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顿顿有肉
要是孩子不上学,等水坝完工之后,能得到二十斤粮票补贴。
反正这东西,前期系统签到,完成任务都有赠送。
全部加在一起,有一千多斤,当做给大伙修水坝的奖励。
至于往后该怎么办,林北早就盘算好了,地里种上他提供的种子,用不了多久见分晓。
传统的靠天吃饭,是时候该打破,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众多妇女听说孩子上学不要钱,立马变得激动起来,心里更是万分感激。
上午十点一刻。
一辆解放大卡车,驶入了老金沟。
车里搭着五位报名教书的老师,肯来山沟里任教,都是冲着每月三十块的工资。
外加还能领二十六斤口粮,养家糊口足够了。
当然能否担任,得经过考核才行,头回见这种聘老师的方式。
卡车驶入了学校院,赵燕率先推开车门,招呼车厢里的几位到了学校,收拾好东西下车。
老师是她负责联络的,当然得负责才行,到了地方任务算是完成了。
学校总共只有两个班级,年纪小点的,学前班到二年级,都在一个班里。
剩下的是三到五年级。
村里小孩子上学普遍都晚,调皮淘气的还会要求留级,同一个年级读好几年。
有些还是个头没长起来的小土豆子,有的身高接近成年人。
眼下只有小学,初中还没有开始,等稳定下来后再做考虑。
五位老师三男两女,带上课本分别进入教室里,给孩子们授课。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等全都讲完侯,也已经到了下午。
午饭在大队院里,跟村里人吃大锅饭。
五位老师都是从城里来的,教育部门开不出工资,半年多时间都搁家里闲着。
这个职业萝卜和坑,都是相对应的。
城里的学校情况还好点,工资能支付一半,剩下的先欠着。
即便这样老师咬着牙坚持,不干了的话,很难再找个能挣工资的工作。
起初以为条件很艰苦,山沟里的穷又不是没见过,冬天教室里连煤炭都烧不起。
老师还要带着学生,上山里去捡柴火,储备过冬用的。
等到了之后,才发现人家把问题,早就提前解决了。
学校院里有拉回来的煤块,柴火也备上,教室里讲课没感觉到冷。
平时生活起居,住的地方也都重新修整过,新粉刷过的墙壁,还有那透亮的玻璃。
中午快到了饭点,寻思着村里大锅饭能有啥,肯定又是水煮土豆,蒸窝头啥的。
等他们到了之后傻眼了,锅里是野猪肉片,炖大白菜粉条子,那肉片就搁锅里飘着,眼睛能瞅得见。
“不是……你们这是啥情况,过年也不能这么造吧?”
“肉、锅里边竟然能看见肉,我家过年那会儿,也就吃了顿饺子。”
“这大锅饭真有料啊,就算不能留下来当老师,我都想跟你们一起去河边干活。”现在终于明白了,为啥村里人集体劳动,干活的时候那么卖力气。
合着人家的生活条件,能抵得上过年那几天,这趟来老金沟可算开了眼界。
赵燕跟着一起凑热闹,今天是星期天,用不着去报社。
中午去林北家里蹭饭吃,自已平时虽说也做饭,但要说论手艺跟干娘差了一大截。
进了院子后,先去了姜书勤的屋里。
房间虽小但收拾很干净,甚至从对边的屋里,串出了一趟电线。
这样一来晚上用不着点洋油灯,看书或者是工作的时候,眼睛会好受些。
“怎么样,在村里还能适应吗?”
姜书勤收起桌子上的草稿纸,从她脸上的表情,就能得到答案。
“我小时候也过过苦日子,说实话这里的条件,比起以前好多了。”
不愁吃喝,有地方可以睡觉工作,做自已喜欢的。
到了老金沟,自已大学里所学到的,终于能够派上用场。
看着亲自设计的图纸,一点点在现实当中实现,内心那种自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等到顺利完工后,三台发电机正式运行,足够供应整个村子的照明用电。
“那就好,我担心你城里生活惯了,住几天就得打退堂鼓,连夜往回家跑。”赵燕笑着调侃道。
别人不知道内幕,她再清楚不过了,有个医院里当副院长的爹,条件比普通人好很多。
离开城市来到了山村里,多少会感觉
“燕子姐你把我想的太脆弱了,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女王,将来要做伟大的工程师。”
“你这话听起来提气,相信以后会有那么一天的。”
两人闲聊的功夫,李萍喊她们二人该吃饭了,今天中午炖鹿肉。
上午那会儿,大舅李兵进山里打猎,运气不错打到头半大的野鹿,送过来一整条的鹿腿。
看牙口不到一年,正是肉质最嫩的时候,加上调料两个钟头炖烂糊。
进屋后瞅见饭桌上,种类比过年那会儿还要多,忍不住吞咽着口水。
“太好了有肉吃,刚来那天是野猪肉,接着是大锅炖鱼,今天又是炖鹿肉。”
拿起筷子夹了一块,也顾不上啥形象,干饭才是最要紧的。
长这么大也算见多识广,但鹿肉还是头回吃,咬一口嚼在嘴里,味道确实不一样。
再搭配上腌好的鬼子姜解腻,不一会儿的功夫,大块肉进了肚子。
这般吃相吓坏了赵燕,心想平时她也不这样,咋来了林北家里,就跟个野孩子似的。
“味道真好,大娘您做饭的味道真好吃,改天我把我妈喊过来,好好跟您学学。”
姜书勤一边吃,一边还不忘伸出大拇指夸赞,味道的确很好。
她妈别的都可以,唯独做饭不行,想着要是回了城,肯定想念这里的生活。
“你这孩子,成天小嘴跟抹了蜜似的,把我都快夸上天了。”
李萍满脸笑容,有人夸自已心里当然高兴。
其实只要关系保持正常,家里多了个姜书勤,也能陪着儿媳妇说说话,唠唠嗑。
每天吃完饭,还会抢着帮忙做家务,刷锅洗碗擦炕席,完全没有城里人那股架子。
“你不是不怎么喜欢吃肉,咋胃口变得这么大,待上一个月非得吃胖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