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梁园筑梦
第三十二章 剧本讨论会
小
大
北影厂主楼共三层半,一层是生产与财务,二层是厂办、保卫处、人事处和厂领导们,三层东半球是文学部和《电影创作》编辑部,西半球是导演室,剩下的半层是阁楼——北影的资料室。
胡为民和梁晓生上到三层,文学部和《电影创作》基本上在一个办公区。
《电影创作》是北影厂今年创办的电影文学刊物,内容主要以电影文学剧本、电影故事为主,读者对象为电影工作者和电影文学爱好者。
和绝大多数杂志一样,《电影创作》接收来自全社会的投稿。
而文学部的工作,就是从一堆投稿中挑选合适的剧本,对接作者,改稿,直至定稿。
在梁晓生的带领下,胡为民跟着走进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空间狭小,里面坐着四个人。
听到两人进屋的声音,坐在靠窗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咦,晓生,你旁边这位同志是?”
“江组长,他就是胡为民同志,《甜蜜蜜》的编剧。”梁晓生热情介绍道。
江组长,全名叫江怀岩,是文学部第二编辑小组的组长。
没想到才见过江衫,转头就见到了她爸。
猿粪呐!
胡为民心里腹诽着,嘴巴却很礼貌,
“江组长好!”
江怀岩此时已经走到两人身边,对着胡为民笑道:“胡为民同志,你好啊!你的中篇连载小说《甜蜜蜜》可是在燕京城闹出好大动静,就连我女儿都喜欢你的小说。这次厂里想要将你的小说拍成电影,也是我提的意见。”
“没想到我的作品有一天能拍成电影,真是太感谢江组长了!”
“哈哈,不用谢我。一部小说想要被改编成电影剧本,还是需要自身质量过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哈哈,不敢当。胡为民同志,你的作品改编就由我们第二编辑小组负责。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
江怀岩很热情,为他介绍编辑小组成员,笑道:“晓生你见过了,非常有才华的一位编辑。”
梁晓生憨厚一笑,胡为民也应景的点点头。
“这位是施文欣老师,54年开始就在剧本创作室担任编辑,在我们文学部都是资历最老的编辑之一。”
施文欣是个50多岁的小老太太,他依稀能分辨出她年轻时的美貌以及这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
“施老师好!”胡为民嘴巴很甜,叫老师又不吃亏。
施文欣笑着点点头,声音也很温和的夸奖道:“小胡的人和作品一样充满活力!”
胡为民多看了几眼,他记得老太太的爱人叫葛存状,他儿子叫葛尤。
“这位是曹红翔,这位是方艺……”
剩下两个,胡为民就没在意了,记忆里没这两位。
介绍完后,江怀岩道:“小胡这趟来文学部,是准备开始《甜蜜蜜》的改编工作了吗?”
“我没有改编剧本的经验,这次进组,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还希望诸位老师多多指点。”胡为民道。
江怀岩思虑片刻后道:“电影剧本好写,又不好写……”
他将自己对电影剧本的理解,以及格式大概说了一遍,旋即继续道:“如果剧本是由一部完整的小说进行改编,相对要简单一些。”
“小胡第一次接触剧本改编,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过没有关系,我们都在编辑部,你要是有不懂的,找我们或者晓生都行。只要带着你走一遍,不会有太大问题。”
“谢谢江组长!”胡为民感谢道。
江怀岩摆摆手,让众人找位置坐下后,又笑着道:“既然小胡来了,我们也想听听你关于《甜蜜蜜》改编的想法。”
“我是这么想的,《甜蜜蜜》的主题一定要紧紧抓住爱情两字。戏剧冲突要有,但绝对不是重点。
这部小说的看点也在爱情上,如果添加过多的说教和斗争场面,反而会牺牲电影的故事性和描述两人爱情的经典场面。”
胡为民说完,众人不约而同地微微颔首。
“爱情这个主题好,年轻男女现在都喜欢谈爱情。”
“即使是革命也离不开爱情嘛。”
“纯粹的爱情电影国内几乎没有,我觉得大有可为。”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只要故事好,就会有受众。
编辑室众人都是老编辑了,哪能看不到这点。
他们觉得胡为民这部小说没有什么艺术性,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讨论,并被选中,继而改编成剧本,都是因为爱情这个主题。
在这个年代,乃至之前十来年,爱情这个主题都是奢侈的。
虽然说电影也不是什么奢侈品,公社或生产队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让大家集合起来看那么几部电影,但是这些电影都是以抗战片,思想教育片为主。
像是脍炙人口的《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地雷战》《地道战》这些电影虽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即便是放到后世看起来也依然精彩,但是翻来覆去你就是看不到任何关于爱情的任何剧情!
究其原因,还是特殊事件造成了国内类型片的减少。
北影厂都因为命令减产,每年只拍一些样板戏,哪里还能拍爱情片。
爱情太奢侈了,也正因为太奢侈,大众才更想看爱情电影。
这是有现实需求的。
就说今年北影厂制作的《瞧这一家子》上映后,只是部故事片,却因为带点爱情元素,电影拷贝卖了几百个,票房直接爆了。
《瞧这一家子》的成功,给了北影厂极大的信心。
厂里也想继续深耕这一类型,奈何没有好剧本。
直到《甜蜜蜜》的出现,江怀岩看到了小说的价值,上报厂里领导后,上下一合计,决定将其改编成电影。
江怀岩认可众人的说法,但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小胡的故事很好,但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胡为民眉头微皱,然后迅速舒缓下来,他缓缓道:“我猜,你说的一定是女主角李翘在美利坚的戏份吧?”
江怀岩点点头,继续道:“小说中李翘在美利坚的生活描写太过仔细,写出来剧本也很难过审。”
“那就删掉好了。”胡为民平静道。
“嗯?”江怀岩有些意外,他看向胡为民,“小胡,你不觉得可惜吗?”
他接触过太多作家,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剧本要被删掉一些内容后,都是满心的不愿。
对此,他其实很理解。
毕竟对于作家而言,作品就是他们的孩子,谁都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人删减。
但胡为民不同,他太冷静了,好像对自己的作品被改动毫无感觉一样。
这种行为,让江怀岩心里觉得奇怪。
“《甜蜜蜜》的开头就是我用来吸引眼球的。”胡为民摇摇头,笑着解释道:“我虽然不太懂电影制作,但也明白,如今国内想要将小说中李翘的家庭环境完全展现出来是极为不现实的。删掉它对剧本过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反对呢?”
胡为民看得很透彻,就国内现阶段,即使剧本完全根据小说改编,想要拍出资本家大小姐的生活也不可能。
就说那么多奢侈品,北影厂就找不来。
“你能这么想,实在太好了。”江怀岩笑了笑,又有些担心道:“不过没有了对李翘在美利坚生活的刻画,又该如何突出她的与众不同呢?”
胡为民自信满满,吐出两个字,“服装!”
“服装?”
“没错,我们可以通过李翘花样繁多的服装,与国内朴素的服装形成强烈对比,以此来突出李翘的资本主义大小姐形象。”
“这个想法好。”
“好是好,服装不好找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江怀岩也是眼前一亮,夸赞道:“小胡到底是年轻人,思路就是比我这种老顽固清晰。”
“江老师这么夸我,我可就当真了。”胡为民哈哈笑道。
众人也是一阵轻笑,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接着,众人又聊到了剧本中的景点选择。
小说中,可以说是把燕京城转了个遍,但放到电影里,肯定不能这么拍。
用江怀岩的话来说,是分不清主次。
于是乎,几人就景点选择进行了讨论。
最终,故宫博物馆、颐和园、圆明园遗址以及长城入选电影镜头。
编辑组的人对选择圆明园遗址是有顾虑的,毕竟是遗址,不漂亮了。
可他们还是因为胡为民的强烈要求,方才同意加上去。
胡为民觉得《甜蜜蜜》虽然是爱情电影,但该上价值还是要上价值的。
再是爱情电影,也要符合时代特征。
在七八十年代,胡为民更想体现家国情怀。
紧跟着,编辑组的其他人也给出了改编的方向,可能看他年轻没经验,真是在用心指点,将一些东西掰碎了告诉他。
胡为民感受到了他们的心意,也是虚心求教。
一边认真教,一边认真学,场面非常和谐。
剧本的改编方向讨论会,进行了差不多两三个小时。
“小胡,晓生,你们不要急,争取先把第一版剧本搞出来,有什么困难就提,有不懂的也可以问,我们会尽量帮你们解决。”
“谢谢江老师!”
胡为民和梁晓生上到三层,文学部和《电影创作》基本上在一个办公区。
《电影创作》是北影厂今年创办的电影文学刊物,内容主要以电影文学剧本、电影故事为主,读者对象为电影工作者和电影文学爱好者。
和绝大多数杂志一样,《电影创作》接收来自全社会的投稿。
而文学部的工作,就是从一堆投稿中挑选合适的剧本,对接作者,改稿,直至定稿。
在梁晓生的带领下,胡为民跟着走进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空间狭小,里面坐着四个人。
听到两人进屋的声音,坐在靠窗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咦,晓生,你旁边这位同志是?”
“江组长,他就是胡为民同志,《甜蜜蜜》的编剧。”梁晓生热情介绍道。
江组长,全名叫江怀岩,是文学部第二编辑小组的组长。
没想到才见过江衫,转头就见到了她爸。
猿粪呐!
胡为民心里腹诽着,嘴巴却很礼貌,
“江组长好!”
江怀岩此时已经走到两人身边,对着胡为民笑道:“胡为民同志,你好啊!你的中篇连载小说《甜蜜蜜》可是在燕京城闹出好大动静,就连我女儿都喜欢你的小说。这次厂里想要将你的小说拍成电影,也是我提的意见。”
“没想到我的作品有一天能拍成电影,真是太感谢江组长了!”
“哈哈,不用谢我。一部小说想要被改编成电影剧本,还是需要自身质量过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哈哈,不敢当。胡为民同志,你的作品改编就由我们第二编辑小组负责。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
江怀岩很热情,为他介绍编辑小组成员,笑道:“晓生你见过了,非常有才华的一位编辑。”
梁晓生憨厚一笑,胡为民也应景的点点头。
“这位是施文欣老师,54年开始就在剧本创作室担任编辑,在我们文学部都是资历最老的编辑之一。”
施文欣是个50多岁的小老太太,他依稀能分辨出她年轻时的美貌以及这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
“施老师好!”胡为民嘴巴很甜,叫老师又不吃亏。
施文欣笑着点点头,声音也很温和的夸奖道:“小胡的人和作品一样充满活力!”
胡为民多看了几眼,他记得老太太的爱人叫葛存状,他儿子叫葛尤。
“这位是曹红翔,这位是方艺……”
剩下两个,胡为民就没在意了,记忆里没这两位。
介绍完后,江怀岩道:“小胡这趟来文学部,是准备开始《甜蜜蜜》的改编工作了吗?”
“我没有改编剧本的经验,这次进组,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还希望诸位老师多多指点。”胡为民道。
江怀岩思虑片刻后道:“电影剧本好写,又不好写……”
他将自己对电影剧本的理解,以及格式大概说了一遍,旋即继续道:“如果剧本是由一部完整的小说进行改编,相对要简单一些。”
“小胡第一次接触剧本改编,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过没有关系,我们都在编辑部,你要是有不懂的,找我们或者晓生都行。只要带着你走一遍,不会有太大问题。”
“谢谢江组长!”胡为民感谢道。
江怀岩摆摆手,让众人找位置坐下后,又笑着道:“既然小胡来了,我们也想听听你关于《甜蜜蜜》改编的想法。”
“我是这么想的,《甜蜜蜜》的主题一定要紧紧抓住爱情两字。戏剧冲突要有,但绝对不是重点。
这部小说的看点也在爱情上,如果添加过多的说教和斗争场面,反而会牺牲电影的故事性和描述两人爱情的经典场面。”
胡为民说完,众人不约而同地微微颔首。
“爱情这个主题好,年轻男女现在都喜欢谈爱情。”
“即使是革命也离不开爱情嘛。”
“纯粹的爱情电影国内几乎没有,我觉得大有可为。”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只要故事好,就会有受众。
编辑室众人都是老编辑了,哪能看不到这点。
他们觉得胡为民这部小说没有什么艺术性,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讨论,并被选中,继而改编成剧本,都是因为爱情这个主题。
在这个年代,乃至之前十来年,爱情这个主题都是奢侈的。
虽然说电影也不是什么奢侈品,公社或生产队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让大家集合起来看那么几部电影,但是这些电影都是以抗战片,思想教育片为主。
像是脍炙人口的《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地雷战》《地道战》这些电影虽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即便是放到后世看起来也依然精彩,但是翻来覆去你就是看不到任何关于爱情的任何剧情!
究其原因,还是特殊事件造成了国内类型片的减少。
北影厂都因为命令减产,每年只拍一些样板戏,哪里还能拍爱情片。
爱情太奢侈了,也正因为太奢侈,大众才更想看爱情电影。
这是有现实需求的。
就说今年北影厂制作的《瞧这一家子》上映后,只是部故事片,却因为带点爱情元素,电影拷贝卖了几百个,票房直接爆了。
《瞧这一家子》的成功,给了北影厂极大的信心。
厂里也想继续深耕这一类型,奈何没有好剧本。
直到《甜蜜蜜》的出现,江怀岩看到了小说的价值,上报厂里领导后,上下一合计,决定将其改编成电影。
江怀岩认可众人的说法,但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小胡的故事很好,但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胡为民眉头微皱,然后迅速舒缓下来,他缓缓道:“我猜,你说的一定是女主角李翘在美利坚的戏份吧?”
江怀岩点点头,继续道:“小说中李翘在美利坚的生活描写太过仔细,写出来剧本也很难过审。”
“那就删掉好了。”胡为民平静道。
“嗯?”江怀岩有些意外,他看向胡为民,“小胡,你不觉得可惜吗?”
他接触过太多作家,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剧本要被删掉一些内容后,都是满心的不愿。
对此,他其实很理解。
毕竟对于作家而言,作品就是他们的孩子,谁都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人删减。
但胡为民不同,他太冷静了,好像对自己的作品被改动毫无感觉一样。
这种行为,让江怀岩心里觉得奇怪。
“《甜蜜蜜》的开头就是我用来吸引眼球的。”胡为民摇摇头,笑着解释道:“我虽然不太懂电影制作,但也明白,如今国内想要将小说中李翘的家庭环境完全展现出来是极为不现实的。删掉它对剧本过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反对呢?”
胡为民看得很透彻,就国内现阶段,即使剧本完全根据小说改编,想要拍出资本家大小姐的生活也不可能。
就说那么多奢侈品,北影厂就找不来。
“你能这么想,实在太好了。”江怀岩笑了笑,又有些担心道:“不过没有了对李翘在美利坚生活的刻画,又该如何突出她的与众不同呢?”
胡为民自信满满,吐出两个字,“服装!”
“服装?”
“没错,我们可以通过李翘花样繁多的服装,与国内朴素的服装形成强烈对比,以此来突出李翘的资本主义大小姐形象。”
“这个想法好。”
“好是好,服装不好找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江怀岩也是眼前一亮,夸赞道:“小胡到底是年轻人,思路就是比我这种老顽固清晰。”
“江老师这么夸我,我可就当真了。”胡为民哈哈笑道。
众人也是一阵轻笑,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接着,众人又聊到了剧本中的景点选择。
小说中,可以说是把燕京城转了个遍,但放到电影里,肯定不能这么拍。
用江怀岩的话来说,是分不清主次。
于是乎,几人就景点选择进行了讨论。
最终,故宫博物馆、颐和园、圆明园遗址以及长城入选电影镜头。
编辑组的人对选择圆明园遗址是有顾虑的,毕竟是遗址,不漂亮了。
可他们还是因为胡为民的强烈要求,方才同意加上去。
胡为民觉得《甜蜜蜜》虽然是爱情电影,但该上价值还是要上价值的。
再是爱情电影,也要符合时代特征。
在七八十年代,胡为民更想体现家国情怀。
紧跟着,编辑组的其他人也给出了改编的方向,可能看他年轻没经验,真是在用心指点,将一些东西掰碎了告诉他。
胡为民感受到了他们的心意,也是虚心求教。
一边认真教,一边认真学,场面非常和谐。
剧本的改编方向讨论会,进行了差不多两三个小时。
“小胡,晓生,你们不要急,争取先把第一版剧本搞出来,有什么困难就提,有不懂的也可以问,我们会尽量帮你们解决。”
“谢谢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