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处理存货
望闻问切,这么一套下来,几乎没有出现过失误。
听到老中医说的话,高小娟万分激动。
自已肚子里有了林北的孩子,属于他们两个人的。
一个小生命,正在慢慢发育长大。
呼…吸……
只听见耳边急促的呼吸声,源头正是林北身上。
这会儿他比高小娟还要激动,连续耕田两个月,终于见到了成果。
前世未能达成的愿望,这一世终于得偿所愿,有了家有了自已的孩子。
“这么说…我要当妈了?”
激动之下话都说错了,赶忙改口。
“呸,我要当了?”
“那老头你确定脉象没有诊错,之前有没有干过兽医,可别整出了乌龙。”
那佑堂气的吹胡子瞪眼睛,说他啥都可以,就是不能质疑他的医术。
“混小子你再敢胡说八道,老头子我抽你信不信!”
林北笑着道歉认错,正因为心里激动,才要确认是真的,生怕空欢喜一场。
有了那老头保证,绝对不会有错,确实是怀孕了。
之前没怎么细致了解,那佑堂想不到这小子,年纪轻轻本事倒不小。
不但结婚成家找了老婆,还找了这么漂亮的。
此刻心里也在替二人高兴,随后找了张草纸,拿出毛笔开始写药方。
放在后世毛笔很少有人去用,这个年代尤其上了岁数,读过私塾练过毛笔字。
偌大的笔头,却能写出蝇头小楷,字迹整洁又工整。
“你老婆是刚怀上,虽说身体不错,但她有宫寒的毛病 ,我先按照安胎的方子,抓五副药回去调理。”
那佑堂写药方子的时候,还不忘翻看医书,上了年纪记性不咋地。
中药可不是大烩菜,弄些草药放进药壶里煎,整不好就会闹出人命。
有的药单用没啥,可如果遇上另一味,立马成了剧毒。
用药行里的话来讲,叫做十八反。
“吃过饭就吐,可以适当控制饭量,多吃些山楂,酸的东西压一压。”
药方写好了之后,再拿起来反复观看,确认没有问题后。
这才拿起称药的小秤,打开药柜上的小抽屉,称好了重量抓药。
五副药都匀开后,用牛皮纸包好了,无需药引子,煎好了就可以喝。
抓好了,剩下的就是回家调理身子。
林北想起来,空间里还有好些个冻青,还没有处理掉。
往年村里有药贩子上门收购,今年却没有等到,只能找药铺来出手。
“那老头,不知道你这里收不收药材。”
那佑堂抓完药,将药方子保管好,下次要是再来有个存根。
“收,当然收,尤其是你们老金沟的,药材那都是上等货。”
开药铺的,药材是消耗品。
“不过这才是开春,山上的药材还没长出来,你小子手里有啥好货。”
林北从兜里掏出一截,手指粗细十公分长,外层表皮发青。
“是冻青啊,我倒是忘了,眼下正是采冻青的好时候。”
那老头只是拿起来瞧了眼,就知道这是啥药材,品相倒是不错。
药铺对冻青的需求量并不高,他也要不了多少,估摸着能吃下林北的存货。
“你小子摘了多少,都拿到我这里来吧,反正不怎么值钱的东西。”
当林北带着他,走向大卡车的时候,就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遮盖的帆布打开后,里边足足装了有半卡车,少说也有七八百斤重。
“这只是一部分,你这里还要的话,回头我再去采一些。”
山里最不缺这玩意,桦树林里多的是,只要胆子大敢爬树,随便采摘就是了。
不过村里人不愿意整这玩意,附近山上都被人采摘光了,只有往深山里才有。
东西不怎么值钱,一斤价格是一分,辛辛苦苦爬到树上,半天采六七十斤,还要费劲巴拉背出去。
对林北而言,空间仓库可以存放,采摘再多也能带回去。
“好家伙,你这是把山上的冻青,让你一人砍光了吧!”那佑堂惊讶道。
别人都是背着小捆,这家伙整了半卡车,还真是跟正常人不一样。
“我把话说早了,药铺有二十来斤就够,剩下的我帮你找药贩子,省的他们进村去收。”
药铺跟药贩子之间,相互都有联系,如果知道有这么多冻青,听到信立马就会赶过来。
果然等了不到半小时,进村收药材的药贩子,来给药铺里送货,得知有笔大买卖。
进村收冻青,价格是一分钱一斤。
林北这是送货上门,当然得涨点,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涨两厘。
“小伙子,我做买卖本身不赚钱,多涨了两厘,那我就没得挣了。”
药贩子很不情愿,为了两厘反复拉扯,始终想用一分钱的价格,吃下这批冻青。
钱多钱少无所谓,两厘算下来也就多十几块,他就是不想当冤大头。
“大老爷们痛快点,以后有货我保证价格让你满意,这次算咱们第一次合作。”
林北刚要开口,身边的高小娟接话了。
“进村收跟送上门,那肯定不能是一个价,你经常走街串巷做买卖,比我们都懂。”
谈价钱方面,她是专业的。
“以往送上门,一斤价格是一分三厘,我们这么多货,省去了你多少功夫,只要了两厘算便宜你了。”
“你要是不答应,我们再找别人就是了,就不信塔河县就你收药材。”
说完拽着林北的胳膊,二人就要上车离开,丝毫不带停留的。
药贩子见状,哪还顾得上别的,赶紧冲过去挡在车头前边。
这些个冻青都是深山里的货,品相不错卖到一分六七,折腾下来还能赚不少。
好不容易碰上大货,少挣点也能接受。
“行,就按照你的意思,一分两厘行了吧。”
高小娟鼓着小嘴,本来打算再涨一厘,但看到药贩子残缺的手指,想想还是别难为人家。
这些个冻青放在卡车里,实在是过于占地方,赶紧出手才是正确选择。
药贩子拿来一杆抬秤,用绳子将冻青捆上称重,最后算了一下七百五十八斤。
这个年代首要技能,必须学会认识秤杆上的数字,否则让人家骗了都不知道。
最后算了一下,净赚九十块。
药贩子找来几个同伴,骑着三轮板车,将车上的冻青运走,找机会再卖给下家。
之前说的没错,中间赚的就是个辛苦钱,敢高价卖药纯属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