热的午后。

    经过了发酵、过滤、萃取等一系列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步骤后,何远亲自操作着最后一台玻璃仪器。

    当淡黄色的液体在低温下缓缓蒸发,一层淡黄色的粉末状结晶,终于出现在容器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