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新单位报答
早上,苏兰芷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来到了县政府报到。
远远望去,县政府那宏伟的建筑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广场之后,仿佛一座庄严的城堡。
灰白色的外墙透着古朴与厚重,巨大的门楼高高耸立,上方镶嵌着红色五角星,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苏兰芷门边确认了身份之后才被放行,她看到进进出出的人,各个神情严肃,步伐匆匆。
虽然大家的衣服并不是整齐的制服,但是大家穿的都是端正的颜色,脸上带着专注与庄重,让看到的人都不自觉的变得严肃了一些。
踏入县政府大门,内部的布局更合适规整有序,宽敞的走廊两侧,悬挂着一幅幅激励人心的标语和伟人的画像,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工作人员肩负的责任。
苏兰芷按照指引,来到了人事科的办公室,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请进’,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办公室里,一位带着眼镜、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文件,看到苏兰芷进来,他抬起头,微笑着问道,“你是苏兰芷同志吧?”
苏兰芷赶忙走上前,微微鞠躬,礼貌地说道,“是的,领导,我是苏兰芷,来这里报到入职。”
中年男子站起身,绕过办公桌,伸出手与苏兰芷握了握,说道,“欢迎你啊,苏兰芷同志,我是人事科的科长赵建国,一路上过来还顺利吧?”
“谢谢赵科长关心,一路上挺顺利的。”苏兰芷回答道,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尽量让自己表现得镇定。
赵建国示意苏兰芷坐下,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说道,“苏兰芷同志,经过组织上的考察和研究,决定将你调到咱们县政府工作,这是对你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苏兰芷认真地点点头,说道,“赵科长,我明白,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
赵建国看着苏兰芷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笑了笑,继续说道,“咱们县政府的工作,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你即将从事的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你之前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吗?”
苏兰芷思索片刻后说道,“赵科长,我之前在学校参与过一些文书整理和组织活动的工作,高中毕业后又进入公社宣传部工作,积累了一些基础的经验,但我知道与县政府的工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会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嗯,有基础就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赵建国说道,“接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具体的工作安排,你会被分配到综合科,主要是负责协助处理各类文件,会议安排以及一些综合性事务,但却需要极高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虽然苏兰芷在公社有工作经验,但她并没有骄傲,而是听得十分专注,不时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要点。
落在别人眼里,那就是态度极其端正。
“在工作中,你要多向科室里的老同志请教,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遇到问题不要怕,及时沟通解决。”赵建国语重心长地道。
“好的,赵科长,我记住了,我一定多向同志们学习,尽快熟悉工作流程。”苏兰芷说道。
“另外,咱们县政府有着严谨的工作记录和规章制度,你要认真学习并遵守。”赵建国拿起一份文件递给苏兰芷,“这是相关的制度手册,你拿回去好好看看。”
苏兰芷接过手册,说道,“谢谢赵科长,我一定会认真研读,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行,那今天先这样,一会儿我让综合科的同志过来,带你去熟悉一下工作环境,再给你安排具体的任务。”赵建国说道。
苏兰芷站起身,再次向赵建国鞠躬,说道,“感谢赵科长,给您添麻烦了。”
赵建国笑着摆摆手,“不麻烦,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
没过多久,综合科的一位年轻同志过来,带着苏兰芷离开了人事科办公室,苏兰芷怀着对新工作的憧憬与紧张,跟随这位同事迈向了她在县政府工作的新征程。
走进文书办公室,苏兰芷看到里面摆放着几张办公桌,文件资料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的书架上。
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文书起身迎接,他就是苏兰芷接下来的学习导师。
“你好,苏兰芷同志,欢迎你加入我们文书工作的队伍,我叫陈正,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陈正微笑着说道,但是笑容中依然透着县政府工作人员特有的严谨。
“陈老师,您好,我初来乍到,很多东西都不熟悉,还请您多多关照。”苏兰芷恭敬地说道。
陈正点点头,指了指旁边的一张办公桌,“这以后就是你的位置了,文书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每一份文件的起草、整理、归档都关乎着工作的顺利开展。”
苏兰芷认真地听着,不住点头。
陈正从书架上拿下一叠文件,放在苏兰芷的桌上,“这是近期的一些文件,你先看看,熟悉一下格式和内容,我给你讲讲起草文件的要点。”
苏兰芷小心翼翼地翻开文件,认真的看了起来,陈正站在一旁,耐心地讲解着文件的结构、措辞以及如何准确传达上级的指示和意图。
苏兰芷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这么麻烦,幸好她在现代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姑娘,不然还真的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呢!
“文件的标题要简洁明了,概括核心内容,正文部分逻辑要清晰,层次分明,每一句话都要严谨,不能有歧义。”陈正说道。
苏兰芷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便虚心请教。
她是真的想学好,想胜任这份工作,她可不想被退回去,一旦被退回去了,大家就知道她工作能力不够。
她不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而这个年代的人也是很朴实,陈正可没有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而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