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双凤朝阳,钻地上山
第一次见到这两个词汇,是在孔老爷子家,一本名叫《地理三十六式精要》的民国旧书里。
手抄的那种。
书里记录了三十六种常见的风水地势特征,以及对应特征的点穴禁忌。
由于是偏入门的内容,我当时看的时候粗心大意,一边喝豆浆一边瞎翻,一不小心还给整湿了,结果被把头一顿臭骂。
按书中所述:双凤朝阳,穴落巽向,曲入明堂,世代忠良。
风水著作一向惜墨如金,简单解释一下。
这里“双凤”说的并不是两只凤凰,而是凤凰的两翼,也就是左右砂山要像这两条土岗似的,大致对称,起伏平缓,如同凤凰展翅欲飞一样。
所以呢,你要硬是说双鸡双鸭什么的,那也没啥大毛病……
而“巽向”即东南方向,指穴位需要坐西北向东南,这样才能“朝阳”,并且朝的都是上午的太阳,如果是正南或西南就不够好,要再偏点,朝到正西兑向,那就容易犯煞了。
“曲”指得自然就是水。
但这里专门用了个“曲”字,意思是必须得那种弯弯曲曲的河道才可以,不能直来直去,也不能是静态的湖泊水塘。
至于“忠良”二字,这倒不是说一定能出什么忠臣良将,仅仅就是指官禄,只不过说忠良比较好听而已。
后来我看书渐渐多了,又从《地理五诀》以及《地理点穴真谛》残本里看过相似的记述,我感觉孔老爷子那本书的作者,应该就是抄的《地理点穴真谛》,只不过用词更加通俗精炼。
提醒各位啊,真正的点穴实操要比这复杂的多,如果有爱好风水的小伙伴,可千万不要随便看几本书就去研究自家坟地。
要歪打正着弄好了还行,要是弄差了,轻则伤身害病,重则败家亡命。
当然了,别人家坟地也不要研究哈……
站道边看了五分钟,我忍不住连连点头。
好!
好地势!
标准的双凤朝阳!
而这种地势的点穴正位,就在两翼交汇之处,也就是那几颗松树的位置,三十六式精要中称之为“凤心”。
“沈哥!有啥发现?”
孙大志嚎唠一嗓子,咋咋呼呼的问。
我回头瞅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你叫唤个der儿啊?”
“咋?怕人不知道咱干啥的,想吃窝头儿?”
孙大志脸色一僵,悻悻说:“额……额不好意思啊沈哥,我有点激动……”
见他吃瘪,众人纷纷偷笑。
毕竟这小子就是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两面派,再加上满口脏话,大家都不怎么喜欢他。
左右观望了下,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两个村子中间,通辽这边的种植结构和赤峰不一样,以苞米、蓖麻和甜菜为主,眼下还有半个多月才到秋收季,再加上临近中午,地里头并没有什么人。
琢磨一秒,我当机立断!
“斌哥、潘哥、小楠姐,你们仨开车,到村子外头找个隐蔽的地方等我们!”
“明白!”
“嗯,小兵、桑悦、还有大志,看见那几颗松树没有?你们从东边那片苞米地进去,我跟小宝儿走西边,咱们在那几颗松树的坡下头汇合!”
实际上踩点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我自己就够。
但我考虑,团队刚刚凑到一起,尽量的还是要提高一下大家的参与度。
“好嘞!”
小兵点点头,压低声音问:“沈哥,用不用带家伙啊?”
我想了想:“不用,一人揣两瓶水就行!”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我百分百要带上探针。
地底下什么情况,有没有货,一针下去全明白了。
但这边不行。
这边盗墓成风,一旦让人看见家伙,搞不好就会露馅儿,虽然不至于当场被按住,但这趟活肯定就干不成了。
好在把头教会我观水探墓,不用探针,我也能瞅出个大概了。
五分钟后,我和郝润走下主路,钻进了地里。
钻苞米地说来简单,实则也是有技巧的,一方面是苞米叶子喇人,稍不注意就容易受伤,最好的办法是穿长袖手伸直,猫腰低头往前走,什么时候钻出去,什么时候再抬头。
另一方面,是一旦苞米秀穗抱娃之后,就不需要除草了,所以临收获前的苞米地里,往往都是杂草丛生,什么喇叭花、二鬼叉之类的,情况非常复杂,没经验的钻一趟再出来,基本都是相当狼狈,要是没看好再摔上两个跟头,那就得跟出土文物似的。
我从小种地,还算好点,郝润就惨了。
虽然没摔跤没挨喇,但衣服上扎了好多二鬼叉,跟个小刺猬似的。
二鬼叉知道不?
就是某种菊科植物,一般夏末时节就会成熟散开,一颗颗的像针一样细,两三公分长,很容易沾到衣服上。
这就搞得我有点纳闷儿。
我说我在前边蹚道都提前躲开了,你在后头跟着,咋还能扎这么多。
“谁叫你走那么快!”郝润瞪了我一眼:“还动不动就换行,我竟顾着追你了,哪有时间看其他的?”
“快来帮我摘!”
“哦,好。”
我赶忙蹲下帮她摘二鬼叉。
搞了半分钟,郝润声音从头顶传来:“平川,那个桑悦……你是不是有想法啊?”
听声音我就能知道她什么表情,肯定是一脸寒霜,眼光逼人,所以我干脆不抬头:“没有没有,你不要乱说,一会让人听见……”
“哼~”
“有就有呗,我又没拦着你?”
“昂?”我下意识抬头。
岂料郝润猛一弯腰,脑袋瞬间靠近!
她脸上露出一副奸计得逞的笑容,薅住我衣领就说:“还敢说没有?”
“哗啦——”
远处的苞米地一阵响动,是小兵他们。
郝润立即松开我直起腰,脸上恢复正常。
我就待见郝润这点。
懂事儿。
往后好多年都是如此,当着外人的面儿,她从来都不会不给我面子。
“我靠,沈哥你俩走挺快啊?”小兵来到近前招呼了一句。
我站起身:“没碰上人吧?”
“没有,大晌午头子的,没人来地里。”
“嗯,那走吧,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