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马比人金贵
现在在日军中见到这样洁白的大饼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日军中,现在是在号召上下齐心协力节约资源。
虽然说只是明面上的,但是至少大家都是要以身作则减少吃精致粮食的。
像是白米饭,白馒头,陈知文其实已经不怎么吃了。
他现在吃的都是带上一点粗粮,至少也要做出一种节约的样子。
但是面前的大饼一看就知道这纯粹是用白面做好的,而且还是那种等级最高的白面。
所以陈知文对这个小站表现出来的东西确实是有些感兴趣。
虽然说格执行日常的生活条例,要节约资源,节约粮食。
但是这里显然是在背地里和上面的要求背着干。
这就体现出日军中上层和基层之间是有隔阂的,上面以为自己的政策永远都是被好好的去执行下去的,但是在
对他们来说,上面的那些政策明显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陈知文吃了一些羊肉,喝了两碗羊杂汤,然后又吃下一小块大饼。
吃饱以后,他就和这里的军官告别,因为在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之后,他还要去前面继续去了解情况。
后勤部门给出来的数据说将物资从后面运送到前线只需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且前面所有的计划其实都是按照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物资安排的。
但是陈知文从开始到现在,其实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六天的时间,除了火车,接下来他还要走两百公里才能到达前线地区。
两百公里,听上去好像不多,但是前面已经没有路了,现在已经来到草原地带,这里看上去到处都是路,因为四通八达的,地面看上去也比较平整。
但是这里的地貌根本就不适合去开车,因为现在的汽车马力不够,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土地是软的,轮胎很容易就会陷进去出不来。
所以在草原上的交通工具大多是马匹。
陈知文到时候也是要换成马才能来到前线的战地医院的。
当乘坐的火车从宽轨道变成窄轨道之后,其实乘坐的体验也是有一些下降的。
因为陈知文总是感觉这个车厢不是特别的稳固。
陈知文之前是那种专用的车厢,但是他现在只是用了一节普通的车厢。
因为这个车站里没有那种符合身份的车厢,这些列车要不是运送士兵的,要不就是运送物资的。
如果陈知文想要继续去使用他所乘坐的那个车厢,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就是要费点事,将车厢换个轮子。
这样折腾一次需要花费接近一天的时间,而且还要浪费很多的人力。
所以陈知文索性就放弃了,毕竟现在时间是最宝贵的。
换了火车之后,其实还要坐上一天的时间。
这段路走的相当的艰难,时速一直被控制在三十公里以下,在走了一天之后,陈知文才终于到达新一段路程的起点。
下了火车之后,陈知文也是实在忍不住了一想到自己回去的时候还要再经过这样的一番操作,陈知文就感觉有些绝望。
这里是铁路的终点站,同时也是异常的繁华。
大量的物资被堆积在这里等待着运输,而且这里也是物资的集散中心。
在这里,物资将会根据各个部队的需要去进行分配,然后通过马车车队的方式被送到前线的部队手中。
现在前线的部队集结已经进入尾声了,现在他们一天需要消耗的粮食就是要用千吨来计算的。
而且在这些物资中,给马匹储备的粮食显然是更加的显眼,而且还占据了物资运输的很大一部分。
这里是草原,自然也是骑兵的天下。
日军为了准备这场战役,也是聚集了关东军内几乎所有的骑兵部队,希望这些骑兵能帮助关东军消灭掉对面的蒙古骑兵。
关东军对骑兵部队是相当的重视,因为这些战马都是东洋大马,所以在照顾上也是格外的用心。
这些东洋大马确实有更多的好处。
首先就是高大。
在骑兵战斗中,马匹的身高越高,威慑力就会越强。
战马的高度很好的弥补了骑兵的身高劣势,可以让这些日军骑兵在马背上更有战斗力。
东洋大马向来都是日军的骄傲,在日军中向来也是非常的受重视。
但是他们在进行计划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一点。
用骑兵,就要满足骑兵的一切物资需求。
东洋大马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伺候的动物,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娇弱的胃。
在日军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搞笑的事情,很多时候是“人不如马”。
养马从来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一匹马的日常消耗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东洋马和其他的马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是特殊品种培育过来的,所以它是符合了人的需要,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
这些大马想要维持日常的消耗需要吃掉相当于一万五千大卡的食物,而且需要吃的还都是粮食。
在关东军的骑兵部队中,因为骑兵部队比较受到重视,所以对战马的伙食是没有什么克扣的。
战马的伙食大多是由燕麦、大豆组成,而且这些还只是干粮。
在日常的维护中,还会让这些战马日常吃一个鸡蛋加上一些白菜。
一个战马一天要吃掉将近十斤的粮食,关键是这些还只是在日常没有训练的时候的伙食标准。
如果是遇到训练或者是要战斗了,这个战马的伙食还要加上两公斤的豆饼或者是苜蓿,这些都是高营养的食物,而且还都是人可以去食用的。
所以看上去这些战马吃的东西其实好像并不起眼,但是如果结合时代的背景就会发现,这些战马一天下来吃掉的东西完全可以让接近八个普通人活下去。
在日占区现在饿死人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断绝过,但是在这里,所有的战马都会得到最好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