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惊天大瓜!

    黄晚晴急匆匆穿过后门赶回家时,小闺女已经提前去开门,把好友赵晓兰请进院子了。

    “赵婶,你怎么今天才来呀?”黄凤娇笑吟吟地挽着对方往屋里走,亲昵地道:“我妈超级想你,想的都快不行了!”

    简单几句话,就哄得赵晓兰眉开眼笑,“真的假的?那她人呢?”结果一抬头,就看见黄晚晴从客厅赶出来,冲着自己傻乐。

    黄晚晴看着对方肩上扛着一根棍子,赵晓兰一手搭在前头,棍子后头则挑着一个尿素袋子,里面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看起来沉甸甸的。

    “怎么突然来镇上了?”黄晚晴赶紧迎了上去,帮忙接过那个尿素袋子,“这里面装的什么?还怪沉!”

    赵晓兰一边递交给她,一边笑着叮嘱道:“你轻点放,里面装了些干货,还有一些嫩玉米,几个甜瓜,都是给你们娘俩带的!”

    黄晚晴迫不及待地,当着好友的面打开,然后一一摆到了桌上。有新鲜烘干的河虾,塑料袋还没打开,就闻到了里面的鲜味。有八个嫩玉米、四个歪甜瓜。此外,竟然还有一些晒干的野生木耳和野生银耳。

    黄晚晴看着那几朵晒干的野生银耳,眼神都亮了,“这可是好东西,你从哪摘的?我去年在后山找了一年,一朵都没有找到!”

    赵晓兰接过热茶,笑眯眯地打量眼跟前的机灵小闺女,才几天不见,真是越看越喜欢!她一边吹着热茶,一边道:“我那么粗心,去后山扯几根笋子,都要跟在你后面才找得到,哪有本事找银耳呀?都是阿恒找的!那河虾也是阿恒顺着小河里捞的。”

    “前几天,有几个外地人来这边,好像听说是要去山里面探矿?请阿恒当了三天的向导,往那深山里面转了一大圈。这野生木耳和银耳,是阿恒带路的时候发现的。”

    说到这里,赵晓兰直起腰,捂嘴偷笑道:“那小子平时看着傻乎乎的,关键时刻精得很!当时发现的时候,没有吱声,就沿途做了点标记。送走探矿队后,第二天就偷偷上山一趟,全采回来了!”

    “听说这银耳熬粥,女子吃了美容养颜,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你让凤娇多吃点!她要喜欢吃,家里还有许多呢!”

    黄晚晴听完经过,也跟着哈哈笑。唯有黄凤娇,坐在旁边若有所思,好像又学到了什么。

    “对了,你之前说来镇上买地盖房,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呀?”黄晚晴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我哥他们可都计划好了,双抢结束就准备买地,争取年底把新房盖好,搬到镇上来过年!”

    赵晓兰挑了挑眉,得意地笑道:“那我肯定比他们快!你猜我和赵铁牛,今天来镇上是要办什么事?”

    黄晚晴摇摇头,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瞪大了眼,“不会吧!这么快?”

    赵晓兰咧开嘴,笑得更得意了,“就是来买屋盘子!这种事情,既然决定了,就宜早不宜迟,早盖早住上!”

    黄晚晴点头表示赞同,“那倒是!祝你们一切顺利!咱们早点再做邻居!”

    说到这个,赵晓兰又有点脑壳痛,叹气道:“其实,我家赵铁柱为了这个手续,已经来镇上跑过两趟了。本来挺简单的一件事,若是在村里,只要跟村长和大队长打声招呼,就能办妥。”

    “偏偏到了镇上,乡镇上那几个办事的人,总是推三阻四,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材料都准备齐了,就是一直拖着不给批。

    “我这还只是买一块宅基地,就被拖得人快没脾气了。之后你那五个哥哥都要买,怕是有的磨。”

    黄晚晴听好友这么说,心里开始有些打鼓,“晓兰,这事若是难办,你该不会打退堂鼓、改主意吧?”

    赵晓兰瞪了她一眼,笑嗔道:“说的什么话?我像是那遇事退缩的人吗?不可能!”

    “这手续越是难批下来,说明咱们这个决定越是对的!现在不容易,今后只会更难!也没别的好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呗!办法总比困难多!”

    黄晚晴听着,连连点头,“嗯,有道理!”

    俩人坐在客厅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说着各自身边,最近发生的近况。黄凤娇坐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小黑趴在门槛外面,眯着眼睛打盹,两只小耳朵偶尔动一动,像是睡梦中也不得闲,时刻监听着周围的动静。

    忽然,赵晓兰朝她使了个眼色,黄晚晴瞬间会意,轻咳一声,转头对着闺女笑道:“凤娇,你去洗几个甜瓜,给外公和外婆送去。吃完甜瓜,就回房间看书,有我陪着你赵婶就行。”

    黄凤娇本来还想继续听,可桌上熟透的甜瓜,实在是太香了,“行,我现在就去!”

    小闺女被支走后,俩人又凑近了一些。赵晓兰压低声音道:“跟你说件事,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黄晚晴心里咯噔一下,“什么准备?”

    赵晓兰脸色有些怪异,尴尬地小声道:“村里的刘寡妇,好像是怀孕了!”她一边说,一边注意着黄晚晴脸色的变化,“村里不止一两个人,看见她恶心干呕,前几天,就连我都撞见了一次。”

    黄晚晴脸上的表情,几乎都要裂开了,过了半晌,仿佛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谁,谁的?”

    赵晓兰嗔了她一眼,轻声道:“我哪知道?反正现在,村里村外,都传疯了!”

    “有人猜是宋春林留的种,说是当初破庙里办的好事。也有人猜是宋长富造的孽,说是亲眼看见他雨夜去刘寡妇家留宿,俩人在高粱地里打滚。”

    黄晚晴倒吸了一口凉气,开始揉起了太阳穴。幸好她搬得快,眼不见为净!可仔细一想,好像又有哪里不对劲。

    “照理说,刘柳不像是那么不谨慎的人呀?她把这件事情闹这么大,到底打的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