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扬帆

    好吧,主要还是那机枪,他迫不及待想试试出战威力如何了。

    那枪打起来都得一直浇水,实在是威力惊人,朱元璋自己都有些心痒痒,更别提不少知情的武将了,一个比一个积极。

    一些这些年来才钻到朝廷上的女子和新官员也是积极的,他们渴望建功立业,这是难得的好时机。

    因此最终还是在朱元璋的默许下,把求稳的那一派给压了下去。

    等殷灵毓被留在奉天殿,朱棣迫不及待的拽着朱标跟着留了下来。

    “爹!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想去?”朱元璋瞥他一眼:“少添乱,咱还能考虑考虑。”

    “臣也要去。”

    “啊?”

    朱元璋原本还在思索着,怎么用这些政策打压哪一派,又提拔哪些人,他现在在商业上有些依赖沈万三和青蘅了,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猛然一听这话,顿时有些幻灭。

    他还以为,殷灵毓会想要去做义务教育的事情呢!这样她和她的人不就……

    倒也不算把持朝政,殷灵毓不是那样的人,但朱元璋不能不考虑其中影响。

    “臣认为,宝钞绝不能像前元那样滥发无度,必须以实物为锚,确保百姓随时能用宝钞兑换到实实在在的银子,这样一来,宝钞才有信用,民间才愿意使用,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发行量,设立防伪措施,避免伪造和贬值。”

    这一段下来,朱元璋莫名其妙的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只是,你又为何突然说要出海?”

    殷灵毓理所当然:“既然要让外藩商人用金银兑换宝钞,再以宝钞购买大明专营货物,推广宝钞流通,确保其价值,那就不可能不立威。”

    朱元璋更不解了。

    “然后呢?”

    “若想蛮夷争持真金易我虚钞,自当立威,汉唐时倭寇屡屡派人遣唐,求取文化,技术,如今却敢犯我大明边境,臣想去攻打他们。”

    “而且,他们有银山。”

    朱元璋本来还以为殷灵毓只是想过过瘾,毕竟他也知道,殷灵毓的武艺,去战场上也算使得,只是听到最后难以置信的眨了眨眼。

    有什么?什么银山?

    朱标只感觉胳膊被捏紧,毫不犹豫拍了一下朱棣的后脑勺。

    朱棣回过神来,去捂脑袋,自然就松开了手。

    “嘶!”朱元璋倒抽一口冷气:“消息属实?从何处得来的?”

    殷灵毓只道是殷终清如此听闻过,传给了自己,所以自己才要去看看。

    朱元璋沉默片刻,颇为意动,若真有银山,那对于大明的财政将是极大的助力,宝钞的推行也会更加顺利。

    只是,殷老仵作是不是懂的太多了一些?

    朱棣在一旁急得跳脚:“爹!这还犹豫什么呀!让我也跟着去吧!有机枪在,我肯定出不了事的!我定能给您立下个大大的战功!”

    朱元璋的思绪被打断,瞪了他一眼:“你先学好兵法谋略,莫要只想着冲锋陷阵。”

    朱标在一旁劝道:“爹,让老四跟着历练历练也好,他平日里也刻苦习武、何况若银山一事为真,正需要皇家人坐镇,老四身份很合适。”

    毕竟二弟三弟和蓝玉他们去了云南那边,收复土司去了,老五又对草药感兴趣,跟着太医院的医生整天钻研。

    他和父皇又都不合适轻举妄动,朱棣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殷灵毓怕的就是朱元璋再犹豫,因此直接将银山抬了出来确保稳妥,看朱元璋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殷灵毓出动出击。

    “上位相信臣吗?”

    “你…咱自然是信的。”

    “那就试一试好了,总归不会吃亏的。”

    朱元璋盯着殷灵毓看了许久,最后同意了。

    等朱棣追着殷灵毓离开后,朱元璋转向朱标,心事重重。

    “标儿,你说,她究竟还藏着多少东西?”

    朱标拿起奏折晃了晃:“爹,藏不藏的,不也还是会给您吗?”

    “咱心里不踏实。”朱元璋轻声道。

    朱标也没办法,爹他就这样,只能转移话题。

    “爹,您看这个宝钞,光是防伪就费力的很了,咱们是不是该安排匠人早些钻研起来?”

    “这个确实也是个难题,还有那防伪标识,若被外藩学去仿造,也是个麻烦。”朱元璋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朱标接着说:“不如咱们选拔一些信得过的匠人,让他们在秘密之地专心研究防伪之法,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管,防止技术外流。”

    朱元璋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你去安排吧。另外,殷灵毓他们出海一事,也要做好准备,多派些水战经验丰富的将领随行,确保万无一失。”

    朱标应下,又道:“那机枪的制造也得加紧,那子弹,打得太快,太容易供应不上了,而且也容易压不住,得让将士们加紧训练,如此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威力。”

    “顺路再清剿一番海盗吧。”朱元璋蹙眉:“出海咱是想拉上一些大臣的,前几年棒子大多了,得给点儿枣子吃,何况着出海利润高风险也高,该把他们拉进来一起分担分担。”

    自从打开了商业的大门,朱元璋比起以前的杀性更多了些狡诈,以前文人还敢试探试探,现在干脆就是争取不被耍,被牵着鼻子跑了。

    在殷灵毓的争取下,常遇春作为了这一次出征的主帅,带着殷灵毓和朱棣,以及将士们,趁着春日上了船。

    因为商船也得派人护送,最后干脆就挂在了战船后面蹭机枪和大炮用,他们的计划是先在一些比较近的藩属国转悠一圈,试试水,主要还是以立威和勘探银山为主。

    下海这日,风和日丽,殷灵毓站在船头看着海鸥,船还没开出多远,身后朱棣找了过来。

    “姐!殷姐!救我啊!”

    他捂着胸口,一脸苦涩。

    他有点晕船!他以前不晕的啊!

    殷灵毓给他指了穴位,问他:“早上吃多了?”

    “没有。”朱棣摁着穴位摇头:“可能是因为紧张吧,毕竟是要出海,十天半个月都在海上漂着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