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皇帝召见,贾蓉辩解
时光如那白驹过隙,等到贾蓉第二次面见皇帝时,已经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顿标准的叩拜流程走完,贾蓉凝神肃穆的躬着腰站在皇帝的丹犀下面。
盯着自己的脚尖,守着礼仪,不敢看坐在上首龙案上写写画画的中年皇帝。
时间如静止般,贾蓉默默的数着自己的心跳来计算时间。
六十次等于一分钟,一分钟后掐一下手指关节,默默的用完左手,掐了十五下。
又默默的掐完右手,十五下。
可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写写画画。
直到他双手都掐了四次。
才听到皇帝毫无感情的声音传来:“怎么,你小子是将朕当成隐形了吗?
朕不召你入宫,你就将那块金牌供在你宁国府祖宗牌位那里是吧。
你说说,除了每月送的几十万两银子,写的一份如那流水帐一样的奏折,就没什么话想对朕说说?
难道朕就那么可怕,让你小子连进宫请安的勇气也没有了吗?”
贾蓉心头苦笑,他就是不想在皇帝面前晃悠,现在他才虚岁十九,还是个孩子呢。
自己又不是来受虐的,将保护费交给老板,让老板知道有那么一号打工人就行了。
没事就进宫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不是他这种国公府嫡孙,有钱有颜,有娇妻有美妾,有那么多妹妹要照顾的人做的 事。
穿越文看多了,知道老是往皇帝身前凑,等着自己的不是被当成牛马,就是被皇帝利用来敲打某些人。
甚至是被当成面团,怎么揉捏都随皇帝的心情。
他可没那么闲。
只是听着皇帝老板的口气,似乎已经对他不经常找皇帝这位老板汇报心得这事,有很深的怨气。
贾蓉连忙扯动快要僵硬的脸,疾速的将笑容挂在脸上,眼神也由呆滞变成灵动。
迅速抬头想看看皇帝的脸色,只不过刚抬头,余光就瞥见皇帝那面无表情的脸,连皇帝眼神中带着的戏谑都没来得及看清。
就低头躬腰抱拳请罪,道:“陛下恕罪,微臣错了,老是想着想将事给做好做全,才有脸面跟陛下汇报。
还觉得陛下日机万里,不敢来打扰陛下。微臣胡乱猜测天心,微臣知错了。”
心里却说,我虽然嘴里知道错了,但不好意思, 我可不会改。
皇帝听了贾蓉的话,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他放下手中的笔,身子微微后仰,靠在龙椅上,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几分调侃:“哦?你错了?那你说说,错在哪儿了?”
贾蓉心中一紧,皇帝这是在试探他。
他连忙低头,语气诚恳地说道:“微臣错在未能及时向陛下汇报事务进展。
未能体察圣意,只顾着埋头做事,忽略了与陛下做汇报。
微臣应当常来宫中请安,聆听陛下教诲,而不是一味地躲懒。”
皇帝轻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淡淡道:“你倒是会说话,你的奏折朕也看了。
户部和工部的尚书也跟朕汇报了,京都西山石炭厂,京都城内城外三百家商铺。
围绕着京都向南的通州货场。
向北的你们选择的张家口堡。
向南选择的保定府,向西选择的石门,这四地建起的货栈场子,都是朕同意的。
也知道你一天到晚忙着在这四个货场来回的轮流监督,事情也繁杂。
差事你办得不错,买卖你也做得不错。
银子是不停的流向了国库的朕的内帑,让这几个朕宫里的花销都通畅了不少。
事做得不错,人情方面不光不插手御用监除了石炭买卖外的其它事,就连年初给皇商换选,你也没有为了薛家跟御用监管事打招呼。
做人做事,都有模有样,令你的同僚和上司对你小子赞不绝口口,这些都是好事!”
说完停顿了一下,这一停顿让贾蓉心中一个咯噔,知道接下来的但是,才是最关健的。
皇帝说完,双目的神色已经变冷,口气也越来越不善,道:“可是,你一味的劝你师傅回京主持这货栈之事,还让人给朕说好话,求朕将林如海调回京都,意欲为何?”
贾蓉听到皇帝的话,心中顿时一紧,知道皇帝已经对他的举动产生了怀疑。
他连忙低下头,心中飞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皇帝的语气越来越冷,显然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甚至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他背后的意图。
贾蓉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恭敬地答道:“回陛下,微臣此举并无他意,只是觉得师傅林如海在江南多年,劳苦功高,且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
微臣作为弟子,心中不忍,故而斗胆请陛下将师傅调回京都,以便他能够安心调养一番,再回江南继续完成国事。”
皇帝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盯着贾蓉,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哦?只是为了让林如海安心调养一番?贾蓉,你当朕是三岁孩童吗?”
贾蓉心中一凛,知道皇帝已经看穿了他的心思,连忙跪下,叩首道:“陛下明鉴,微臣绝无欺瞒之意。
师傅林如海在江南多年,确实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微臣只是觉得他近两年来太过辛苦。
加之师母过世后,身边又没有照顾之人。
每次书信时,微臣总是劝也劝了,但收效甚微。师尊之女常常接到来自江南的书信后哭个不停,总说要回江南照顾师尊,只是师尊不许!
至于货栈之事,微臣只是觉得师傅经验丰富。
待到六七月,依着微臣提交给陛下的计划,微臣就要出京都到山东主持连通南北最重要的货运枢纽。
可是京都四周货场刚刚建立,尚不能完全发挥其中的运力。
所以也希望师傅若能回京主持,定能事半功倍。
微臣也可以放心南下继续打通各直隶省府的运场。”